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弹药(英文:Cluster Munitions,俗称:子母弹),是将几十枚甚至几百枚小炸弹组合成的大型弹药,是一种以毁伤面目标为主的常规弹药。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集束弹药就已经被用于军事目的。它是一种从空中飞机投掷或通过火炮发射出的弹药群,一个集束弹药内可以装80~600枚子弹。子弹分散可覆盖3万多平方米的地域,以便实施广泛的大规模打击。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有些集束弹药发射后其子弹不能准确打击军事目标(不精确的集束弹药),因此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平民伤亡。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子弹在发射后没有爆炸,它们将对平民构成长期威胁(不可靠的集束弹药)。
1991年
海湾战争中就有数万个子炸弹没有爆炸,在战争结束后的几个月时间里,
伊拉克和
科威特时常发生因子炸弹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美国政府自己对“
沙漠风暴”行动所做的评估报告也表明,包括集束炸弹在内的一些非制导炸弹常常会无法击中目标,并造成连带破坏。有大量的集束炸弹插到地下,有的深达半米,给清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北约军队在
科索沃共投放了1392枚集束炸弹,
北约认为,有8~12%的炸弹没有爆炸,而且地面上还留有34744个没有爆炸的小型子炸弹。
生产贮存
世界上许多国家贮存或装备了大量的集束弹药。根据国际人权观察(HumanRightsWatch)2009年公布的消息,全世界共有33个国家生产了210多种不同类型的集束弹药,84个国家购存有集束弹药。
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以色列等国是世界上生产和贮存集束弹药的大国,如美国先后生产并装备有CBU-87、CBU-103反人员/反装甲综合效应集束弹药,CBU-97、CBU-105反装甲集束炸弹CBU107动能子弹集束炸弹等多种集束弹药;英国装备的典型集束弹药有JP-233反跑道子母弹等,法国较有代表性的集束弹药为APACHE用Kriss反跑道子母弹等。
实战使用
据国际人权观察统计,先后有15个国家在31个国家或地区使用过集束弹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先后在20场局部战争和冲突中多次使用集束弹药取得了重大的军事效益。但是,集束弹药的使用及其危险哑弹给平民和环境也造成很大的伤害和破坏,例如,1991年美国在“沙漠风暴”行动中大量使用集束弹药,在战场上遗留的未爆子弹数高达17万枚1999年,北约在科索沃投下近1400枚集束弹药,北约估计8%~12%的炸弹没有爆炸,约有3.5万枚未爆子弹。
2001年在阿富汗和2003年在伊拉克美军使用了不带自毁引信的集束弹药,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2006年8月发生
黎以冲突,以色列在黎巴嫩大量使用集束弹药,造成了大量平民尤其是儿童伤亡。
迄今为止,世界上遭受集束弹药影响的主要地区是
老挝、
越南、
科索沃、
阿富汗、
伊拉克和
黎巴嫩。多年来,国际社会一直对限制使用集束弹药持有不同看法。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一直呼吁禁止使用不精确和不可靠的集束弹药。
技术特点
以美国列装的CBU-105集束炸弹为例:
总体设计
集束弹药包括机载炸弹和火炮炮弹等,最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投入使用,当时也被称为“蝴蝶弹药”,具有杀伤效率高、打击范围大等特点。集束弹药一般由容器、抛射系统和子弹药三部分组成。其中,容器和抛射系统构成母弹。因此,集束弹药又被称为子母弹药。
一枚集束弹药可以装载数以百计的子弹药,投放后会在空中大范围释放子弹药。这些子弹药会在接触地面时或之后引爆。但是,这些子弹药也可能无法正常引爆,变成哑弹,从而对散落地点附近的平民构成长期威胁。
CBU-105集束炸弹,由美国特克斯特朗系统(TextronDefenseSystems)公司生产,主要用于对付敌方主战坦克集群和装甲运兵车,以及海上固定和移动目标,是一种无动力、顶部攻击、能进行大范围杀伤的传感器引爆弹药(SensorFuzedWeapon,SFW),也称之为智能集束弹药。
CBU-105集束炸弹是在CBU-97/B炸弹基础上,加装风向修正布撒器(WCMD)制导组件组装而成的。改进后,和CBU-97/B相比,CBU-105的投放精度显著提高,从13000米高空投放后,其圆概率误差(CEP)为26米,属于近精确制导炸弹。
子弹战斗部
CBU-105集束炸弹,每枚携带10枚BLU-108子弹,每个子弹装有4个独立的小型“斯基特”EFP战斗部,每个“斯基特”战斗部采用被动红外探测和主动激光探测双模传感器导引,可实现对运动装甲目标的精确打击。
CBU-105集束炸弹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结合了自毁和自失能特征,不会在战场上遗留危险未爆弹。
“爆炸性子弹药”是指一种重量小于20千克,为执行其任务而由集束弹药布撒或释放的常规弹药,并专门设计成通过在撞击目标之前、之时或之后起爆主装药而作用。
实战检验
CBU-105集束炸弹在2003年4月美军对伊拉克的作战中得到实战检验,具有较高的毁伤效果。附图是装于CBU-105集束炸弹内的BLU-108子弹及“斯基特”战斗部。
服役动态
严重危害
集束弹药的特点使得其对平民构成严重威胁。在使用集束弹药期间,由于集束弹药特殊工作原理,子弹药在空中碎裂成多达数千的碎片,对地面人员进行大面积杀伤。再加上其投掷精度并不精确且大多是非制导的,无法有效区分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乃至平民。任何身处这一范围内的人员,包括无辜平民,都难以幸免。
此外,由于各种原因,如储藏或投放时操作不当,或是着陆点的地面较松软,很多子弹药存在着没有引爆的可能。这些战争所遗留下来的未爆子弹药,具有数量多、威力大、散布广和时间久的特点,直接导致冲突期间和冲突结束后,平民伤亡的风险持续存在,民众基本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挑战,并导致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民众在冲突结束后无法安全返乡。
集束弹药由于一系列原因,往往无法正常发挥功能,例如作战前的搬运、储藏和投放时的操作不当,以及由于投放到较松软的地面,集束炸弹就无法正常引爆,许多子炸弹可能不会爆炸。子炸弹要经撞击,触动引爆装置才能爆炸及地面情况的多种多样,致使约有10%的子炸弹不会立即爆炸,再遭触动才会爆炸,其杀伤力与一颗
反步兵地雷相似。未爆炸的集束弹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虽然所有武器对非交战平民都会构成威胁,但集束弹药对平民的威胁特别显著,原因有二:
第一,是集束弹药设计是对大面积战区进行杀伤,弹药如误击或掷偏很容易波及对非交战者,造成死伤。
第二,是由于一系列原因,它们往往无法正常发挥功能,例如作战前的搬运、储藏和投放时的操作不当,以及由于投放到较松软的地面,集束弹药就无法正常引爆,许多子炸弹可能不会爆炸。战术上看,集束弹药的
未爆弹(哑弹)杀伤力与一颗反步兵地雷相似,可以让敌军造成非预期的死伤,但是战后哑弹的清理便相当困难。
研发动向
2018年2月,韩国科学技术院
KAIST与韩国军工企业Hanwha Systems合作共建“国防和人工智能融合研究中心”,该中心目标是“开发应用于军事武器的人工智能技术,参与全球自主武器研发竞争”,而Hanwha Systems的母公司
韩华集团因为制造集束弹药已被联合国列入黑名单。2018年4月,全球20多个国家的50多名顶尖学者在公开信中联名抵制韩国科学技术院的这一行为,“韩国科学技术院研发自主武器将会加速人工智能军备竞赛,这样的技术可能导致更大规模战争加速到来,如果自主武器研制成功,战争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将是前所未有的,也有可能成为恐怖分子的武器”。
俄乌冲突
当地时间2023年7月7日,美国国防部负责政策事务的副部长
科林·卡尔宣布,最新的乌克兰援助计划将提供额外的火炮系统和弹药,包括集束弹药(DPICM)。
当地时间2023年7月13日,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报道,乌克兰“塔夫里亚”作战和战略集团指挥官亚历山大·塔纳夫斯基在接受美国
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称,乌克兰刚刚获得美国提供的集束弹药,还暂未使用。
禁用公约
在遭受过集束弹药攻击的国家已有数千名平民伤亡,而《
集束弹药公约》正是为了应对集束弹药造成的苦难而采取的国际禁用行动条约。
2008年5 月,世界上107个国家缔结了禁止此类武器的国际条约。促成该公约的谈判属于“奥斯陆进程”的一部分,该进程由
挪威率先发起,其目标是到2008年底之前缔结一项关于集束弹药的条约。
2008年12月3日,《集束弹药公约》已开放签署。签署仪式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超过100个国家的外长或国防部长出席仪式并签字。该公约旨在立即全面禁止造成大量危害的集束炸弹的使用和生产。已批准《集束弹药公约》国为20个。不过,拥有大量集束炸弹的
美国、
俄罗斯等国并未签署该条约。
2010年8月1日,《集束弹药公约》生效。公约生效后,缔约国将被禁止制造和使用大多数种类的
集束炸弹。并且,缔约国原则上必须在8年内销毁所持有的集束炸弹。
截至2023年7月,《集束弹药公约》有超过120国签署,美国、俄罗斯、乌克兰均未签署该公约。
总体评价
集束弹药成本低廉,被认为是效费比较高的武器,具有瞬时火力密集、覆盖面积广、毁伤效能大等特点,除了攻击坦克、装甲战车、部队集结地等集群目标,还能被用来封锁机场跑道等大面积目标。美国军队曾在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使用过集束弹药,造成了大量民用设施损毁、众多平民死伤。
2010年8月1日,《集束弹药公约》正式生效。在过去数十年间,集束弹药造成的严重人道后果在不断反复地出现,在冲突中和冲突结束后很长时间内使平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上观新闻、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