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川
国家油料基地的重要产区
太平川经济开发区位于吉林省长岭县西北部松原市最西端。全区幅员400平方公里,城区面积20平方公里。辖5个社区委员会,26个居民委,10个村民委员会,常住人口5万人,农业人口15万人。
特色简介
太平川经济开发开放区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交通便利。平齐、通让铁路在区内交叉通过,建有二级车站一个,日通火车162列。长白公路纵贯全境,白城至四平的二级公路(齐双线)2004年全线贯通。
二是区位优势明显。地处两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四市(松原、白城、四平、哲盟)的边缘结合部,是以45公里为半径、方圆内为最大镇,其辐射作用与吸纳作用极强。
三是体制完备。92年以前为白城地区开发开放试验区;93年被松原市确定为经济技术开发开放区;96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综合体制改革“十强镇”;2002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太平川开发开放区实行全方位封闭式管理,2003年3月市委、市政府批准为副县级工业园区,2004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为太平川发展提供优惠政策,赋予相应权力。
四是工业基础较厚。太平川是长岭县老工业基地,全县70%的工业企业摆布在太平川。并纳入全省老工业基地改造行列。
五是人文环境优势。多年的开发开放炼就了一支能战斗、敢战斗的领导班子和过硬的干部队伍。党委曾多次被省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标兵单位”等。
太平川经济开发开放区的运作开发:
太平川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地域、交通、资源等优势,以综合改革为动力,坚持开放带动战略,切实加大了发展区位经济工作力度。
2006年,太平川经济开发区要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地域、交通、资源等优势,切实加大工作力度。
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在全社会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在群众中广泛形成了“我就是软环境”的共识。结合机构改革,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严肃处理破坏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行为,为投资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用优质、高效、诚信的服务,为客商创造周到、安全、舒心的人文环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充分利用上级给予的资金扶持,高标准建设镇东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完成规划设计要求的建设目标。此外,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和借鉴沿海地区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重用人才,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要坚定无中生有的理念和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千方百计地利用本地资源和优势,最大限度地在已确立的主导产业方面引进项目和企业。强化软、硬环境建设,为外商创造最优良的投资和服务环境。
机构设置
太平川经济开发开放区内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办公室、社会管理办公室和财政所。
(一)党政办公室
负责全面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及时掌握和反映各方面重要动态;负责党委、人大、政府日常工作的综合协调,对党委、政府工作部署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党建、统战、武装、共青团、妇联工作;负责干部人事、行政、信息、文秘、档案管理等工作。
(二)经济办公室
负责编制本乡(镇)产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相关问题,为企业提供服务;培育和健全市场体系,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负责统计等工作。
(三)社会管理办公室
负责民政、人口与计划生育、村镇建设、民族宗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科技、文化等工作;负责其他社会事务管理。
(四)财政所
负责本级预算的编制、预算收支业务核算、年终决算业务,编制财务报表;负责本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负责农民的粮食直接补贴及业务核算;负责乡(镇)财政专项资金和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业务核算及监督管理;兼管镇审计所的业务。
资源优势
太平川镇土地资源适合油料作物生长,是国家油料基地的重要产区,油料资源丰富。太平川镇境内地下矿藏资源较多,蕴藏着大量的硅砂、原煤、石油、天然气、伊利石等矿藏。特别是已探明原煤储量在5亿吨以上,具有广阔开采前景。太平川镇境内泡沼较多,芦苇及其它水产品丰富,具有规模开发与经营潜力。
种植结构
太平川镇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服务”,搞好“两项开发”,实现“两个突破”:“一个服务”就是围绕农民增收,在信息、资金和技术上搞好服务;搞好“两项开发”就是搞好井旁经济开发(风水的油葵)和畜禽养殖业开发。重点是鸡、鹅及特种经济动物;实现“两个突破”就是在棚菜的发展规模和产品规范上求突破,在扩大林果基地规模和果品质量上求突破。
在农村经济发展上,太平川镇抓住国家减免农业税,粮食直补等优惠政策出台和实施的有利时机,重新调整了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强化了涉农部门的服务意识,稳步推进了小康社会进程。
在具体工作中,全面实施“一白一绿”工程:
“一白”即在双丰、新民、铁东三村长白沿线地段开发建设六万平方米64栋棚菜生产新区。其中在双丰村计划用三年时间开发10万平方米、百栋棚菜生产新区。2004年为一期工程实施阶段,开发2万平方米的24栋温室大棚,同时建 看护房24间,打井12眼,架设电杆15根,线路1000延长米,总投资在15万元左右。此工程目前正在施工阶段,秋季即可投入生产。
另外,在新民村、铁东村各建 2万平方米各20栋温室大棚,现正在筹措阶段。
“一绿”即在三十九村开发建设20公顷,高标准、高起点、高品质的果园10个。
加快了七个小区建设步伐。
(1)棚膜小区:
目前,太平川镇有大棚共计1345栋(日光温室320栋),棚菜总面积403万平方米,年创产值840万元。
太平川镇在进一步扩大铁西村棚菜生产基地规模的基础上,又以铁东、双丰、新风和新民村为重点,开发建设棚菜新区,在资金和土地使用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2)林果小区
太平川镇现有果园170个,面积200公顷,果树12万株。今年太平川镇通过和太平川林场互换林地,在位于三十九村于家屯东侧新开发10个果园,面积20公顷。日前已经请白城林科院对该小区进行规划和设计,小区计划在秋季栽植从白城林科院引进适销对路的优质苗木。
(3)杂粮杂豆小区
太平川镇的蛤村、双丰等村多为沙壤土,对种植杂粮杂豆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2004年要继续增加其种植面积,其中绿豆面积要达到1000公顷,另外还要扩大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食用葵花600公顷,花生450公顷,芝麻400公顷,油葵500公顷。对蛤村的食用大葵花、双丰的绿豆要进行商标注册。
(4)牧业小区建设
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牧业富县”的总体工作思路,农业园区把发展牧业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目前,全园区共建牧业小区8个(三个养羊牧业小区、两个养鹅小区、一个养鸡小区、一个特种毛皮动物小区、一个奶牛养殖小区)。农业园区在牧业小区的规划建设上,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通过加快品种更新改良,强化卫生防疫等措施,预计到年末,羊可发展到3万只,牛可发展到5900头,猪存栏23万头,禽30万只(鸡13万只,鹅17万只),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已发展到100户,牧业总产值可达3800万元。
(5)草业开发主要大力抓好生态草建设,成立专门组织,加大现有生态草建设力度和围栏管护力度,确保生态草工程取得实效。同时加大退耕还草力度,减少土地“三化”程度,执行好退耕还草的政策法规,今年退耕还草30公顷。
(6)水资源开发
在风水村的500公顷水域内,大力开发水资源,加强水面管理,搞好堤坝建设,发民芦苇生产和钱蟹养殖。去年已撒鱼苗50万尾,今年要增撒30万尾。
(7)农业科技示范小区
太平川镇示范区主要包括位于新丰村、风水村的农作物新品种试种小区、铁西村棚菜生产示范小区、三十九村的林果示范小区和风水村的养殖示范小区。这四个科技示范小区的主要任务是引进新品种,开发新技术,向农民展示高新技术的先进性和高效性,从而促进先进的农业技术的推行和普及。预计到年末,农村经济总收入可达到617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可达到3001元。
太平川镇同时还抓好定单农业,给农民吃上定心丸,吸引龙头企业参与,形成产业链条,使之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今年定单面积达到2700公顷。
同时壮大了农村经济创新体系。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创立,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这些新型经济组织,太平川镇给予鼓励与扶持,充分发挥各种协会和经纪人的作用。今年重点要发展好五个协会一个中介组织,即:特种养殖协会,会员要发展到210户;蔬菜销售协会,会员发展到350户;羔羊育肥协会,会员发展到50户;养鹅销售协会,会员发展到700户;果品销售协会,会员发展到90户。建立劳务输出中介组织,今年计划输出劳务人员2100人。
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科技、教育、文教卫生工作不断发展,投资75万元重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使全镇八所中小学校舍全部达到砖瓦化,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卫生状况不断好转,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已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医疗条件进一步完善,CT扫描等先进技术已应用到临床实践;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有线电视可转播43套电视节目,入户3500户。全镇建有综合性批发市场4个,专业市场2个,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300元,人民生活水平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正向城市化标准提高,居住条件明显改善,90%的家庭达到了砖木结构住房,有一部分居民住进了楼房,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电话进入大部分家庭、全镇程控电话10000部,电视拥有率100%,群众的健康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效果良好。太平川镇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活动,不但提高了政府及职能部门依法行政水平,也提高了居民的法制观念,与此同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综治办、派出所为主力军,以各单位和街道治保人员为辅,形成了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治安防范网络。镇里连续多年被省、市、县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标兵单位”。
小城镇建设突飞猛进。太平川镇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切实加强了交通通讯、给排水、房地产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1998年以来,太平川镇全面加快了道路、广场硬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三年来累计硬化街路6条,7100延长米,建设广场2个,镇标一座,铺设排水管道3240延长米。2000年以来,太平川镇将工作重点转到旧城区改造工作上来,两年来,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000多万元,全面实施了旧城区改造工程。共拆除房屋950间,面积2.5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商居合一的楼房,现已有70栋竣工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10.1万平方米,其中引资4000万元。2001年度投入建设资金410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2002年投资250万元全面改造1.3公里岭川路(路面硬化、亮化、绿化、洁化);投资40万元新打一眼自来水井,改善居民生活饮水条件。2004年太平川镇投资400万元改建了火车站。全镇已基本实现了排水管道化、供水自动化、城区规范化、环境卫生化、生活城市化的目标。太平川的历史文化溯源
历史文化
长岭县西北的太平川镇,不仅是长岭的吞吐门户,而且是平齐铁路的重要站点。特别是从通(通辽)让(让胡路)铁路和长(长春)白(白城)公路建成通车后,这里便成了交通枢纽。太平川的名字是怎样来的呢?据说很久以前,因为这里四周沙丘环绕,中间地势低洼,下雨满街流水,晴天气候干燥,所以取名叫大干州。当地还流传一首民谣:提起大干州,十年九不收。缺吃又少穿。家家犯忧愁。白天土匪抢,夜晚贼盗偷。祸乱无人问,苦难可时休
后来有个风水先生说:“这里的天灾人祸,是因大干州名字不好!”一些群众被他迷感,请他给改个名字。他想了半天说:“还是这三个字,只是把“州”字的三点,挪给“大”字一点,变成太,挪给“干”字两点变成平,“州”字去了三点,就剩下川字了。就叫太平川吧!”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08 16:28
目录
概述
特色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