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
上海市的高级中学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地处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现代文明气息浓郁,以西班牙风情为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城镇——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
办学历史
前身为创办于1978年7月的奉城中学,时任党支部书记、校长吴祖昌。地址先借东门小学屋舍招收初中四个班,次年借城东小学校舍增设高中部。
1980年6月,两幢三层教学大楼落成,暑期学校迁入奉城镇东门外(现为川南奉公路9631号)新址。
学校办公楼
占地面积8667平方米,建筑面积2724平方米,有教室24间,实验室3间。
1984年6月又扩大规模,兴建办公楼、学生宿舍楼和运动场地等教学设施,新增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
1985年设教学班26个,学生1018人,教职工142人,专任教师106人。
1999年,建成标准化实验楼一栋,建筑面积1847平方米。
1999年起开设研究型课程,使学生由接受型的学习方式向探索型的学习方式发展。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01年8月,根据奉贤区教育局东西乡办学设点布局规划,撤销初中部,该校更名为奉城高级中学。
2001年,学校吉他队获上海市第三届学生艺术节吉他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沈丹凤同学的征文获团中央嘉奖。
2001年,代表奉贤区参加上海市军训成果汇报展示获优秀奖(前三名),组织学生参加上海市国防知识征文竞赛,多名学生获市二、三等奖,学校获“上海市国防教育先进学校”光荣称号。
2001年,该校占地面积1967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3700平方米,运动场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8441平方米,拥有图书资料26000多册,办学设施齐全。辟有专用教室4间(物理、化学、生物、劳技等)、实验教室4间、多媒体1间,微机63台。是年设教学班18个,学生854人,教职工106人,专职教师76人,其中大学本科48人,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33人,初级职称26人。
1995年~2002年,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11篇,其中获一等奖4篇,二等奖2篇,优秀奖3篇;省市级期刊发表21篇,得奖5篇;区县专业期刊或论文集发表14篇,得奖8篇。
2002至2004年,高考录取率平均为82%。学校获得上海市金爱心集体提名奖,上海市中学生时政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田野》文学社被《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评为“全国九十九佳文学社刊(报)”被命名为区学生行为规范学校,上海市农口系统文明单位。教师撰写的许多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
2003年5月,学校与广西靖西二中扶贫结对互学。
2004年9月6日,奉城高中报创刊。
2004年12月,诸顽强调离学校,吴卫华任校长,后兼任党支部书记。
2006年7月,校党支部在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与奉城镇6个村结对互帮互学。高卫忠任校长,主持党支部工作。时有教学班25个,学生1107人,教职工120人。9月,为促进东西部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区政府决定拆迁奉城高级中学,学校借邻近肇文学校过渡办学,硬件设施得到很大改善。
2008年7月,现任校长高继华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2009年7月,杨旻任党支部书记。学校引进华东师范大学理解教育研究所熊川武教授的“理解教育”思想,被命名为华东师范大学理解教育研究所示范高中。全面实施“自然分材教学”和“创意德育”。确立“自律求真,活学创新”的现代办学理念,构建以“理解教育、自然分材、创意德育、多元发展”为特色的现代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模式,围绕“奉高求博”校训,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乐教、善教、严谨、笃学”的教风和“专心、善思、自动、互动”的学风。教学质量逐年攀升。
2009年12月,沈秋娣、黄海英老师赴海南省海口市上自然分材教学示范课。
2010年至2012年,高考录取率平均为92.9%。(2010年本科录取率为53.76%。2011年为73.08%。2012年为78.8%。)稳居区普通高中前列,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2010年5月,在深圳召开的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级研讨会暨理解教育与自然分材教学成果展示会上,高继华校长作的“实施理解教育,坚持教学改革”交流发言受到与会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外省市学校纷纷来校参观学习。与此同时,学校紧紧围绕创意德育,突出“见贤思齐”主题,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先后获得上海市“增爱杯”国庆知识公民意识征文优秀组织奖、上海市中等学校系统共青团工作优秀组织奖。
2011年7月,高继华主持党支部工作。同年8月,龚玉桂老师赴云南红河县一中支教,为期一年。
2012年3月,朱青任党支部书记。
2013年1月,学校迁至城大路口36号新校址。
以前:校训为“求实、自强、进取、创新”。校风为“思想诚实、工作踏实、学习扎实、身体结实”。教风为“严、实、新”。学风为“专心、善思、自立、互动”。
办学条件
教学建设
2001年8月,随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奉贤区教育局东西部办学设点布局规划,撤消初中部,改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并易名为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学校与区重点高中曙光中学同在奉城教育一线奋斗数载,在那段岁月中共谋发展、互相竞争,被誉为奉城镇教育体系中的一对双子星。
2006年秋,学校搬迁至奉城兰博大街规划区,占地110亩(约73333㎡),校舍是西班牙风格。学校将于2011年9月起全面实施改建工程。然后,2012年9月搬迁到新校区(原曙光中学校址),成为一所区寄宿制高中,所有学生全部住校。
奉城高中也是上海市高中课改研究基地学校、奉贤区学校管理等级达标唯一的B1级学校。在上海十一五规划期间,学校为创建与“1966”四级城镇体系相匹配的一流高级中学而努力数年。学校还参加了三星级示范校的评比活动,口碑甚好。2010,成为了上海市33所进入“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全国评选特色高中”申报学校之一。荣誉和教学是并进的,近年来学校高考上线率及本科录取率的质和量都逐年增加。2008年本科录取人数达122个,创历史新高。其中2010年,学校本科录取率达到53.76%,稳居区普通高中前列。至2011年,学校共有21个教学班,学生900多人。
奉贤人以言偃为楷模,形成了“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民风,奉贤二字即敬奉贤人之意。奉城高中的治校之本其实最终目的就是把每一位奉高人培养成社会上的贤人。
师资力量
师资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
学校老师
提高教育质量水平的关键措施。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为指导,立足学科发展定位,大力实施人才培养战略。贯彻学校人才培养方针,以总量适度,结构优化,严格管理,提升专业竞争力的原则;以岗位聘任为基础;以创新激励机制为手段,力争五年初步建立一支以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为核心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
我校120名教职工中,专任教师81人。专任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18人,中学一级教师39人,中高级教师比为67% 。市级、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6人。大致是:数学组的金春梅,英语组的朱菊妹、陈仲、卫杰,物理组的周华、张引国、崔松春,生化组的王惠英、瞿春红,政治组的徐玉莲,史地组的高继华、赵仲毅、孙志洪,体育组的孙国兴。高继华是区“优秀骨干校长”,孙国兴是区“名教师”,获区“优秀骨干教师”称号的是金春梅、瞿春红、陈仲,获区“优秀青年教师”是张华、杨军明、顾莲芳、王晓婴、施春红、张婷。
办学成果
所获荣誉
1999年,一群爱好文学的学生在学校和老师的支持下,成立了“田野”文学社,定期出版《田野》校园文学(至目前为止已出版了三期《田野》)。从此,“田野”成为奉城高级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块沃土。
几年来,同学们的努力犹如田野上顽强破土的幼苗,教师的辅导恰似春风化雨滋润着幼苗的蓬勃生长。在这块希望的田野上,鲜花开始绽放:先后有十多位同学在上海市中小学生读书活动指导委员会、区教育局团委、上海顺安旅行社等单位组织的读书征文活动中获奖。2000年“田野”文学社荣获奉贤优秀文学社团称号。
2003年,在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人民文学》杂志社和《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学九十九佳文学社刊(报)”评选中,“田野”文学社榜上有名;几十名会员在《当代学生》、《中学生报》、《奉贤报》等报刊上发表大量习作。
作协成员赠言
“田野”文学社现有会员四十余人,骨干会员十余人,现任社长朱叙涵。
文化传统
学校标示
校训:奉高,求博
办学理念:自律求真,活学求新
学校卫星图
学风:专心,善思,自主,互动
教风:乐教,善教,严谨,笃学
校风:思想诚实,工作踏实,学校扎实,生活朴实,身体结实
学校精神:纯朴真诚,乐学善教,谦和大气,博爱行善
社团文化
我校培育多元新型学生,使学生各方面都有所发展,每年有举办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因而奉高的校园生活
艺术节
最热闹的莫过于艺术节和运动会那段时间了。艺术节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营造和谐、文明、奋发向上的校园氛围,并积极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积奠校园文化底蕴,崇尚高雅文化艺术,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进程。而运动会则带动了整个学校和学生的活力。
学校管理
近几年来,学校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学校紧跟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结构工资制,配置教师专用电子备课室、空调,教室拥有多媒体技术装置等设备,改善了教师的办公条件。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聚精会神搞教学,专心致志抓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几年高考成绩居全区普通高中首位。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以下经验:
(一)组织管理方面:学校在校长负责制前提下,构建了一支积极进取结构合理的中层领导班子队伍,已初步形成了“分级管理、跨级监督、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积极构建民主化、人本化和制度化学校管理模式,规范管理行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二)课程建设方面:学校已经初步探索三类课程体系,根据学校的现状及学生爱好等方面特点,学校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了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三)课堂教学方面:广大教师对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基本接受,学校也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课堂教学管理逐步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德育工作方面: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为社会所认可并赞同。学生行为规范,自主意识有所提高;教师师德高尚,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立体德育教育模式。学生的学军、学农等社会实践活动已形成系列,并得到上级部门的赞同。
(五)师资队伍方面:学校已初步培养了一支敬业爱岗、团结合作、努力谋求自身发展和专业化成长的教师队伍,教师在区级以上各类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在区教学评比中,多人次获奖,有一位老师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一位被推荐为市名师培养高研班学习,六位老师被评为区优秀中青年教师,七位老师被评为镇优秀中青年教师,这些是学校今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参考资料
学校官网.奉城中学.2016-6-6
奉城高级中学发展简史.上海市奉城高级中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7 16:43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