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又称“
太一”、“太乙数”或“
太乙神数”,“其传尚古(《四库全书·太乙金镜式经·提要》”)。太乙为“三式(太乙、
奇门、
六壬)”之首,多见于历代史记文献,如《二十五史》及明《永乐大典》、清《四库全书》等。
太一,纬书也,盖仿易历而作。其一为太极,因之生二目,二目生四辅,犹易之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也。又有计神与太乙合之为八将,犹易之为八卦也。其以岁月日时为纲,而以八将为纬,三基五福十精之类为经,亦犹之乎历也。法以八将推其掩迫囚击关格之类,占内外灾福;又推四神所临分野,占水旱兵丧,饥馑疾疫;又推三基五福,大小游二限,易真卦大运,占古今治乱,天下离合…故占家以为圣书私相传习。
太乙“其传尚古”(《四库全书·太乙金镜式经·提要》),汉代已有成书(《
汉书·艺文志》有《泰壹阴阳》二十三卷,已佚)。1977年考古发掘中,安徽阜阳在西汉早期的汝阴侯古墓中发现了一件太乙栻盘,由此也进一步证实了太乙“其传尚古”的观点。 在二十五史中,记载太乙例案独多(太乙例案三十多则,六壬例案六则,没有奇门例案),可见古人重视太乙,尤其上层社会,更加注重太乙。这大概是由于将太乙运用于军事和国家灾福方面的缘故。近代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周易及其术数预测在内的中国古代文化受到空前的冲击,受人们视之为迷信,几乎被抛弃掉了。近几年来,人们经过反思,又在呼唤国学回归,周易及其术数学说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据考,古代官方如元朝“司天监”、明朝的“太史局”、清朝的“钦天监”等,有专职的官员负责太乙数的研究及推演活动,并以此作为社会自然灾害的预报为朝廷乃至君主提供重要的施政参考和依据。
《景佑太乙福应经》、《太乙秘书》及“太祖洪武二十二年,河南开封府封邱县民刘安寿进禁书,其目曰:《五符太乙书》一十种,《景祐太乙书》一十卷,附《淘金歌》、《太乙新历十品》各二卷,《九宫大乙太乙》、《八运太乙》、《草算太乙》、《祭法太乙》、《神算五福十神太乙》各一卷,《太乙局成书》二卷。”此成书年份、作者多不能详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