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鲨科,Cetorhinidae,属于
鼠鲨目,只有
姥鲨(Cetorhinus maximus)一种,姥鲨和
鲸鲨科与
须鲨科的
鲨鱼一样,是依靠
浮游生物为饵料的。
形态特征
姥鲨体纺锤形,中部最粗大,前后部渐狭小。尾柄每侧各具侧突,自臀鳍基底上方开始,达于尾鳍基底后方;尾鳍基底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头大,略侧扁。吻很短,圆锥形。眼小,圆形,无瞬膜,位于口的前部上方。鼻孔小,横平,近吻侧,距口比距吻端为近;前鼻瓣圆形突出。口很宽大,广弧形;下唇褶短小,上唇褶不发达。
齿很小而多,盾形,边缘光滑,齿头向后,无侧齿头,4-7行在使用,每侧每行100余个。喷水孔微小,圆形,位于口隅稍后上方,距眼比距第一鳃孔稍近。鳃孔5个,很宽,从背上侧伸达腹面喉部,最前1对在背、腹面狭窄地隔开,最后1个位于胸鳍基底前方;鳃耙细长密列,状似“鲸须”,基部侧扁,上部鬃状,在第一与第二鳃弓上各1行,在第二、第三、第四鳃弓上各2行。
盾鳞小,基板大而有褶纹,具一棘突一纵嵴。背鳍2个;第一背鳍大而等边三角形,位于胸鳍和腹鳍中间上方,较近腹鳍,起点距胸鳍里角有一相当距离,前缘微凸,后缘稍凹,上角钝尖,下角尖突;第二背鳍颇小,鳍位较后,后缘凹入,上角圆,下角尖突。尾鳍叉形,尾椎轴上翘,上尾叉较长大,近端处有一缺刻,下尾叉较短小。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而稍小,起点对着第二背鳍基底后端,距尾鳍基底比距腹鳍为近。腹鳍中大,位于背鳍间隔下方,鳍脚圆筒形,后端圆钝。胸鳍呈镰状,前缘比基底加里缘约长2倍,外角尖,里角圆,后缘凹入。体灰褐色,腹面白色。
体长最大达12.2-15.2 m,通常不超过9.8 m。雄鳖性成熟长4-5 m,雌鲨性成熟长8.1-9.8 m。
分布范围
姥鲨是近海上层大型鲨,常近表层1-3尾或成百尾巡游,背鳍露出水面,或翻身晒腹,张口缓慢游泳,鳃耙扩张,浮游无脊椎动物和小鱼随水入口,用细长角质鳃耙滤食,平均每条成鱼每小时以2海里速度巡游可滤水逾2000吨。肝脏很大,起“浮子”作用。
有季节洄游习性,每年5-6月成群徊游来华东区海面,稍迟上黄海,青岛和烟台都可捕到,亦达台湾。
国内分布
国内分布于中国黄海、东海和台湾东北部海域。
国外分布
国外于西北太平洋,澳大利亚南部海域,东太平洋之北美洲及南美洲沿岸海域,大西洋西北部、北部及东北部海域,冰岛,挪威海域均有分布。
生活习性
是
鲸鲨以下世上第二大的鱼。在非交配季节,一般雌雄分开成群活动,一群只有3-4只,但也有报导见到多达成百只的群体,游动缓慢。
姥鲨繁殖是
卵胎生,直接生出小鱼,小鱼刚出生就有1米多长,要有6-13年才能成熟,怀孕期大约有两年多,雌鱼一般游到浅海生产。
物种现状
姥鲨经济价值很大,皮可制革,肉可食,鳍制鱼翅,肝油可提取高质量的角鲨烯(Squalene)。内脏等制鱼粉。
姥鲨的肝相当大,大约有体重的25%,因此成为猎取制
鱼肝油的最好目标,已濒临绝种,受到许多国家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