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宗皇太极于1627年在满洲继承太祖努尔哈赤之位,改元天聪,并铸老满文天聪当十钱。面文按左上下右顺序读,直译为“天聪汗之钱”,俗称“天聪汗钱”。背面铸老满文穿左为“十”,穿右“一两”,是仿明天启之记值记重制。直径4.4cm,重约22g左右。制作精美,边廓坚挺,品相优美,存世量极少。
特征
天聪汗钱作为
女真族的早期钱币之一,从文字到形制均有自己的特色。首先,该钱所用文字系努尔哈赤所创立的老满文。由于老满文是借用蒙文的单节拼凑而成的,它的文字结构及语法还不完善,所以造成了读法及字义上的歧义,因此天聪汗钱又被释为聪汗之钱、
天聪通宝等。从文字排列顺序上看,也比较奇特,读法既不是直读、顺读,也不是旋读、环读,而是以左、上、下、右次序排列。其次,从形制上看,天聪汗钱完全仿明天启钱制,边廓较宽,有雄伟之气,且记值记重。该钱的背文,穿孔左方为“十”,穿孔右方为“一两”,与明天启大钱如出一辙。此外,从铸造方法上看,由于天聪汗钱并非采用统一的母钱翻铸,因此不但文字大同小异,而且想找到两枚面目完全相同的也非易事。同时,铸工也不尽精美,从内外廓看有不太规则之感。
发展历史
皇太极是后金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的第二天,被推举为后金大汗,第二年改年号为天聪。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年号崇德。皇太极在位18年,一生勤于政事,勇于战阵,且极富开拓精神,积极吸收汉族文化,兴利除弊,仿照明朝官制确立了封建农奴制,使满族进入封建社会。 并铸者满文天:聪当十大钱。面文按左上下右序读,直译为“天聪汗之钱”。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而成的国家,在历史上有过不少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并铸行过钱币。辽沈地区是后金的发祥地,公元1627年(明天启七年),继承后金汗位的皇太极改元“天聪”,仿效明“
天启通宝”当十大钱形制铸造了老满文“天聪大钱”。其钱文排列顺序为左、上、下、右,按满语读作“苏勒、哈恩(汗)、尼、几哈”,旧汉文译为“聪汗之钱”,现通译为“天聪汗钱”或“
天聪通宝”。其钱背排列顺序自左而右上、下,满语读作“诸瓦恩(专)、额木、雅恩(烟)”,汉文译为“十”纪值,“一两”纪重。
鉴别
由于天聪汗钱的版别较多,地域性特征明显,历来收藏和研究者众多。但对其版别名称却没有共识,所见谱录也是命名分类不清,难以对照。
首先应该从钱文书体的大小粗细、书写特征上进行区别,然后是钱文所处位置的左右高低、进退俯仰情况,其次才是形制轮廓、轻重厚薄等。在微小差别上则不必区分过细。对其级别的评定,则按所见实物及存世量之多寡,分为珍、罕、稀、少、多五等。
分类
1、正样版(图1)直径43.8毫米,厚2.9毫米,重29克。特点是钱文“聪”“钱”二字上下均过穿口。字体介于大、小字版别之间,亦有人称之为“中字”。因其多见且较规范,故以此为基准定名为“正样”较确切。多见。
2、阔缘版(图2):直径45毫米,厚3.6毫米,重36.8克。此版俗称“闭口十”版。其钱体厚重,铜质精良,字口清晰。“钱”字较肥,面背皆广郭。特点是轮廓宽阔,故定名为“阔缘”。背文中“十”的两个小三角口闭合,此现象绝非流通磨损所致,加之有同版存在,应为固定版别无疑。稀见。
3、阔缘背细郭版(图3):直径45.5毫米,厚3.8毫米,重37.8克。此版钱文特征与阔缘版差异不大,钱背“十”的写法完全一致。其主要区别在于背郭较细,钱体亦厚重,钱径稍大于阔缘版,故名之。稀见。
4、中缘广郭版(图4):直径44毫米,厚3.8毫米,重36.8克。此版钱文近于阔缘类,轮廓的宽度介于正样与阔缘版之间,特点是面郭稍阔,故定名为“中缘广郭”。其“钱”字较肥;背“十”的写法稍倾斜,第一笔画出头,上三角口不闭合。少见。
5、大字阔“十”版(图5):直径42毫米,厚3.1毫米,重27克。此版为标准大字类,特点是“聪”“钱”二字较长而大,尤以“钱”字最为明显;穿口上“汗”字尾部末笔向右上挑起,俗称“虎尾”。其钱文粗犷大气,背“十”阔而肥壮,故名。稀见。
6、大字平头“汗”版(图6):直径43.7毫米,厚2.9毫米,重27.8克。此版归于大字类,钱文中“聪”“钱”二字瘦长,尤其是“钱”字,起笔处几近接连内郭。穿口上“汗”字稍俯,第一笔画平直,故按最为明显特征定名。稀见。
7、狭穿缩字版(图7):直径46毫米,厚4毫米,重41.9克。此版俗称“小字”,形制上厚重大样,穿口狭小,轮廓较阔。其钱文较细,字体收缩,故以此定名。其“聪”“汗”“钱”三字稍过穿;背文中“十”和“两”字尾部上翘。罕见。
8、细字容弱版(图8):直径41毫米,厚3.3毫米,重28.4克。此版狭穿小样,归于小字类。钱文中“聪”“钱”二字略大干缩字版,特点是“汗”字右退,起笔短粗,“之”字左进,字小点远。从整体上看其钱文细小瘦弱,故名之。罕见。
9、背上“十”版(图9):直径40.7毫米,厚2.1毫米,重22.1克。此版钱文纤细,书写随意,字体大小介于中字与小字之间,特点是穿口上“汗”字离郭。其钱径小,重量轻,穿郭与轮廓较细。背文中“十”字在穿口上,穿右“一”“两”字迹漫漶,故以此定名。其为天聪钱中的名誉珍品,极罕见。
价值
天聪汗钱由于存世量较少,泉界的认知度还没有达到普及,其市场价格因地域条件所限相差较大。在东北地区钱币市场上一枚中等品相的“正样”中字类天聪钱价格可达1万元以上,少见版别且品相好的价格甚至可以翻几倍,而在南方钱币市场上的成交价不过8000元左右。2006年秋季北京报国寺钱币交易会上,曾有一枚天聪钱卖出价1万余元,因其版别少见,东北的几位泉友闻知后,用高出一倍的价格去追寻未果,可见天聪钱的收藏升值空间仍旧很大,这主要取决于对其版别的辨识。
旧谱还载有天聪汗钱小样当十钱以及汉文“天聪通宝”平钱各一品,更为珍稀。但由于未见实物,故轻易不敢断言其真伪。
在孙仲汇、胡薇所著的《古钱图解》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
历代古钱图说》 收录一枚异版聪汗之钱,背满文十字在穿上,据目击此钱者讲也属伪品……”,足见天聪汗钱伪品之害早已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