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赛,是
世界国际象棋联合会组织的
国际象棋个人大赛。一般为两年一届,也有三年一届或每年一届的。始于1927年,原为
对抗赛,2000年改为
淘汰赛,2010年起淘汰赛与对抗赛交替进行。2019年起恢复为通过“候选人赛”确定挑战者来挑战世界冠军的对抗赛制。
赛制沿革
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赛(Women's World Chess Championship),始于1927年,原为对抗赛制,采取逐级选拔的办法。其初赛为区域赛,此后分别为区际赛和候选人赛。候选人赛的决赛优胜者即为世界冠军候选人,获得与上届世界冠军进行对抗赛的权利。据国际棋联规定,对抗赛不限局数,每周三局,先胜六局者为世界冠军。
2000年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赛改为
淘汰赛制,由64人参加六轮比赛,每轮两盘慢棋,打平则加赛快棋。慢棋赛时限:第一时限每方90分钟走40步,第二时限每方30分钟。每盘棋从第一步棋开始,每步棋加30秒。决赛阶段双方先进行四盘慢棋比赛,打平进行快棋加赛。加赛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两盘25+3(每方25分钟,每步棋加10秒)的快棋;如果打平,进入第二阶段两盘10+10的快棋;如果打平,进入第三阶段两盘5+3的快棋;如果6盘快棋加赛均未能分出胜负,则进入最后阶段——“突然死亡”快棋赛,白方5分钟,黑方4分钟,从第61步开始,每步棋加3秒,白方必须获胜才能晋级,否则黑方晋级。
从2010年起,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赛以淘汰赛与对抗赛交替的形式进行,在偶数年以64人参加的淘汰赛形式出现,奇数年以两名棋手的对抗赛形式进行,参赛双方分别为前一年的“棋后”和国际棋联女子大奖赛总冠军。对抗赛实行
十番棋,双方进行10盘常规慢棋赛,先得5.5分的一方获胜;如果十番棋双方打平,则进行每方25分钟,每步棋加10秒的快棋加赛;如果4盘快棋加赛仍打平,再加赛2盘快棋,每方5分钟,每步棋加3秒;若仍未分胜负,再继续加赛;若在10盘5+3快棋赛后仍难分伯仲,将进入一盘决生死的忽然死亡战,白棋5分钟,黑棋4分钟,若和棋算黑方获胜。
2019年,国际棋联重新引入了“候选人赛”来确定挑战者,采用八人双循环赛制。冠军对抗赛采用12盘慢棋,先得6.5分者胜出,打成6比6平加赛4盘快棋,再平加赛2盘超快棋,直至决出胜负。
发展历程
首届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赛于1927年在英国伦敦举行,共有来自七个国家的十二名女棋手进行了单循环制比赛。代表苏联出战的时年21岁的
维拉·明契克以11战10胜1和的绝对优势夺得冠军,成为国际象棋史上第一位女子
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此后从1930年至1939年,维拉·明契克又分别代表捷克斯洛伐克和英国先后六次蝉联世界冠军头衔(1930年德国
汉堡、1931年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1933年英国福克斯通、1935波兰华沙、1937瑞典斯德哥尔摩和1939年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并将
棋后头衔一直保持到1944年。
二战爆发使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赛陷入了停办状态。二战结束后的1948年,国际棋联大会决定恢复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1949年底至1950年初,来自12个国家的16女子顶尖棋手齐聚莫斯科,通过单循环赛角逐新的棋后头衔。最终苏联棋手,已经46岁“高龄”的鲁丹科以15战9胜5和1负积11.5分优异佳绩荣登冠军宝座,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的第二位女子世界冠军。
鲁丹科获得世界冠军后,国际棋联更改了世界冠军赛的赛制。棋手们需要参加候选人赛,候选人赛的获胜者才有资格向世界冠军发起挑战。1952年,前苏联棋手贝科娃在候选人赛中以15战11胜1和3负积11.5分的优异成绩脱颖而出,获得了向鲁丹科挑战的资格。1953年,贝科娃在列宁格勒(现为圣彼得堡)举行的世界冠军对抗赛中,以7胜2和5负击败鲁丹科,成为第三位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1955年,来自前苏联
莫斯科的棋手鲁布佐娃在候选人赛中脱颖而出。国际棋联作出规定,1956年的世界冠军赛将由当时最强的三位棋手——前世界冠军鲁丹科、现世界冠军贝科娃和候选人赛冠军鲁布佐娃进行八轮循环赛。最终,47岁的鲁布佐娃在16盘棋中积10分,荣登后座,成为第四位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她也创造了夺得世界冠军的最高年龄纪录,这个纪录至今仍无人打破。
1958年,在世界冠军赛“回敬赛”上,贝科娃以8.5比5.5战胜鲁布佐娃,重新夺回世界冠军头衔。1960年,贝科娃在世界冠军赛中击败了挑战者兹沃雷金娜卫冕成功。
1961年,来自
格鲁吉亚的加普林达什维利在候选人赛中脱颖而出。1962年,她在世界冠军挑战赛上,以7胜4和的绝对优势击败了三届棋后贝科娃,成为第五位世界棋后,并创造了女子国际象棋冠军赛历史上最悬殊比分纪录(9比2)。从那以后,加普林达什维利又四次卫冕成功,顺利捍卫后座长达16年之久。其中,前三次她都击败了来自莫斯科的同胞库什尼尔(1965年:10比6;1969年:12比7;1972年:12比11),第四次击败了同样来自格鲁吉亚的亚历山德莉亚(1975年:9比4)。
1978年,17岁的格鲁吉亚棋手
玛雅·齐布尔达尼泽坐在了棋坛英雄加普林达什维利面前,开始了后座之争。经过15盘棋的艰苦较量,齐布尔达尼泽以4胜9和2负(8.5比6.5)扳倒加普林达什维利,成为第六位女子世界冠军,同时也是国际象棋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后来,奇布尔达尼泽又四次卫冕成功(1981年对亚力山德莉亚8比8打平、1984年对列维金娜8.5比5.5、1986年对阿赫梅洛夫斯卡娅8.5比5.5,1988年对约谢里阿妮8.5比7.5)。
1990年,首次涉足世界冠军赛的中国棋手
谢军连闯分区赛、区际赛、候选人循环赛和挑战者赛四关,赢得了向世界冠军奇布尔达尼泽的挑战资格,引起棋坛轰动。1991年,21岁的谢军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世界冠军赛中,以4胜2负9和(8.5比6.5)战胜齐布尔达尼泽,成为国际象棋史上第七位女子国际象棋冠军。同时也是登上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宝座的第一个亚洲人(包括男女),改写了国际象棋欧美选手一统天下的历史。
1993年,谢军在
摩纳哥的
蒙特卡洛,以8.5比2.5的绝对优势轻松击败格鲁吉亚的约谢里阿妮,卫冕成功。
1996年,来自匈牙利的
苏珊·波尔加在西班牙哈恩举行的世界冠军赛中,以8.5比4.5战胜谢军,成为国际象棋史上第八位女子世界冠军。
1997年12月,谢军卷土重来,在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赛候选人赛上顺利出线,并在挑战者赛上因俄罗斯棋手加里亚莫娃弃权,不战而胜获得了向苏珊·波尔加发起挑战的资格。然而苏珊·波尔加却以种种理由拒绝卫冕,最终经过漫长的谈判,国际棋联忍无可忍,剥夺了她的世界冠军称号,并宣布由谢军和挑战者赛弃权告负的加里亚莫娃争夺新一届世界冠军。1999年,在俄罗斯喀山和中国沈阳两地举办的世界冠军赛中,谢军以8.5比6.5战胜加里亚莫娃,第三次获得世界冠军称号。
2000年,国际棋联推行了淘汰赛制的世界冠军赛。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世锦赛中,卫冕冠军谢军从容应战,先后淘汰俄罗斯名将马特维耶娃、俄罗斯棋手扎雅茨、乌克兰名将茹科娃和俄罗斯棋手科瓦列夫斯卡娅,与队友
秦侃滢会师决赛。决赛中,谢军2.5比1.5战胜秦侃滢,第四次获得世界冠军,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中唯一一位既在传统赛制夺冠又在
淘汰赛制夺冠的棋手。
2001年的俄罗斯莫斯科世锦赛,谢军没有参赛,25岁的中国棋手
诸宸她先后战胜2000年亚洲女子冠军越南棋手黄清庄、
南斯拉夫名将马里奇以及前世界冠军齐布尔达尼泽,并在决赛中,苦战八局(4盘慢棋,2盘25分钟快棋和2盘5分钟快棋),以5比3力克俄罗斯棋手科斯坚纽克,荣登棋后宝座,成为国际象棋史上的第九位女子世界冠军。
2004年的俄罗斯
埃利斯塔世锦赛,诸宸没有参赛。25岁的保加利亚棋手斯坦芳诺娃接连战胜中国棋手谭中怡、俄罗斯棋手瓦西列维奇、乌克兰名将茹科娃、格鲁吉亚的扎格尼泽和前世界冠军齐布尔达尼泽杀入决赛,并在决赛中以2.5比0.5的绝对优势击败俄罗斯棋手
科瓦列夫斯卡娅,成为历史上第十位女子世界冠军。
2006年的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世锦赛上,30岁的中国名将
许昱华在身怀六甲的情况下,凭借超人的技艺和顽强的毅力,先后战胜越南棋手黄清庄、乌克兰棋手乌什尼娜、俄罗斯棋手小科辛采娃、上届亚军俄罗斯棋手科瓦列夫斯卡娅和俄罗斯名将马特维耶娃,杀入决赛。决赛中,许昱华以2.5比0.5大胜俄罗斯棋手加里亚莫娃,成为国际象棋史上的第11位女子世界冠军,同时也是国际象棋史上的第一位“准妈妈”世界冠军。
2008年俄罗斯纳尔奇克世锦赛中,24岁的俄罗斯棋手科斯坚纽克先后击败伊朗棋手波尔卡什妍、俄罗斯棋手小科辛采娃、乌克兰的乌什尼娜和瑞典老将克拉姆林,杀入决赛。决赛中,她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发挥,以2.5比1.5战胜了年仅14岁的中国小将
侯逸凡,成为国象历史上的第12位女子世界冠军。侯逸凡也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进入世界冠军赛决赛年龄最小的棋手。
2010年,女子世锦赛来到了土耳其安塔基亚。16岁的中国棋手侯逸凡已经从初出茅庐的新星变成了各路高手重点研究防范的对手。尽管如此,侯逸凡仍然发挥出了高人一筹的水平。她先后淘汰
厄瓜多尔棋手赫列迪亚、俄罗斯棋手罗曼科、前女子世界冠军
诸宸、乌克兰名将拉诺、赛会等级分最高的印度名将科内鲁和队友
阮露斐,令人信服地登上了梦寐以求的世界冠军宝座,成为第13位女子世界冠军。
2011年,侯逸凡在
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举行的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赛中仅用八盘棋就以总分5.5分比2.5分的绝对优势击败了挑战者印度棋手科内鲁,提前两轮卫冕成功,成为有史以来唯一在18岁以前两夺世界冠军的棋手。她也成为继谢军之后,国际象棋史上第二位既在淘汰赛制又在对抗赛制中问鼎的世界棋后。
2012年,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赛在俄罗斯汉特-曼西斯克举行,经过五轮的激烈角逐,保加利亚前女子世界冠军
安托妮塔·斯坦芳诺娃与乌克兰棋手
安娜·乌什尼娜进入决赛,四盘慢棋双方打平,快棋加赛乌什尼娜以1胜1和击败斯坦芳诺娃,成为新的女子世界冠军。乌什尼娜成为国际象棋史上第14位世界棋后。
2013年,“泰州·中国医药城杯”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赛对抗赛在江苏泰州的泰州宾馆尘埃落定。这场原定十盘棋的争夺只进行到第七盘便戛然而止。挑战者中国棋手侯逸凡以4胜3和,5.5比1.5分的巨大优势战胜乌克兰棋手安娜·乌什尼娜,第三次登上世界棋后宝座。这也使侯逸凡继2010年和2011年后第三次夺得女子世界冠军头衔。侯逸凡在不到20岁的年纪,三次问鼎棋后宝座,创造了国际象棋历史的又一项纪录。
2015年4月,22岁的乌克兰国际特级大师
玛丽亚·穆兹丘克(小穆兹丘克)以2:5比1:5战胜俄罗斯棋手波格妮娜,这样在世界等级分第一侯逸凡、第二小波尔加均未参赛的情况下,成为女子国象历史上的第15位棋后。
2016年,侯逸凡以总比分6比3战胜棋后乌克兰棋手玛丽亚·穆兹丘克,第四次加冕棋后头衔。侯逸凡三次对抗赛总成绩10胜0负,14次平局。
2017年3月,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国际象棋女子世锦赛上,26岁的中国重庆棋手
谭中怡战胜乌克兰棋手安娜·穆兹丘克,以总比分3比2夺冠,成为中国历史上第5位棋后,国际象棋历史上第16位棋后。
2017年5月,在重庆举行的“莱茵体育杯”世界国际象棋女子锦标赛冠军对抗赛上,中国上海棋手
居文君以10战3胜5和2负,总比分5.5比4.5战胜谭中怡,成为国象史上第17位女子世界冠军,也是继谢军、诸宸、许昱华、侯逸凡、谭中怡之后中国第6位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也是上海首位国际象棋女子个人世界冠军。
2018年11月,在俄罗斯汉特曼西斯克举行的国际象棋女子世锦赛上,现任棋后、中国棋手居文君凭借加赛10分钟加10秒的比赛,战胜俄罗斯棋手
拉戈诺,夺得世锦赛冠军,这也是居文君继5月份国象女子世界冠军对抗赛战胜谭中怡夺冠后,一年之内两夺国象女子世界冠军。
2019年,年仅20岁的俄罗斯小将
亚历山德拉·戈尔亚奇金娜提前两轮锁定了候选人赛的冠军,获得了向现任世界棋后、中国棋手居文君挑战的资格。在2020年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对抗赛上,居文君经过快棋加赛击败了来自俄罗斯的挑战者戈里亚奇金娜,连续第三次荣获国际象棋世界棋后头衔。
2023年7月,在“长寿湖杯”2023国际棋联女子世界锦标赛对抗赛上,上届冠军居文君以6.5比5.5的总比分逆转挑战者、中国棋手
雷挺婕,连续第四次荣登世界棋后的宝座。
2024年4月,中国棋手谭中怡夺得2024
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候选人赛冠军,获得了向现任棋后居文君挑战的资格。
历届比赛
历届冠军
历届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