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
江苏省南通市辖县,位于江苏省东南部、
长江三角洲北翼。县境南与
通州区为邻,西与
如皋市接壤,西北与
海安市毗连,东面和北面濒临
黄海。陆域面积212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4965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10月,如东县辖3个街道、12个镇,另设有6个功能区。截至2023年末,如东县常住人口87.06万人。
历史沿革
春秋
战国
战国时(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改属楚。
秦
属九江郡。
汉
三国
曹操令江淮地区居民迁徙,海陵县废,为隙地。后吴主孙亮以
吕岱为大司马,吕复置海陵县。
晋
东晋
义熙七年(411年),分广陵郡而析置建陵、
宁海、
如皋、
临江、
蒲涛5县。
北周
隋
开皇九年(589年),如皋县并入宁海县,隶属于扬州总管府。
大业元年(605年),改为江都郡。
唐
太和五年(831年),设置如皋场,隶属于海陵县。
南唐
保大十年(952年),升如皋场为如皋县,隶属于泰州。
北宋
初,如皋县隶属淮南道泰州军。
元
如皋县隶属于扬州路泰州府。
明
清
康熙六年(1667年),置江苏省,如皋属江苏省泰州。
雍正九年(1731年),如皋县于掘港申请复设主簿,又称分县。
中华民国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存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月,如皋县隶属于江苏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19日,日军侵占如皋城,如皋县政府先后迁移至李堡、丰利、马塘。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0月,黄桥决战后,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东进掘港。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1月下旬,于马塘镇和平接管国民政府如皋县政府,并以白蒲经丁堰至柴湾河以东为界,将原如皋县一分为二,河东为如皋县(如皋东乡),河西称如皋西南行政公署,后升格为如西县政府。
民国三十年(1941年)3月后,如皋县隶属于
苏中第四行政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22日,如皋县易名如东县,如西县复名为如皋县,如东县隶属于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专员公署;翌年秋,隶属于苏皖边区第九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后,如东县隶属于苏北行政区南通专区。
1953年后,为江苏省南通专区。
1968年,改称江苏省南通地区。
1983年,江苏省南通地区与南通市合并,如东县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1月,分县时划入如皋(东)县一共6个区、16个镇、101个乡。即:第二区(丁堰);第四区(双甸);第五区(岔河);第六区(马塘);第七区(丰利);第八区(掘港)。
1949年底,全县有掘港、掘长、掘东、苴镇、沿海、丰利、栟茶、栟北、双甸、景安、岔河、汤园、桐本、丁埝、蒲东15个区、169个乡、10个镇。
1950年5月,建立如东农场(1959年改为如东林场)。
1956年,建立如东棉场(1975年8月改为如东农场)。
1958年9月,建立江苏省国营掘港农场。
1958年10月,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化,建立掘港等39个人民公社,共辖460个生产大队。
1959年9月,建立狼山种鸡场。
1960年1月,建立如东种畜种禽场。
1963年11月,江苏省民政厅组建江苏国营洋口农场。
1971年,建立环东林场(1978年改称棉花原种场)。
1974年,建立稻麦原种场。
1981年4月,恢复成立县人民政府。
1981年8月至9月,掘港镇、丰利镇、栟茶镇、岔河镇、马塘镇恢复县属镇建制。
1983年5月14日,全县实行政社分设,恢复乡镇建制。
1986年3月,兵房乡、双甸乡、苴镇乡撤乡建镇,为县属镇建制。
1994年12月,河口乡撤乡建镇。
1995年2月,桐本乡并入马塘镇;靖海乡并入栟茶镇;撤销长沙乡、北坎乡、卫海乡,设立长沙镇。
1995年4月,环北乡并入环镇乡;环农乡并入环渔乡;五义乡、丰西乡并入丰利镇。
1995年5月,古坝乡撤乡建镇。
1995年11月,浒澪乡撤乡建镇。
1997年10月,新店乡撤乡建镇。
1998年11月,光荣乡并入洋口乡。
1999年9月,石甸乡撤乡建镇。
2000年4月,九总乡、环镇乡并入掘港镇;潮桥乡并入马塘镇;岔南乡、岔北乡并入岔河镇;双南乡、石甸镇并入双甸镇;汤园乡并入新店镇;撤销华丰乡、童店乡,设立城南镇;撤销东凌渔业乡、南坎乡,设立大豫镇;北渔乡并入长沙镇;新光乡并入苴镇镇;撤销环港渔业乡、石屏乡,设立环港镇;撤销南港渔业乡、洋口乡,设立洋口镇;浒澪镇并入栟茶镇;于港乡并入河口镇。至年底,全县共有26个乡镇,其中17个镇、9个乡。
2001年3月,丁店乡并入兵房镇;撤销曹埠乡、饮泉乡、孙窑乡,设立曹埠镇;凌民乡并入马塘镇;古坝镇并入岔河镇;凌河镇并入丰利镇;袁庄乡、景安乡、沿南乡、新林乡撤乡建镇。年末,全县共有20个镇、324个村、72个居民社区。
2001年至2002年,全县所有场相继划归属地管理。
2003年2月,城南镇并入掘港镇;环港镇并入丰利镇;新林镇与并入洋口镇;沿南镇并入袁庄镇;景安镇并入河口镇。至此,全县共有15个镇。
2009年4月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撤销如东县大豫镇和兵房镇,以原两镇所辖区域设立新的大豫镇,镇政府驻大豫镇东凌村。行政区划调整后,大豫镇行政区域面积195.47平方公里,人口10.67万人,辖4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
2015年3月24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如东县撤销掘港镇和苴镇,设立如东县掘港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青园居委会日晖东路3号;设立如东县城中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碧霞居委会碧霞北路9号;设立如东县苴镇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振新居委会黄海中路1号。将原苴镇的何丫、环东、近海3个村委会划归长沙镇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如东县人民政府驻城中街道办事处富春江路1号。掘港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145.06平方公里,人口11.6万人,管理10个居委会、20个村委会。城中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74.16平方公里,人口7.95万人,管理8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苴镇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113.65平方公里,人口5.16万人,管理4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长沙镇行政区域面积110.77平方公里,人口4.1万人,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
图片请见:如东县城区图(2023版)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如东县辖12个
镇、3个
街道办事处,247个村(居)委会。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如东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位于江苏省东部和南通市域东北部。其形状如同巨掌,平展于南黄海之滨,县境东、北方向濒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南面长江,直线距离约40千米,紧靠南通市通州区;西连长江流域的内陆地区,与
如皋市接壤;西北连苏中
里下河平原,与海安市毗邻。。如东境域介于东经120°42′—121°22′,北纬32°12′—32°36′之间,陆域面积212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4965平方千米,是南通市陆海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如东拥有海岸线全长86千米。
地形地貌
如东境内地势平坦,从西南略向东南倾斜,西北部高程为4.0—5.0米,东南部高程在3.2米左右。如东陆地地貌是典型的
滨海平原,分属三角洲平原区、海积平原区和古泻湖平原三种类型。三角洲平原主要分布于县域中心区,长沙至掘港一线以西、
范公堤(长沙向西)一线以南、
如泰运河(掘港向西)以北;古泻湖平原分布于县域南部,掘港至孙窑一线以西,如泰运河以南;海积平原主要指范公堤以外临海地域。
民国初,张謇等人在如东沿海组织围垦,沿海地区水利条件大幅改善。建国后,如东继续组织二十多次围垦,在原有范公堤外形成大片新陆地。
海洋滩涂
如东沿海属
黄海南部海域,近海海域属于
吕四渔场范围,自南向北分别称烂沙洋、黄沙洋,洋面与沿海辐射沙洲勾连交错,形成大小水道。烂沙洋水道和黄沙洋水道是如东沿海主要潮汐通道,具有深水通航、建设港口的条件。其中,烂沙洋北水道南侧的西太阳沙被改造为人工岛
阳光岛。
如东海岸线外连陆
滩涂宽广,近海海域沙洲散布。北部岸线外较大的沙洲有蒋家沙、竹根沙;东北外海阳光岛周围散布鳓鱼沙、茄儿杆子、河豚沙、太阳沙、大洪梗子、火星沙等天然掩护;东部岸线接有腰沙、冷家沙。
如东沿海
潮汐24小时涨落两次,一般早潮称潮,晚潮称汐。一般同一潮次,洋口闸比东安闸早30分钟左右到达。北风和东北风起,来潮时间常有提前;秋潮常跟暴风起,有风即有潮。一年之中秋汛为势大,故有“八月十六赛马跑”之说。
气候特征
如东属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10摄氏度;雨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初夏有梅雨。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222天。冬季降雪较少。大风天气较多,春夏多东南方,夏秋多西北风,夏秋或有台风影响。
水系水文
如东全县分属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流域以贯穿县境的
如泰运河为界,运河以南为长江流域,约占全县总流域的三分之一;运河以北为淮河流域,约占全县总流域的三分之二。县境长江流域以如泰运河、
九圩港、遥望港、江海河等为干河。淮河流域以
栟茶运河、南凌河、洋口运河、掘苴河等为干河。
如东境内最大湖泊为东湖,又称东凌平原水库,面积约5.8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如东县境内水资源丰富,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量5亿立方米,年引长江水5.90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如东县耕地面积10.85万公顷,农用地14.33万公顷,建设用地3.13万公顷,水域面积1.70万公顷。
生物资源
如东县近海水产资源丰富,是中国最大的文蛤和条斑紫菜生产和出口基地。近海内有各种浅水贝类50余种,常见鱼类有100种以上,虾蟹类出名的有红虾、白虾、对虾、金钩虾以及梭子蟹、大青蟹等。
如东县野生动物有黄鼠狼、
狗獾、水獭。可入药的枸杞子、
龟板、蟾酥、
地龙等野生生物有200多种。
能源资源
如东县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2011年,建成中国最大海上风电场。江苏丰储300MW/600MWh共享储能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是华东地区最大、江苏省首个共享储能电站,可为当地3000兆瓦新能源项目提供储能配套,是三峡集团积极服务江苏省新型电力系统的重点项目。
人口民族
人口
2023年末,如东县户籍人口96.5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248人。其中,18岁以下人口8.61万人,占8.92%,占比比上年下降0.23个百分点;18~34岁人口13.52万人,占14.00%,比上年下降0.66个百分点;35~59岁人口36.59万人,占37.90%,比上年下降0.90个百分点;60岁以上人口37.84万人,占39.19%,比上年提高1.80个百分点。按性别分,男性47.21万人、女性49.35万人。户籍人口按镇(街道)分:掘港街道10.76万人、城中街道9.16万人、马塘镇7.18万人、曹埠镇4.22万人、岔河镇7.47万人、新店镇3.42万人、双甸镇6.70万人、袁庄镇5.38万人、栟茶镇5.29万人、河口镇5.91万人、丰利镇7.19万人、洋口镇6.63万人、苴镇街道5.25万人、长沙镇3.57万人、大豫镇8.42万人。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87.06万人,比上年末下降0.1%。其中,0~14岁人口6.8万人,占7.90%;15~59岁人口43.61万人,占50.09%;60岁以上人口36.57万人,占42.01%。城镇人口52.71万人,增长1.5%,城镇化率60.55%,比上年末提高0.98个百分点。全县常住人口出生率2.98‰,死亡率12.51‰,人口自然增长率-9.53‰。
民族
2023年底,如东县户籍人口中有38个少数民族居民,常住人口5558人,其中侗族2112人、苗族1751人、土家族307人、壮族229人、布依族160人、满族137人、彝族132人、瑶族105人、水族104人、白族96人、回族88人、蒙古族68人、朝鲜族54人、黎族27人、傈僳族26人、藏族27人、畲族24人、傣族21人、穿青人族17人、仡佬族13人、景颇族11人、羌族7人、仫佬族6人、维吾尔族5人、哈尼族5人、毛南族4人、拉祜族4人、鄂伦春族3人、佤族2人、达斡尔族2人、普米族2人、纳西族2人、土族2人、俄罗斯族1人、哈萨克族1人、京族1人、柯尔克孜族1人、阿昌族1人。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如东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1.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4.18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648.08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628.87亿元,增长5.7%。全年三次产业结构为7.5:46.9:45.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8531元,增长6.7%。
2023年,如东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0.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4%,服务业投资下降8.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7%,民间投资下降2.7%。全县列省重大项目7个,其中实施项目5个,总投资181.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2亿元,已全部实现开工建设,年末累计完成列统投资39.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40%;储备项目2个,总投资86亿元。全县列市重大项目1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8个,科创类项目5个,服务业项目1个,竣工项目1个,除科创项目外,总投资156.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5亿元。年末开工项目累计完成列统投资2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61.2%。
2023年,如东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03亿元,比上年增长34.7%,其中税收收入57.6亿元,比上年增长58.9%。主要税种中增值税实现25.55亿元,比上年增长898.7%(因上年留抵退税后基数较小);企业所得税实现11.7亿元,比上年下降9.0%;个人所得税实现3.8亿元,比上年增长5.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7.47亿元,比上年下降4.2%。公共财政支出继续向民生倾斜,民生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到80.6%,其中,卫生健康支出18.36亿元,比上年下降2.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3%;教育支出26.73亿元,比上年增长1.3%。
第一产业
2023年,如东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6.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72.54亿元,增长3.5%;林业总产值0.82亿元,增长3.9%;牧业总产值33.11亿元,增长1.4%;渔业总产值83.98亿元,增长4.3%;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6.52亿元,增长11.4%。
2023年,如东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8.01千公顷。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1.3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07千公顷,增长0.05%,其中,夏粮播种面积67.75千公顷,增加0.02千公顷,增长0.03%;秋粮播种面积73.55千公顷,增加0.05千公顷,增长0.06%。全县粮食产量98.24万吨,比上年增产0.16%;粮食亩产463.48公斤,增产0.1%;棉花产量31吨,减产5.0%;油料产量2.78万吨,增产11.4%。全年生猪出栏65.80万头,增长1.1%;羊出栏28.10万只,下降7.6%;家禽出栏3281.58万羽,增长8.3%。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0.86万吨,比上年增长3.3%。其中,猪肉产量5.15万吨,下降2.7%;牛羊肉产量0.35万吨,下降5.5%;禽肉产量5.37万吨,增长10.4%。水产品产量33.09万吨,比上年增长1.8%。
2023年,如东县新增大中型拖拉机221台,联合收割机109台,水稻插秧机210台,无人植保机147台,旋耕播种机192台,农机总动力103.98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95.36%。
2023年,如东县家禽规模养殖占比99.4%,畜牧生态健康养殖占比100%。
第二产业
截至2023年末,如东县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22家,其中年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256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965.96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轻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1.8%,重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2.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同比增长24.3%,股份制企业下降6.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61.2%。全县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下降7.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1.0%。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9.1%,营业成本增长12.2%,利润总额下降14.1%。
截至2023年末,如东县拥有资质建筑企业446家,其中特级总承包企业2家,一级总承包企业17家,一级专业承包企业13家,二级总承包企业33家,二级专业承包企业82家,三级及劳务企业299家。全年获得省优质工程3个,市优质工程12个。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85.6亿元,比上年增长9.4%;竣工产值546.1亿元,增长23.8%,竣工率22.1%;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196.99万平方米,增长5.8%;竣工面积1591.37万平方米,增长22.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033.44万平方米,增长43.1%。
第三产业
2023年,如东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4.09亿元,增长5.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47.05亿元,增长5.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77.04亿元,增长4.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479.54亿元,增长5.7%;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44.55亿元,增长2.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下降23.7%,饮料类增长11.0%,烟酒类下降23.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7.7%,化妆品类增长0.4%,金银珠宝类下降10.7%,日用品类下降5.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2.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7.0%,石油及制品类下降8.4%,汽车类下降14.2%。
2023年,如东县实现进出口总值566.20亿元,下降12.8%,其中,出口总值190.09亿元,下降6.7%;进口总值376.11亿元,下降15.6%。
2023年,如东县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存款256.55亿元,年末存款余额2211.94亿元,增长13.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371.53亿元,比年初增加188.12亿元,增长15.9%;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566.64亿元,比年初增加77.6亿元,增长15.9%。全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387.89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975.79亿元,增长24.4%,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281.43亿元,增长25.4%。
截至2023年末,如东县拥有财产保险机构15个,全年财产险保费收入8.40亿元,增长5.6%;赔付金额5.95亿元,赔付率70.9%。年末拥有人寿保险机构21个,全年人寿险保费收入21.67亿元,增长15.6%;理赔给付及其他各类给付4.22亿元。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23年,如东县专利授权量2287件,下降18.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50件,下降4.4%。年末发明专利拥有量3502件,增长18.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0.04件,增长18.0%。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11家,通过省级贯标绩效评价11家。4家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九九久科技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并成功立项市级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中天电力光缆获评首届江苏专利奖银奖;江东金具成功立项市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全年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85笔10.04亿元。
截至2023年末,如东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71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05.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41.0%。新增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新增科创项目147个,完成当年实付5万元以上的有效产学研合作项目数163项。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如东县拥有建制幼儿园57所,在园幼儿11513人,其中省优质园50所、市优质园3所、合格园4所。小学48所,在校生30359人;初中23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生1669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22人;普通高中5所,在校生9450人,其中四星级高中3所、三星级高中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3589人。中职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国赛获三等奖1个;省赛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6个;市赛获一等奖13个、二等奖19个、三等奖13个。参加省创新创业大赛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5个;市创新创意大赛获一等奖7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13个。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三等奖1个、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2个、市创新创意大赛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如东县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0.49平方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乡村覆盖率100%,全年接受文化场馆服务人次突破500万。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少儿图书馆1个,镇(区、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6家,博物馆1家。图书馆藏书量50余万册。拥有文物保护单位27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4处,其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3处、县级23处。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9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7个、市级11个、县级30个,各级代表性传承人79人。全年在省级以上发表、参赛和参展作品94件,国际级奖3件,国家级奖3件。
2023年,如东县组织举办大型文旅活动15场(次),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132场。如东乡韵艺术团等3个团队获评2023年度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洋口书苑等3个单位荣获2023年度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国家级非遗
《跳马伕》亮相央视综合频道《非遗里的中国》栏目,参加江苏卫视春晚。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如东县拥有卫生机构48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9个,卫生监督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机构1个。全县卫生机构床位4121张,执业(助理)医师2259人,注册护士2041人。累计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241个。
体育事业
2023年,如东县承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9项次、市级体育赛事3项次,举办县级体育赛事12项次。更换新建35套全民健身路径,新建2片足球场。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1.47亿元。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如东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8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数11.1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3.7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9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5.28万人。
截至2023年末,如东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7.08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6.1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0.91万人。
截至2023年末,如东县有备案养老机构35家,拥有各类养老床位总数(含社区养老)1.23万张,享受尊老金6.64万人,全年发放尊老金5238.7万元。年末全县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对象648人,发放孤儿、困境儿童养育资金1119.56万元。城市特困人员(城镇“三无”)76人,下拨供养资金165.22万元;农村特困人员(农村五保户)4258人,拨付和发放特困人员供养金5556.35万元。城乡低保4811户6496人,其中城镇低保197户249人,农村低保4614户6247人,全年发放低保保障金4948.22万元。全年发放残疾人补贴12218.11万元,其中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4045人,发放10783.74万元;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3559人,发放1434.37万元。全年结婚登记2922对。
交通运输
交通
截至2023年末,如东县公路总里程达3183.28公里。公路密度为183.69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7.63公里,一级公路314.15公里,二级公路343.987公里,三级公路215.368公里,四级公路2232.145公里。航道总里程778.96公里,其中,等级航道7条,里程200.76公里,等外级航道578.2公里。拥有内河码头97个,粮食临时装卸点28家,泊位151个,岸线长度11998米。拥有出海航道2条,其中15万吨级烂沙洋北水道航道长40.9千米,7万吨级烂沙洋南水道航道长24.8千米。洋口作业区自然岸线总长7.1千米,码头岸线总长19.4千米,拥有8个沿海码头泊位,全年船舶流量532艘次,港口货物吞吐量1027.76万吨。
公路
高速
通洋高速(S15),连接南通至洋口港,一期工程南通至如东段已于2015年初通车。
启扬高速(S28),西起扬州,途径泰州、海安,在如东境内全长64.6千米。
国道
328国道(
江苏临海高等级公路),沿海岸线建设,连接县境各主要沿海经济园区。
228国道(原223省道),是如东主城区及中东部联系南通城区的主要通道。
省道
334省道(南部横向)、355省道(中部横向,苴东线)、225省道(中部纵向)、222省道(东部纵向,规划北延至洋口港)、221省道(沿海岸线,海防公路)。
跨海桥梁
黄海大桥,位于长沙镇,连接洋口港临港工业区与阳光岛,是洋口港陆路运输通道,全长12.6千米。
铁路
普通铁路
海洋铁路。自
海安至
洋口港,全长77千米,国铁二级,设计时速120千米/小时,预留时速160千米/小时,预留电气化和复线条件。设
栟茶、
如东两个客运站及北渔货运站。2014年1月开通客运。规划建设的自河南
三门峡至江苏
洋口港,经海洋铁路的铁路,又称
三洋铁路。
洋吕铁路。自洋口港至吕四港,建成后形成环绕南通地区的铁路网。2020年洋吕铁路工可获批。
城际铁路
如通苏湖城际铁路。起于如东,向南经南通跨越长江后经苏州至湖州,正线全长约251千米,其中江苏境内正线长约227千米,浙江境内正线长约24千米。速度目标值160—200千米/小时,等级为都市圈城际铁路。
高速铁路
通苏嘉甬铁路如东延伸段。从通苏嘉甬铁路的南通站延伸到如东县掘港镇,是沿海干线高速铁路组成部分。
航运
内河
如泰运河为如东历史上重要的航道,东西贯穿县境,是重要的水运通道。为配合洋口港开发建设,又开挖洋口运河联系
九圩港运河以实现江海联运。此外县境重要的运河航道还有:
栟茶运河、江海运河、遥望港等。
渔港
洋口渔港(国家级中心渔港)、刘埠渔港(一级群众渔港)、东凌渔港。
海港
洋口港,位于如东县长沙镇东北海岸及外海人工岛的离岸深水港,是南通新出海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区主要由
阳光岛作业区、临港工业区以及临港新城等组成。
航空
如东主城区距离
南通兴东机场距离约50千米;距离规划建设中的
南通新机场约30千米。
运输
截至2023年末,如东县拥有城市公交、客运班车、旅游客车393辆20087座,拥有营运货车5211辆68325吨,运输船舶109艘45046总吨。全年完成公路运输客运量6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0.66亿人公里;公路货运量1096万吨,货运周转量21.97亿吨公里;水路货运量476万吨,货运周转量36.33亿吨公里。海洋铁路如东站全年发送旅客45817人次,到达旅客38820人次;栟茶站全年发送旅客23472人次,到达旅客20516人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民俗民风
如东先民猎渔煮海,在劳动和生产中形成粗犷、质朴的原生态文化。扶海洲成陆后,四方移民汇聚如东,区域文化在变化中融合,中原、淮扬、京江和徽域文化交相辉映。明清时期,盐业兴旺,商贾往来,民间文化与书斋文化有机融合,皋东地区产生了一批颇有影响的文人文化。民国初年,张謇倡导沿海开垦,启海人迁入,掘港西以“本场人”风俗为根基,谦和好客;掘港东则以启海民俗为本原,直率开放。海堤之外渔、盐民风俗久盛不衰;海堤之内则显民风民俗相互掺杂、糅和、改良,加上文明新风影响,古今传承、新旧交融。
节庆
如东春节俗称过年,腊月中旬即开始蒸馒头、炒炒米、做米酒、采购年货等一系列活动。除夕又称三十晚上或三十夜,讲究祭祖、烧经、吃团圆饭。初一多不出门,出门遇人须贺喜;初二女儿回娘家;初五迎财神。正月十五,普遍兴吃圆子,儿童晚上流行拉兔儿灯。
农历“二月二”又称“龙抬头”,如东兴接女儿回娘家。立夏时,城乡居民兴吃烧饼、鸡蛋。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民众一般祭祀烧经,保持有吃
扁食的习惯。冬至,俗称过冬,民众多兴吃汤圆。
生活
如东城乡居民以大米为主食,兼食杂粮。春节时,掘西喜做米酒、蒸馒头,掘东喜蒸糕。掘西早晚吃粥、中午吃饭;掘东早中晚都吃饭。沿海乡镇,平时吃菜喜放文蛤调味。还喜生吃海货,如呛蟹、呛虾儿、呛蛼蛾、醉泥螺等。旧时,因地处海边,如东河水、井水偏咸,民众普遍喜欢喝天水茶(即乘接的雨水)。
南通
桥牌是如东盛行的民间娱乐活动,如东又称“长牌”、“摸胡”等,其地域特色明显、玩法众多,是如东人最为广泛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
文化遗产
在数百年的融合发展过程,如东民俗民风不断上升为文艺形式,在舞蹈、绘画、文学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
舞蹈
如东民间舞蹈以《跳马夫》为代表,其原是流传于如东县一带的祭神舞,所祭之神为“都天王爷”。据传,“都天王爷”是唐肃宗对其守将
张巡的追封谥号。明清之时,倭寇海匪经常骚扰沿海,当地人们寄情历史,追思英烈,祈求神明消灾降福,于是将供奉逐渐演化为“烧马夫香”,由此传习数百年。
绘画
如东民间绘画艺术源远流长,相传在清
同治年间由苏州传入,为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一个分支。风格朴拙靓丽,极具地方特色。早期为民间工匠所运用,于灶台、墙头、床沿、橱面、纸牌上刻画。建国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题材、内容及创作手法也随之延伸和拓宽。
杂技
如东少年杂技是南通著名文化品牌之一。南通少年杂技团是1958年由如东的卢、秋、宋三家班子组成的,先称如东麒麟杂技团,不久更名为如东杂技团,2004年成立南通少年杂技团。如东少年杂技足迹遍及日本、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等三十九个国家和地区。
文物古迹
如东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佐证价值的圩塘、盐灶、垦牧区、水利设施,名人故居、著名纪念地、古宗教场所、古戏台、古墓园、古桥梁、古河道、古树名木,农林牧副渔、工农兵学商的处所和工具等,因天灾人祸、自然朽损、人为破坏、城市改造、文物贩子收购等因素,存世(不包括遗址和碎片性遗物)量不多。
非遗项目
区域方言
本县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江准次方言,主要特点是:有两个去声,两个入声加上阴平、阳平、上声,共7个声调。本县各地区语音又有差别,栟茶、双甸等西部地区,略带里下河口音,岔河南部的新店等地,略带南通口音。民国初年,大批垦民自崇明、启东、海门等地迁至本县沿海地区,为吴方言。
如东县域内方言有3种:第一种属于北方方言
江淮官话泰如片,其中内部又存在一定差异。一是本场话,即以县城掘港为中心的
掘港话(亦称“掘西话”,跟“掘东话”对举而言),包括掘港(绝大部分)、长沙、曹埠(大部)、马塘、岔河、双甸、新店(北部)、苴镇、丰利、洋口(洋蛮河以东)等镇;二是西路话(亦称栟茶话、洋西话),从古坝北边向西,至与如皋交界一线以北地区,东至洋蛮河(通洋运河北段),包括栟茶、袁庄、河口(老秀贞乡南河以北)等镇。第二种属于
吴方言,即
沙里话(亦称掘东话、
沙地话、
崇明话),包括大豫、掘港(小部)等镇。第三种是呈现出江淮方言与吴方言过渡性质的方言,如南场话(
通东话),包括掘港(西南)、曹埠(南部)等镇;
南通话,包括新店镇(南部)、曹埠镇(西部)等镇。
风景名胜
如东地区望江临海,气候温润,兼有长三角平原风貌和南黄海风情。如东沿海海岸线漫长,滩涂广袤,因海而生的“
海上迪斯科”和“空中交响曲”成为如东最早叫响海内外的旅游品牌。内陆阡陌纵横,沃野千里,人文鼎盛,明清以来形成的古镇点缀其中,不乏胜迹。
景区总面积约67公顷,主要由接待中心、如东滩涂围垦历史博物馆、海上九曲桥、海誓山盟石、爱情长廊、大米草原等景观构成。景区还临接
海印寺、
洋口渔港、
金蛤岛、小洋口乡村俱乐部,游客可以泡温泉、品海鲜、游海港,一览南黄海风情。
2020年8月开始正式施工。以一带一轴四区多院落为总体布局,紧扣“古镇有新韵,新镇有古韵”主题,呈现栟茶美食、温泉、院落、牌坊等文化旅游特色,力争打造成长三角北翼特色生态休闲古镇。
洋口港(大洋口)
AAA级风景区,主要景点有黄海大桥、阳光岛、连岸滩涂等。黄海大桥设有观景平台,可以眺望广袤滩涂。阳光岛设有接待中心和景观台,可以概览人工岛和黄海。黄海大桥以及阳光岛因洋口港港区作业日益繁忙,2014年9月起停止个人游客参观。洋口港景区生态园紧靠洋口港景区,占地总面积6.67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2公顷。园内建成游客中心、垂钓中心、露营营地、休闲木屋等可垂钓、烧烤、露营。
东湖(东凌平原水库)
位于如东东部沿海匡围的垦区,拥有以湖面、海滩、绿地等为代表的海湖风情旅游资源。
AAA级风景区,国清寺始建于唐元和年间(806—820年),由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天台宗第十祖、法师
行满修建。现景区为异地重建,位于如东县城南,占地约1.5公顷,分国清寺园区和国清塔园区两部分。园区内殿堂齐全,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景区西边有9层国清宝塔、放生池、掘港历史与宗教文化展览室,配有楼榭亭阁。国清寺原址位于如东城区江海东路,2017年由南京大学勘探发掘。
三河六岸风光带
如东县通过整治主城区如泰运河、掘苴河以及掘坎河形成的城区风光带。规划全线贯通的园路、骑行绿道、亲水漫步道,总长度约30千米。
地方特产
本港海鲜
如东海域处于东海前进波与黄海旋转波的交汇处,浮游生物聚集,而长江与内河又夹带大量营养素和有机物流入,因而水质肥美,微生物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导致当地海洋生物饵料丰富,所产鱼虾富含氨基酸,营养既丰,口感也好。因此,如东人习惯将本地海产称之为“本港海鲜”。如东海域生产的著名鱼类有大小黄鱼、带鱼、鳓鱼、刀鱼等,浅水贝类有文蛤、西施舌、竹蛏等,此外还有各种虾、蟹、海蜇、海葵、海带等。
如东文蛤素有“
天下第一鲜”之称。文蛤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药用价值。文蛤是如东大宗出口产品,1958年建立“如东县海涂养殖场”,首次进行人工围养、放养文蛤幼苗。1969年以冻蛤肉出口,从1979年开始改由鲜活文蛤出口,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如东成为全国最大文蛤养殖出口基地。
又名蛏子王,为海产双壳软体动物,体呈延长形,长约10公分左右。两壳合抱后呈竹筒状,故得竹蛏之名。鲜蛏肉嫩而味鲜,是上等海味珍品。竹蛏除天然生长外还可进行人工增殖和养殖。养殖品种以大竹蛏和长竹蛏为主,养殖2年竹蛏体长可达8厘米左右,个体大者22厘米以上。
古称吐铁。外壳呈卵圆形,壳薄脆,其壳不能包被全部身体,腹足两侧的边缘露在壳的外面,并且反折过来遮盖壳的一部分。体长方形,拖鞋状头盘大,无触角,壳无螺塔。如东盛产黄沙泥螺和清沙泥螺。泥螺虽然个体小,名声却很大,是人们喜爱的海味珍品,且加工、食法讲究。经腌渍加工的糟醉泥螺味道鲜美,清香脆嫩,丰腴可口。泥螺已跻身宾馆宴席,成为“八珍冷盘”中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
如东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梭子蟹生存繁衍理想之地,加之如东近海及滩涂基础饵料丰富、潮流通畅,平缓的沙泥质底质,非常符合梭子蟹生活习性。如东梭子蟹肉色洁白,肉多细嫩,膏似凝脂,味道鲜美。尤其是两钳状螯足之肉,呈丝状而带甜味,蟹黄色艳味香,食之别有风味,因而久负盛名。
是由各种海虾煮熟,经过晒干,而后去壳而成。虾米营养成份很高,含蛋白质、脂肪、糖分,是人们喜爱的食用佳品。油煎、爆炒、做汤均可,其味鲜美,食而不厌,是美味佳肴之一。虾米便于贮藏携带,四季均可食用。如东所产虾米名称有:条米、金钩、开洋、春红、秋红、鸽子脚等。如东盛产各种虾米,除向全国各地销售外,还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各国。
特色农产
狼山鸡(地理标志保护产品PGI、农产品地理标志AGI、地理标志商标GI)
原产如东,原名“岔河大鸡、马塘黑鸡”,因在南通狼山附近出口而得名,是中国著名的蛋肉兼用型地方品种,与太湖鹅、高邮鸭并列为江苏省三大畜禽类名种。早在1872年,狼山鸡即被引入英国,参与育成了不少国际知名鸡种,如著名大型品种奥品顿、澳洲黑等,被列入英美各国家禽标准图谱,为国际标准鸡种。
条斑紫菜(地理标志保护产品PGI、地理标志商标GI)
与“天下第一鲜”文蛤齐名。条斑紫菜产于温带,自然生长数量有限,主产地在如东。因为如东具有条斑紫菜生长条件,适宜气候、适宜水温、适宜盐度。如东条斑紫菜藻体薄嫩,是生态海洋食品,具保健功效。
如东大米(地理标志商标GI)
如东蘘荷(农产品地理标志AGI)
著名人物
历史人物
当代人物
军政界
学术界
文体界
财经界
荣誉称号
2019年2月2日,如东县被
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9年11月12日,被评为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赛迪顾问)。
2019年11月13日,入选2019年工业百强县(市)、2019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中国信通院)。
2019年12月6日,入选2019年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社科院财经院)。
2019年12月28日,入选2019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社科院财经院)。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电子商务百强榜,排名63(小康杂志社)。
2020年5月,入选2020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小康杂志社)。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
2020年7月10日,入选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商务部)。
2020年7月28日,入选2020年中国百强县(赛迪顾问)。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2020年11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2020年11月13日,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中国信通院)。
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2020年12月1日,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
2020年12月22日,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6月,被评为2020年度“江苏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市、区)”。
2021年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8月4日,入选2021年赛迪百强县。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2021年11月3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1年12月16日,入选中国工业“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27位。
2022年5月,入选《2021年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榜单,位列全国第40名。
2022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版“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36位。
2022年11月,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排名第39。
2022年12月,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24。
2023年2月,被命名为江苏省生态园林城市。
2023年5月,入选壹城智库“2023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34。
2023年7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县,排名第35。
2023年9月,入选“新华指数·高质量发展百强县(2023)”,排名第36。
2023年11月,入选赛迪顾问“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排名第42。
2023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34。
2023年12月,入选2023年稷夏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100强,排名第37。
2023年12月,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35。
2023年12月,入选竞争力智库“2023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第32。
2024年7月,入选2024赛迪百强县,排名第33。
2024年9月,入选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33。
2024年10月,入选壹城智库“2024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32。
2024年12月,入选中郡研究所“第二十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排名第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