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子
南天竹属植物
别 名
红杷子(王玷桂《不药良方》)、天烛子(《三奇方》)、红枸子(《现代实用中药》)、南竹子(《广西中药志》)、钻石黄(《上海常用中草药》)。
植株特征
常绿小灌木。茎常丛生而少分枝,高1-3米,光滑无毛,幼枝常为红色,老后呈灰色。叶互生,集生于茎的上部,三回羽状复叶,长30-50厘米;二至三回羽片对生;小叶薄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10厘米,宽0.5-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冬季变红色,背面叶脉隆起,两面无毛;近无柄。圆锥花序直立,长20-35厘米;花小,白色,具芳香,直径6-7毫米;萼片多轮,外轮萼片卵状三角形,长1-2毫米,向内各轮渐大,最内轮萼片卵状长圆形,长2-4毫米;花瓣长圆形,长约4.2毫米,宽约2.5毫米,先端圆钝;雄蕊6,长约3.5毫米,花丝短,花药纵裂,药隔延伸;子房1室,具1-3枚胚珠。果柄长4-8毫米;浆果球形,直径5-8毫米,熟时鲜红色,稀橙红色。种子扁圆形。花期3-6月,果期5-11月。
生药材鉴定
乾燥果实,近球形,直径6~9毫米,外表棕红色或暗红色,光滑,微具光泽,顶端宿存微突出的柱基,基部留有果柄或其残痕。果皮质脆易碎。种子扁圆形,中央略凹。味酸涩。以干燥、色红、完整者佳。显微鉴定:果皮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表皮细胞,稍切向延长;外被角质野。中果皮较厚,石细胞排列成环带;其外侧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较多,内侧的细胞多皱缩;维管束稍偏内方。粉末:红棕色。①果皮石细胞类多角形、类圆形、类长方形,边缘多凹凸,有的分枝,直径38~69μm,长约至109μm,壁厚3~17μm,层纹细密,纹孔及孔沟明显。②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壁薄;断面观细胞排列整齐,处被较厚角质层。③草酸钙方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类方形、长方形或呈柱状,直径约至13μm。④种皮表皮细胞断面观类长方形,壁增厚,内壁较厚;表面观长多角形或多角形,直径50~81μm,有的胞腔内含黄棕色物。 ⑤胚乳细胞类多角形,壁厚,胞腔内含糊粉粒。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林下沟旁、路边或灌丛中。海拔1200米以下。
分布范围
产于福建、浙江、山东、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贵州、陕西、河南。日本也有分布。北美东南部有栽培。
化学成分
生物碱:含异可利定碱(isocorydine)、原阿片碱(puotopine) 及O-甲基南天竹碱(O-methyldomesticine,nanaenine)。
酚酸类化合物:丁香酸没食子酸乙酯,鞣花酸,咖啡酸对羟基苯甲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岩白菜素。
药用价值
南天竹果实为常用中药材。
参考资料
南天竹 Nandina domestica Thunb..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9 21:09
目录
概述
别 名
植株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