孔峭凡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孔峭凡(1899年11月—1966年8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湖南省平江县人。1926年6月参加革命,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曾担任永安乡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长,平江县南三区游击队长兼肃反委员会主任,永安乡苏维埃政府主席,湘鄂赣军区独立第二师医生,湘鄂赣军区红军第二医院副官主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驻平(江)浏(阳)长(沙)县没收委员会主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没收委员会主任,湘鄂赣军区供给部会计科长兼省财政科长,湘赣省苏维埃政府财政科科长,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军需处处长、新编第一支队军需处处长,新四军第一师供给部副部长、部长、政治委员,新四军江南地区(十六旅、苏皖区)供给部政治委员兼苏南行署财经处副处长,苏浙军区供给部部长,新四军兼山东军区供给部副部长,华东军区卫生部供给部政治委员、后勤部直属供给部政治委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区后勤部财务部副部长、营房管理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安徽省军区后勤部部长等职。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99年11月,孔峭凡(原字为“山凡”)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三市镇马嘶村华湾屋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父亲孔畅农,母亲刘氏,生有8个儿女,孔峭凡最小。母亲非常宠爱他,因而顽皮任性。
1911年,因教书先生好打人,孔峭凡不愿在家读书,便投考平江崇实高小读四年级。
1915年,孔峭凡回家自修。同年,6兄弟分家,每人分得16亩地。父亲给孔峭凡找了个媳妇,是李六如的堂妹。分家的第二年。父亲去世,孔峭凡家境一年不如一年。
1920年,孔峭凡19岁时,拜师学织袜子,以此来补充家里开支。织了两年袜子,收入不多,又伤眼睛,孔峭凡便改行学中医。他从小爱看药书,对医生这职业很感兴趣。他先学内科,后又跟在县城的熊庆农学外科。由于他刻苦钻研,医术在南乡一带有点名气。加上他同情劳苦人民,对家庭困难者常常免收药费,深受当地民众爱戴。
1924年,平江遭受大水灾,孔峭凡的房屋被水冲倒,所有家具、衣服全被洪水卷走,从此生活发生困难,欠债很多。
1925年,平江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兴起,孔峭凡的堂妻兄、共产党员李六如李治平向孔峭凡经常宣传俄国革命胜利及如何推翻沙皇政府,消灭地主剥削阶级等新思想。李治平还经常带孔峭凡到共产党员罗纳川家谈论中国社会各种不良制度和工农革命等问题,并送给孔峭凡一些进步书籍阅读,使他的思想觉悟不断得到提高。因他是医生,经常接近广大农民,所以,罗纳川、李治平要孔峭凡在行医时兼做农民的宣传工作。
1926年6月,平江永安乡农民协会宣告成立,孔峭凡被推选为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长。他首先按传统习惯,将全乡划分为若干个村、组,每村或组办一所以上农民夜校或半日制女子学校,以李六如编写的《平民读本》为教材,使农民不但学了文化,又受到了革命思想教育。9月,孔峭凡由李治平、孔笑仁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根据党组织的部署,带领农协会员清算土豪劣绅经手的公地、公款,发现账目不清有舞弊的就罚款,同时开展禁烟禁赌、收缴烟具赌具,并开展平粜阻禁(指在特定历史时期,农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通过集体行动限制或禁止粮食的流通和销售,以此来对抗地主和商人的剥削和压迫),二五减租减息等斗争,使全乡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其时,大地主周伯南屯积几百担粮食,并哄抬物价,孔峭凡便组织了4000多名农民包围了周伯南家,将他400多担稻谷分给贫苦农民。
土地革命时期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反动派在平江开始了反革命大屠杀。为了反击敌人的屠杀,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平江党组织领导工农开展了暴动,孔峭凡带领农民赤卫队偷袭思村乡公所,将团防主任刘冷秋杀死,为民除了一害。9月中旬,平江县委组织了第一次农军扑城,孔峭凡带领乡梭标队参加了扑城战斗。扑城失利后,党组织更加重视建立工农武装,全县大部分地区建立了游击队,孔峭凡所在的南三区也建立了游击队。10月,孔峭凡任南三区游击队长兼肃反委员会主任。他带领游击队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
1928年平江起义后,平江东、南、北乡大部分区乡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孔峭凡带领游击队配台苏维埃政府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无田及少田的农民,焚烧地主契约,深入开展土地革命。他带头把自家的田交给农会分配,受到大家的赞扬。同冬,敌人大举向平江苏区进攻,孔峭凡带领游击队与地方保安团及挨户团进行了殊死斗争,以保卫红色政权。
1929年冬,平江白色恐怖更加严重,孔峭凡抱着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坚持斗争。12月,孔峭凡调任永安乡苏维埃政府主席。这时环境更加恶劣,苏维埃干部都相继向内山迁移,孔峭凡一方面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经受严峻的考验,另一方面做好乡苏维埃政府一班人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坚定革命信念。他同东南乡的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及工农骨千300余人转移到平江辜家洞,在内山坚持斗争1年多。后来大部分同志参加了红军,孔峭凡因患疟疾,就留在山里,既无粮食、衣服,又无药品治疗,好不容易到了江西修水,找到了省苏维埃政府石印局的同志借了点钱,做了一套棉衣。经过无数周折,孔峭凡才找到县苏维埃政府。
1931年3月,孔峭凡经组织介绍到湘鄂赣红军独立二师任中医。当时红军作战频繁,伤病员很多,红军医药困难,孔峭凡便自己上山采集中草药,治好了不少红军官兵的伤病。5月,独立二师在修水与靖卫团作战,孔峭凡在战斗中不幸负伤,被送到湘鄂赣军区红军第二医院休养。9月伤愈后,孔峭凡被留在医院任副官主任。
1932年,由于敌人进攻,医院由修水搬到铜鼓,不久,铜鼓又难以坚持,孔峭凡将伤病员转移到平江黄金洞乡。为了配合苏区红军反“围剿”,他将重伤员隐蔽在黄金洞深山内,将轻伤员组成一个战斗队,由他亲自率领,在修水、铜鼓、平江三县边界打游击,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红军的反“围剿”斗争。
1933年7月,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红军粉碎了敌人对湘鄂赣地区的第四次“围剿”后,孔峭凡将这个战斗队成员大多数送归部队,其余的分配到省苏维埃政府工作,自己则返回黄金洞照料重伤病员。
1934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对湘鄂赣苏区实行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路线在党内占了统治地位,最终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湘鄂赣革命根据地遭到了大于红军数十倍敌人的进攻,连黄金洞这深山老林也遭到敌人的重点进攻。孔峭凡为了保全红军这批伤病员,将伤病员隐蔽在黄金洞最深的内山镜湖乡果子洞。后此处又遭敌人进攻,孔峭凡只好把伤病员分成几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分散隐蔽。没有水,他就深夜带着护士到山下抬水给伤病员喝;没有粮食,孔峭凡将自己的粮食省下来给伤员吃,自己吃野菜树皮。中央红军长征后,孔峭凡奉命留在湘鄂赣苏区继续斗争。10月,孔峭凡被调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驻平(江)浏(阳)长(沙)县没收委员会主任。没收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没收土豪劣绅的财产,用以解决军区和红军的经济困难。有些土豪劣绅倚仗国民党反动派作靠山,拒不缴纳钱财。孔峭凡排除重重困难,尽一切努力把工作做好。他在山上搭一个草棚住下作为落脚点,带着短枪队到浏阳境内去筹款。遇到顽抗不交款的土豪,孔峭凡就将他们押到深山内看守处关押。一次,孔峭凡和县没收委员会的张本志、毛正南等7人来到古港区一家张姓地主家,正好碰上做寿酒。他们跟着人群混进了屋,将地主捉住。为防止敌人伏击,他们另觅山路,将地主绑回山里,然后捎信给他家里,迫使其家属带了300块大洋才赎回那地主。有一次,孔峭凡将经过批准处决的8名土豪的罪状印好送到白区,震动很大,一些被关押的土豪家属纷纷带款进山来赎取人质,这样孔峭凡为红军筹集了一大笔款子,不但解决了军区的暂时经济困难,而且解决了军区兵工厂购买主要原料洋硝的款项。但要把洋硝从白区运回来,必须通过敌人几道关卡,孔峭凡将洋硝放在油篓子底下,上面装着茶油,才逃避了敌人的搜查。
1935年4月,由于工作出色,孔峭凡升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没收委员会主任。他上任后,除健全各军分区没收委员会组织外,还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制定了没收条例,经军区政治部批准,下发到分区执行。这些条例规定,对地主财产予以没收,对富农财产采取征罚。同时组织小型短枪队深入白区去下通知书。孔峭凡任职1年多时间,成绩显著,基本上解决了战斗部队的衣服困难。同年冬,军区政治部主任刘玉堂要孔峭凡筹集1千元现洋,作为年关开支。孔峭凡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军区的表扬。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湘鄂赣省委机关及兵工厂、医院等,大多数时间驻扎在平江黄金洞。兵工厂在当时是个规模不小的工厂,湘鄂赣苏区红军的武器、弹药,主要靠它供应,但兵工厂目标大,敌人常来骚扰。军区司令员傅秋涛要求兵工厂做到打铁不响,烧煤不冒烟,以避免麻烦。孔峭凡给他们出主意,把打铁间搬到山洞里,解决了打铁不响的问题。可是,又出现了新问题,兵工厂厂长胡兆丰对孔峭凡说:“洞里的煤烟散不出去,人都呛得死,加之煤也不多了,请帮忙想想办法。”孔峭凡同胡厂长到现场观看后,来到竹林里休息,看到竹子,他想:不烧煤,难道烧竹炭不行吗?他从小学过医,知道竹叶、竹油、竹根都是清凉剂,烧竹没有毒。他就和胡厂长去试验,效果果然不错。这样,解决了燃料问题。
1936年初,国民党第五十二师又向黄金洞大举进攻,并在黄金洞一带附近到处筑起碉堡,准备长期围困苏区。傅秋涛司令员要孔峭凡想办法造火炮,来打掉敌人的碉堡。孔峭凡接受任务后,到兵工厂多次试验,用黄金洞金矿的废钢管做炮筒,终于制造出了拉火平射炮和迫击炮,又用旧钢材自行铸造了炮弹,终于用这样的土炮轰掉了黄金洞等地敌人的3个大碉堡。7月,孔峭凡调湘鄂赣军区供给部任会计科长兼省财政科长。这是湘鄂赣苏区3年游击战争环境最为艰苦严重的时期,孔峭凡除参加战斗外,组织人员想方设法到白区筹粮筹款,解决军区的经济困难。
全面抗战时期
1937年8月,湘鄂赣省委与国民党武汉行营谈判成功。湘鄂赣红军游击队暂改编为抗日第一游击支队,驻扎在平江嘉义镇,孔峭凡任司令部军需处出纳。武汉行营发给游击支队2个月军饷后,就赖着不拨款了。孔峭凡只好到国民党统治的县、区政府去借粮借款。他与嘉义各商家都很熟悉,油盐、药费都是他到各商家赊的。买零星小物品时,孔峭凡就凭他的手条五元、十元一张到市上去购买东西,这样维持了部队生活。后来经过我方交涉,武汉行营恢复了对抗日游击支队的供给。
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游击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2月初,第一团奉命开赴皖南抗日第一线,到达江南小舟阳一带。6月,孔峭凡任该团军需处处长。国民党顽固派阴谋制约新四军,拖延不发军饷,以致一团驻扎在横溪桥时,经济发生困难。孔峭凡想尽一切办法向商家赊油盐赊米来维持部队生活达1月之久。不久,一团将朱永样土匪部队消灭,部队得到充实。
1939年1月,新四军军部将一团调回军部,改编为新编第一支队,孔峭凡继任支队军需处处长。后来孔峭凡因病住院,部队供给工作由副处长负责。由于副处长缺乏经验,不到一个月就亏空了钱,给养发生困难,为了部队的利益,孔峭凡不顾病未痊愈即返回部队。这时部队正扩编,超编制人员国民党不发饷,加上以前亏空,部队经济更加困难。孔峭凡组织军需处干部到长江沿岸向敌伪家属收税,并在安徽沿长江一线组织武装,截获敌军船只,缴获了一批物资。这样,除解决扩充部队的吃饭、穿衣外,还剩2万余元。
1940年9月,军部命令新一支队修建地堡80余个,地堡内的粮食、油、盐、蔬菜与干粮、木炭等都要军需处准备,军需处只有5个干部、6个挑夫,孔峭凡带领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完成了上级规定的任务,保障了后勤物资供应。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事变爆发后,孔峭凡随新一支队与国民党第五十二师在茂林地区作战8天8夜,支队损失惨重,粮食已尽,只好向板桥地区突围。孔峭凡负责处理特务营的伤病员,天又下大雨,晚上看不见,又不能点火,没赶上部队。到天明时,特务营被打散了,仅剩一个连,被打散的人员找不到司令部。后来孔峭凡找到新一团的政委丁麟章、参谋长徐赞辉,他们3人组织部队打了一天,战斗中丁麟章、徐赞辉都负了伤,部队没有饭吃,伤亡也很大,敌人又从四面包围拢来。最后,孔峭凡和李彬山集合40余名干部,组成临时支部,带领余下人员突围到了江北,又遭日军包围,才从湖内突围出去。后又被敌第十八支队发觉,孔峭凡等人又打过湖,最后找到新四军第七师驻地。师政委曾希圣对他们非常关心,生活上照顾很好。在这里休息一个时期后,孔峭凡他们身体已恢复。他把一同突围到这里的42人组成一个短枪队,在七师一个排的护送下,到达二师驻地,二师又派武装护送他们到达盐城新四军军部,受到代军长陈毅的热情接待。6月,孔峭凡被分配到一师供给部任副部长。9月,孔峭凡升任部长。当时,苏中军区与一师是新建立的机构,各单位会计人员亦没有,财务制度没有建立,团长来领钱就打个便条。孔峭凡想尽办法建立各种财务制度,另一方面派员到上海去动员青年学生来受训,举办会计训练班。当时日本鬼子经常扫荡,对苏中特别注意,多用重兵扫荡,而苏中地区平原多,山地少,不易隐蔽,供给部门积存的物资及师部司政各方面机关都受到严重威胁。孔峭凡根据粟裕司令员的指示。弄了30条大海船做后方,配一个营的兵力和一门山炮保护,将供给部的钱,卫生部的药品以及印刷器材都放在船上,同时对民船进行编组和训练,并建立了海上通讯联系,白天用旗子,夜晚以火光为标记,进行指挥。孔峭凡在船上还举办了3期会计训练班,将他们分配到各个单位,使苏中军区各单位财务制度全部建立起来了。
1942年春,由于苏中粮食局工作不深入,使苏中部队机关粮食发生困难。孔峭凡在船上接到电报,要他登陆去组织粮食清查委员会,解决部队吃粮问题。孔峭凡很快调集人员,组建了清查机构,分配到各分区进行清查。他本人负责清查三分区,经过清查,不但解决了部队吃粮困难,而且还有剩余。11月,孔峭凡改任一师供给部政委,与部长宋季文一起,认真做好全师物资的供给工作。
1943年1月,孔峭凡任新四军江南地区(十六旅、苏皖区)供给部政委兼苏南行署财经处副处长。到任时,粟裕司令员向他交代,要他尽量收买黄金,积蓄现洋,准备3个纵队的衣服材料及日用品和粮食,为部队南下做好准备。他随即在当地招收了一批学员,在溧水地区开始训练财务干部。不久,孔峭凡率财务干部随教导大队渡江南下,经过铁路电网时,买通伪军,用竹杆把铁丝电网抬起来通过封锁线,到达溧水县大里湾港口江南军区司令部。4月,国民党顽固派向江南军区大举进攻,由于敌我双方兵力过于悬殊,激战两天两夜,军区被服厂被敌人夺去,孔峭凡痛心不已。想到栗裕首长交代的任务,孔峭凡非常着急。恰巧这时日本鬼子一个大扫荡,将国民党顽固派驱逐,敌人向后逃跑,放弃了好几个县。军区指挥部队立即跟踪前进,组织群众,建立政权,一直进至郎溪广德。孔峭凡立即开办短期财务干部训练队,分配到各县,建立和健全税收组织机构。从此,税收增加了。他还购买了300多头肥猪寄养在老百姓家里,派供给部工作人员化装成群众按时喂养。这样,除供给部队外,还有节余,又将剩余款项收买金子,将南下部队所需被服、装备、日用品、粮食等准备充分。
1944年12月,粟裕率一旅、三旅到达苏南时,看到充足的后勤物资,非常满意,夸奖孔峭凡后勤工作做得好。
1945年,部队又进一步扩编,苏浙军区成立,孔峭凡即调该军区任供给部长。不久,部队向天目山进军。当时最严重的是粮食运输困难,从溧水到天目山,大都是山地小路,车辆不能使用,只能使用畜力人力。孔峭凡就与行署商量,发动群众,组织了1千余人的运输队,帮助部队运粮、运物资,抢救伤病员。运粮中,鞋子消耗大,地方政府发动群众打草鞋予以解决。由于与地方配合得好,保证了天目山战役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苏浙军区奉命北撤,撤到戴埠镇时,孔峭凡接受了新的任务,负责运炸药到新四军军部,供给部工作移交给骆耕漠。孔峭凡立即将缴获的炸药集中,找了几个在苏中工作时认识的老船户,利用他们经常到戴埠运石灰的机会,找了9艘双底船,将炸药放到船舱下面,上面盖上木板再放上石灰,这样100余担炸药全部安全运到了苏中泰兴,交给了苏中军区司令部。11月,孔峭凡调任新四军供给部副部长。当时作战部队北上,孔峭凡根据上级指示,率领供给部机关人员到山东,与山东军区后勤部合并。孔峭凡兼任山东军区供给部副部长。随着部队不断扩充,赶制军鞋、衣服的任务很大,还要派一批干部到大连接运枪支子弹,孔峭凡的工作非常繁重。后来滨海军区供给部又与山东军区合并,组织前方供给部,宋裕和部长到前方供给部,彭显伦政委到大连负责军用品,供给部留下孔峭凡一人主持工作。随着内战的升级,供给部供给物资的来源发生困难,特别是服装材料,如颜料、布匹等,孔峭凡千方百计组织生产科的同志到外地采购,并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经过多方面努力,保证了部队扩编的物资需要。
解放战争时期
1947年4月,孔峭凡患风湿病还未痊愈,华东军区卫生部已接收伤病员达20万,为了保障卫生部的供给工作,军区调孔峭凡到卫生部供给部任政委。在当时有些同志看来,这似乎是降了职,孔峭凡不计较这些,仍然带病坚持工作。随着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进行,我军伤病员又大批增加,孔峭凡带领供给部的同志多方筹措物资,保证了伤病员医疗和生活上的需要。
1949年5月,孔峭凡调华东军区后勤部直属供给部任政委,为保证我军解放上海,进军浙江等战役的物资供应工作作出了贡献。
建国之后
1949年11月,孔峭凡调华东军区后勤部财务部任副部长,分工负责清理仓库物资。那时,南京解放不久,市内部队物资供应困难,他集中力量将国民党军队遗留的物资进行清理,运往市区,保证了部队粮食、油、盐、柴等物资的供给。
1950年2月,华东军区与第三野战军联合召开了后勤供给会议,孔峭凡在会上致了开幕词。他在开幕词中除讲了会议的目的意义外,着重阐明了供给工作的重要作用和任务。会议期间,为把军委规定的后勤标准和制度更加具体化、明朗化,孔峭凡与其他部领导一起,制定了财粮标准,预、决算制度,人员武装马匹车辆报告制度,会计制度、出纳制度、审计制度、节约制度。这次会议,为华东地区人民解放军后勤供给正规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1年5月,孔峭凡调华东军区营房管理部任部长兼政委和党委书记。他到该部时正值全国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部下面没有政治工作机构。他向军区后勤部要求,调了民运科4个干事分配到上饶宣城两地工作。当时地方敌特活动猖狂,放火、爆炸等事件时有发生,还造谣蛊惑。孔峭凡亲自到这两个地方指导,同地方党政领导紧密配合,发动群众起来检举揭发,在上饶等地捕获了一批特务和反革命分子,保证了地方的安全。
1952年12月,孔峭凡调安徽省军区任后勤部部长(正军级)。他在安徽工作十多年期间,对军区后勤工作有很大建树。孔峭凡几十年从事我军后勤领导工作,从不私自动用一件公物,真正做到了两袖清风,一生艰苦朴素。
1955年9月,孔峭凡被中央军委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1年8月,孔峭凡晋升少将军衔。
1966年8月7日,孔峭凡因病在合肥105医院逝世,享年67岁。同年8月16日,孔峭凡经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所获荣誉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墓址
孔峭凡将军墓位于湖南平江烈士陵园
参考资料
孔峭凡.湖南红色记忆多媒体资源库.
孔峭凡故居遗址.湖南红色记忆多媒体资源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6 20:5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