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分类
法界含义概述
法泛指宇宙万有一切事物,包括世出世间法,通常释为“轨持”,即一切不同的万事万物都能保持各自的特性,互不相紊,并按自身的轨则,能让人们理解是什么事物。界,含有种族、分齐的意思,即分门别类的不同事物各守其不同的界限。
法界一词,在佛学中,一般指意识所缘的境,即
十八界中之
法界。
内涵
天法界,佛教六凡法界之一,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生于天界,受静妙之乐之境界也。
诸天分类
诸天分类
诸天仅指三界二十八天,惟世界无量数,诸天亦无量数,故曰无量诸天,《华严经》曰:‘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亿阎浮提,乃至百亿色究竟天。’
欲界六层天
四天王天、忉利天,此二天属地居天;
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此四层天属空居天。
色界天十八层天,无色界四层天。
.
欲界天六层如下:
四王天:位于须弥山腰四面。山东面有黄金埵,有持国天王宫殿;山南面有琉璃埵,有增长天王宫殿;山西面有白银埵,有广目天王宫殿;山北面有水晶埵,有多闻天王宫殿;此四天王统领八部鬼神,护持世间。
忉利天:位于须弥山顶。
夜摩天:位于空居天之初层,距阎浮提十六万由旬,距忉利天八万由旬之上层虚空中。此天界光明赫奕,无昼夜之分,居于其中,时时刻刻受不思议之欢乐,此天寿量二千岁,其一昼夜相当于人间二百年。三十三天常与阿修罗诤斗,夜摩天却远离诤斗,故称离诤天。此天众生乃于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乐修多作,又自能持戒,教他持戒,亦有男娶女嫁婚姻之事。
兜率天:意为知足,内院菩萨居,三灾不到,外院天人居,有三灾。
化乐天:变化五欲而娱乐等,乐修多作。
他化自在天:夺他五欲而娱乐。
以上为欲界六天,以五欲为界故。
以上六天,福报虽大,仍与我人同具饮食、男女、睡眠诸欲,故统称为欲界天。
色界十八天
色界:十八梵天。梵者净也,此十八天中,以色蕴为界,无五欲,以禅定为乐,故又名四禅天。
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梵是清净离欲义,离欲则心生喜乐,故名离生喜乐地。
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此三天无寻无伺,入定发光,故名定生喜乐地。
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此三天身心最净,但乐无喜,故名离喜妙乐地。
四禅九天:其中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此三天为凡夫所居;无想天,此天为外道所居;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此五天为三果所居,又名五不还天。此九天离乐舍念,故名舍念清净地。
以上色界十八天,远离俗欲,具妙色身,故统名为色界天。
无色界四空天
无色界天 : 即四空天,此四天无色蕴,但有受想行识四蕴,故曰无色界。
此四天为: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
非想非非想处天。以上四天色身已无,但具心识,故统名为无色界天。
诸天特征概要
天有多义,或名昼,以昼长故;或名无愁恼,以常乐故;或名灯明,以无黑闇故。天人平常没有忧虑,没有烦恼,只有在临终前七天,五衰相现,苦恼才出现。天人是化生,不是胎生,所以没有隔阴之迷,六神通之中,除漏尽通外,其他五通具足。天人都有光明,身上也放光明,宫殿也放光明,所以天上是一片光明之相,没有黑暗。
欲界天特性:
一、有三欲:饮食、睡眠、情爱,故名欲界。
二、由修习上品十善,升四王天、忉利天。
三、若修十善,坐未到定,乃生上四层空居天(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自在天),由禅定力,故不依地;无定力者,不得空居。
四、四王、忉利有忿怒相,以上皆善相。
五、欲界六天皆有男女之别。
六、有王臣之别。
色界天特性:
一、有妙色身,故名色界。
二、初禅天有王臣之异,二禅以上无王臣,因为二禅以上无言语法,故不立王。
三、初禅、二禅、三禅皆依云住,到四禅才真正空居,云气亦无。无色界的特色:无身形器界,唯有四蕴心心所法而已。
六欲天特征疏解
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三界中,欲界包含有六种天,谓之六欲天。此即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及他化自在天。
此六天之共同特质是仍有欲乐。其中,四王天、忉利天据须弥山而住,称地居天,其余诸天则住于虚空密云之上,称空居天。兹略述如次︰
(1)四王天(Catur-maha^ra^jika-deva^h!)︰又作
四大王天、四天王天,指住于须弥山腰的持国天(东)、增长天(南)、广目天(西)、多闻天(北)等四天王及其所率领的天众。又,持双、持轴等七金山亦有四天王之天众居住,故欲界天之中,此天最广。其所居之处离大海四万由旬,距山顶的忉利天亦四万由旬。此天之寿量,以人间五十年为一昼夜,定寿五百。其身长四分之一俱卢舍,衣长一由旬。行欲之相,以形交成淫,与人间无异,然无人间诸不净。
【四天王】
(天名)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为护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处之最初也。称为四天王天,东持国天,南增长天,西广目天,北多闻天。长阿含经曰:‘东方天王,名多罗吒,领干闼婆及毗舍阇神将,护弗婆提人。南方天王名毗琉璃,领鸠槃荼及薜荔神,护阎浮提人。西方天王名毗畱博叉,领一切诸龙及富单那,护瞿耶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领夜叉罗刹将,护郁单越人。’婆沙论谓四天王身长一拘卢舍四分之一。止持会集音义四王天曰:‘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他善根增长,故居须弥山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谓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故居须弥山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谓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须弥山水晶埵。’
【四天王】
在欲界护持佛法的四位天王。指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又称四大天王、护世四天王、护世天。为六欲天之‘四大王众天’之天主。居须弥山腰四方。率部属守护佛土、护持佛法。《四天王经》载,四天王皆从属于帝释天,每月之六斋日检视人之善恶行业,并劝勉守戒行善。密教之
现图曼荼罗,将此四天王列于胎藏界之外金刚部院。此四天王一般多作忿怒相,身着甲胄防护,手执剑、鉾等武器,脚踏邪鬼,采武神造形。以四天王为本尊之息灾法门,即所谓四天王法。
今依我国汉地佛教及藏传佛教所传,表列四天王之身色、持物如下︰
..................汉地寺院之塑像.................西藏密教之造形
尊....名........身色......持 物...................身色......持 物
持国天........白色.......琵琶...................白色......琵琶
增长天........青色.......宝剑...................青色......刀剑
广目天........赤色.......手缠绕一龙........赤色.......左手执蛇右手持佛塔
多闻天........绿色.......右手持伞............黄色.......左手执食蛇鼠
多闻天......................左手持银鼠......................右手持幢幡 │
(1)持国天王(梵Dhr!tara^s!t!ra,巴Dhatarat!t!ha,藏Yul-h!khor-bsrun!)︰住贤上城,率领乾闼婆、富单那二部鬼众守护东洲兼及余洲。
(2)增长天王(梵Viru^d!haka,巴Viru^l!ha ,藏H!phags-skyes-po)︰住善见城,率领鸠盘荼、薛荔多二部鬼众守护南洲兼及余洲。
(3)广目天王(梵Viru^pa^ks!a,巴Viru^pakkha,藏Mig mi-bzan%)︰住周罗善见城,统率龙、毗舍阇二部鬼众守护西洲兼及余洲。
(4)多闻天王(梵Vais/ravan!a,巴Vessavan%a,藏Rnam-thos-kyi bu)︰又作毗沙门天王,有可畏、天敬、众归三城,率夜叉、罗刹二部鬼众守护北洲兼及余洲。
四天王及其天众之寿量皆为五百岁,且其一昼夜即相当人间五十年。其身量为半由旬,天衣长一由旬,宽半由旬,重半两。天人一出生即形相圆满有如人间五岁孩童。
[参考资料] 《长阿含经》卷十二、卷十九;《阿育王经》卷六;《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六;《大楼炭经》卷三;《起世经》卷六;《
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二;《西藏密教研究》(日本种智院大学密教学会编)。
(2)忉利天(Trayastrim!s/at-deva)︰‘忉利’为梵语Trayastrim%s/at的音译,意谓‘三十三’。梵语dev a即天。故又译‘三十三天’。指住在须弥山顶上的三十三天。帝释天止住于中央(善见城),其四方各有八天(八城),合计三十三天。山顶四隅各有一峰,高五百由旬,由金刚手药叉于中守护诸天。帝释天所居住的善见城,城外四面有四苑,乃诸天众游戏之处。此天离大海八万由旬,与上方之夜摩天亦相距八万由旬。其寿量,以人间百年为一昼夜,定寿千岁。身长四分之二俱卢舍,衣长二由旬。行欲之相,亦以形交成淫(或说以风为欲),与人无异,然无诸不净。
(3)夜摩天(Suyama^-deva)︰又译善时天或时分天。此天依空而住,常受快乐。此天离大海十六万由旬,距上方之兜率天亦十六万由旬。其寿量,以人间二百年为一昼夜,定寿二千岁。身长四分之三俱卢舍,衣长四由旬。行欲之相,以相抱成淫。
(4)兜率天(Tus!ita-deva)︰又译知足天。此天依空而住,于五欲境知止足。《弥勒上生经》说此天宫有牢度跋提大神,于发誓为弥勒菩萨造善法堂时,额上出五百亿宝珠,此摩尼光回旋于空中,形成四十九重微妙宝宫。此天离大海三十二万由旬,距上方之化乐天亦三十二万由旬。其寿量,以人间四百年为一昼夜,定寿四千岁。身长一俱卢舍,衣长八由旬。行欲之相,由执手成淫。
(5)化乐天(Nirma^n!arati-deva)︰此天依空而住,常自化五尘之欲而娱乐,故称化乐天。此天离大海六十四万由旬,距上方之他化自在天亦六十四万由旬。其寿量,以人间八百年为一昼夜,定寿八千岁。身长一又四分之一俱卢舍,衣长十六由旬。行欲之相,唯男女相向而笑。
(6)他化自在天(Paranirmitavas/avatin-deva)︰即魔王天,依空而居,常假他所化之欲境而自在受乐,故称他化自在天。此天离大海一百二十八万由旬。其寿量,以人间一千六百年为一昼夜,定寿一万六千岁。身长一又四分之二俱卢舍,衣长三十二由旬。行欲之相,为男女相视成淫。
关于此六天之生因,诸经论之说不尽相同,然不外受持戒行与修世间禅定。如《正法念处经》卷二十二说以十戒中的口四、身三等七种戒为生因。《天台四教仪》卷上说修上品十善可生地居二天,而空居四天则修上品十善,兼修未到定才能生彼处。
此外,有关六欲天之间的来去,《俱舍论》卷十一颂云(大正29·60c)︰‘离通力依他,下无升见上。’如三十三天由自通力,能从本处升夜摩天,或依他(由上天众接往)而升夜摩天,其余诸天升上亦尔。
[参考资料] 《长阿含经》卷二十;《大毗婆沙论》卷七十;《顺正理论》卷三十一;《显宗论》卷十六;《大智度论》卷九、卷三十四、卷九十六;《首楞严经》卷九;《瑜伽论》卷四;《佛地经论》卷五;《法苑珠林》卷二。
【忉利天】
梵名Tra^yastrim!s/a ,巴利名Ta^vatim!sa 。音译多罗夜登陵舍、怛唎耶怛唎奢。又作三十三天。于佛教之宇宙观中,此天位于欲界六天之第二天,系帝释天所居之天界,位于须弥山顶;山顶四方各八天城,加上中央帝释天所止住之善见城(喜见城),共有三十三处,故称三十三天。
据正法念处经卷二十五载此三十三天为:住善法堂天、住峰天、住山顶天、善见城天、钵私地天、住俱吒天、杂殿天、住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树园天、险岸天、住杂险岸天、住摩尼藏天、旋行地天、金殿天、鬘影处天、住柔软地天、杂庄严天、如意地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月行天、阎摩娑罗天、速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住轮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焰轮天、清净天等。
此天之有情身长一由旬,衣重六铢,寿一千岁(以世间百年为一日一夜),食净抟食,有男娶女嫁之事,乃藉身身相近而以气成就阴阳,初生时,如人类六岁模样,色圆满,自有衣服。又此天具足种种妙宝,有殊胜之楼阁、台观、园林、浴池、阶道等,详载于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据俱舍论卷十一载,此天位于须弥山顶,四角各有一峰,高五百由旬,有药叉神名金刚手者,止住其中守护诸天。此外,尚记述此天境界之庄严情形,然与阿含经所述略异。
忉利天为帝释之住处,此信仰自古即盛行于印度。传说佛陀之母摩耶夫人命终后生于此天,佛陀曾上升忉利为母说法三个月。
【忉利天】
(界名)Tr&amacron;yastr&mdotabv;śa,作怛唎耶怛唎奢天,多罗夜登陵舍天。译言三十三天。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在须弥山之顶,阎浮提之上,八万由旬之处。此天之有情身长一由旬,衣重六铢、寿一千岁(以世间百年为一日一夜),城廓八万由旬,名喜见城,帝释居之。巅之四方有峰,各广五百由旬。每峰有八天。善法堂天,山峰天,山顶天,喜见城天,钵私他天,俱吒天,杂殿天,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天,离险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施行天,金殿天,鬘形天,柔软天,杂庄严天,如意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日行天,阎摩那娑罗天,连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曼陀罗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焰轮光天,清净天,是为三十三天。玄应音义二曰:‘忉利,此应讹也。正言多罗夜登陵舍天,此译云三十三天。’慧苑音义上曰:‘忉利,讹言。正云怛利耶怛利奢,言怛利耶者此云三也。怛利舍者十三也,谓须弥山顶四方各有八天城,当中有一天城,帝释所居。总数有三十三处,故从处立名也。’法华经劝发品曰:‘若但书写,是人命终,当生忉利天上。’
【忉利天(梵Tra^yastrim!s/a,巴Ta^vatim!sa,藏Sum-cu-rtsa-gsum-pa)】
音译多罗夜登陵舍,意译‘三十三天’。‘忉利’是梵名的略称。此天为欲界六天中的第二天。在须弥山顶。帝释天止住于中央的大城,四方各有八城由其眷属天众居住,合计共有三十三天。此即其名称的由来。
此天距须弥山半腹的四天王住处第四层有四万由旬。距大海有八万由旬。四面亦各为八万由旬。四隅各有一峰,其高五百由旬,由号称金刚手的药叉神居住,以守护诸天。中央的大城名为善见(喜见)。周围一万由旬,高一由旬半(一说四百由旬)。其地平坦,乃真金所成。且以杂宝严饰,触地柔软如兜罗绵。城中有殊胜宫殿,周围千由旬,以种种妙宝庄严。城外四面有众军、粗恶、杂林、喜林四苑。距四苑二十由旬有四妙地,是诸天众游戏处。城外东北有圆生树、枝条傍布,高广都是百由旬。开花时妙香四溢,顺风可达百由旬,逆风可达五十由旬,是天众受欲乐处。城外西南角有善法堂,当半月三斋日,三十三天众集会于此评论如法、不如法之事。城侧有伊罗钵那大龙王宫殿。
此天之有情寿量达千岁。其一昼夜相当人间百年。行淫欲时虽交行如人间,唯泄完风气后热恼便除。身量一由旬,天衣长二由旬宽一由旬。初生时如同人间六岁儿。色身圆满,自有衣服。相传佛母摩耶夫人命终后生于此天,佛曾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三个月。
[参考资料] 《正法念处经》卷二十五~卷三十五;《俱舍论》卷十一;《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卷三〈游行经〉;《中阿含》卷一〈昼度树经〉、卷五十五〈持斋经〉;《大楼炭经》卷四;《法苑珠林》〈诸天部 ;《经律异相》〈天部〉;《法界安立图》卷中之上;定方晟《インド宇宙志》。
【夜摩天】
夜摩,梵名Ya^ma ,巴利名同。意译为善时分、善时、善分、妙善、妙时分、妙唱、唱乐等。欲界六天之第三天。又作夜磨天、焰摩天、炎摩天、苏夜摩天(梵Suya^ma ,巴同)、须夜摩天、须炎天、离诤天。据正法念处经卷三十六、立世阿毗昙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五、慧苑音义卷上等所载,此天界光明赫奕,无昼夜之分,居于其中,时时刻刻受不可思议之欢乐。另据彰所知论卷上载,三十三天常与阿修罗诤斗,夜摩天却远离诤斗,故称离诤天。得生此天之众生,乃于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乐修多作,又自能持戒,教他持戒,修持自他利益者。
夜摩天位于空居天之最初层,即距阎浮提十六万由旬,距忉利天八万由旬之上层虚空中;纵广八万由旬,范围包括势力地、上行地、林光明地、乘处地、游行地等三十二地。夜摩天王,称为牟修楼陀,身量五由旬,宫殿设于势力地。又有高达一万由旬之清净山、无垢山、大清净山、内像山等四大山及其他诸山,以诸多天花庄严,并有种种河池,百千园林周匝围绕:其殊胜妙乐,远非忉利天所能及。此天寿量为二千岁,其一昼夜相当人间二百年。亦有男娶女嫁婚姻之事,以互相亲近,或相抱,即成阴阳和合;儿女随念之起而由膝上化生,初生即如阎浮提三、四岁之孩童。
夜摩天王之信仰,始于吠陀时代以降,此天界因系充满欢乐之光明世界,夙为印度民族所憧憬,亦为亡者所欲往生之处。其后夜摩天王逐渐演变为人死后之审判官,而成为鬼趣、地狱之主,即所谓之阎魔王,并相信其天界在天空之上层。然该信仰被引入佛教之后,乃置其位于六欲天之第三天。
【夜摩天(梵Ya^ma、Suya^ma,巴Ya^ma、Suya^ma,藏H!t hab-bral)】
六欲天之一。音译又作焰摩、炎摩、苏夜摩、须焰摩、须炎摩、须焰、须炎,或作炎、焰、盐、艳、艳;意译为善时分、善时、善分、时分、妙善、唱乐,或称为离诤天。据《立世阿毗昙论》卷六及《慧苑音义》卷上所述,此天界光明赫奕,无昼夜之别。居于其中之天人分分度时受不可思议之欢乐。
此天是空居天之一,距阎浮提十六万由旬,距忉利天八万由旬;纵广有八万由旬。又据《正法念处经》卷三十六所述,此天住于虚空,如虚空中所有云聚,为风所持。有‘势力地’、‘林光明地’等三十二地。此三十二地,高五千由旬。其天王名曰牟修楼陀,身量五由旬。又此天界有高一万由旬的四大山及种种异山,亦有无数天华以为庄严,有种种河池,百千园林周匝围绕。河池有胜妙莲华,园林有天女喜笑歌舞,成就其他无量功德。天众受种种快乐,其胜妙非忉利天所能及。寿二千岁,其一昼夜相当于人间二百岁。身长二由旬,衣长四由旬,广二由旬,重三铢。有婚姻之事,男娶女嫁,男女相近或才相抱,即形成性行为。儿从男女膝上化生。其初生者如阎浮提三、四岁之童(一说七岁),生已身形速成满,常食净抟食。
[参考资料] 《长阿含经》卷十八、卷二十、卷二十一;《正法念处经》卷三十七~卷六十三;旧译《华严经》卷十;《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四、卷一三六;《三法度论》卷下;《杂阿毗昙心论》卷二;《大智度论》卷九、卷五十四;《立世阿毗昙论》卷七;《瑜伽师地论》卷四、卷五;《俱舍论》卷十一;《顺正理论》卷三十一。
【化乐天】
梵名Nirma^n!arati -deva ,音译作尼摩罗天、维那罗泥天。又作化自在天、化自乐天、不憍乐天、乐无慢天、无贡高天、乐变化天。乃欲界六天中之第五天,其上为他化自在天,下为兜率天。此天之人,自化五尘而自娱乐,故称化自乐。以人间八百岁为一日夜,寿长八千岁,身长八由旬,身具常光,男女互相熟视或相向而笑即成交媾,其子自男女膝上化生,甫生即大如人间十二岁之孩童。与夜摩天、兜率天、他化自在天等,俱以长寿、端正、多乐三事胜阎浮提。[长阿含经卷二十、起世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九、俱舍论卷十一]
【化乐天】
(界名)Nirmanarataya,六欲天之第五。在兜率天之上,他化自在天之下。以人间八百岁为一日一夜。身长八由旬,身有常光。相向而笑,即成交媾。儿自男女膝上化生。其初生者,如人间十二岁之童。梵名尼摩罗,须涅蜜陀。智度论九曰:‘化自乐天。’仁王经上曰:‘化乐天。’俱舍论十一曰:‘乐变化天。’智度论九曰:‘化自乐者,自化五尘而自娱乐故,言化自乐。’仁王经上曰:‘若菩萨住十亿佛国中,作化乐天王修千亿法门。’
【化乐天(梵Nirma^n!arati,巴Nimma^na-ratI^,藏H!phruldgah!)】
六欲天之一。位在他化自在天之下,兜率天之上。又称化自乐天、不憍乐天、无高贡天、乐变化天。生于此天者,自化五尘之欲为妙乐之境而自乐,故称化乐。《俱舍论》卷十一(大正29·60b)︰‘有诸有情乐受自化诸妙欲境,彼于自化妙欲境中自在而转,谓唯第五乐变化天。’
此天界有优钵罗花等水生花、
阿提目多迦花等陆生花。以人间八百年为一昼夜。亦以三十日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其天众,身长八由旬,身有常光,寿命为八千岁。男女亦有婚姻,互相熟视或唯相向而笑即成交媾,其子自男女膝上化生,初生时即大如人间十二岁孩童。常以须陀味为粗段食,诸覆盖等为微细食。
[参考资料] 《长阿含经》卷二十;《起世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九;《顺正理论》卷三十一;《立世阿毗昙论》卷六;《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瑜伽师地论》卷四、卷五;《玄应音义》卷三;《俱舍论光记》卷十一;《法苑珠林》卷三。
【他化自在天】
他化自在,梵名Para -nirmita-vas/a-vartin ,巴利名Para-nimmita-vasa-vattin ,音译作波罗尼蜜和耶越致、波罗尼蜜、波罗维摩婆奢、娑舍跋提。又译作他化乐天、他化自转天、化应声天。单称自在天、他化天、化他天,或第六天。即六欲天之第六天。此天假他所化之乐事以成己乐,故称他化自在天。大智度论卷九(大二五·一二二上):‘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言他化自在。’即于他化之中得自在。
此天为欲界之主,与色界之主摩醯首罗天,皆为娆害正法之魔王,乃四魔中之天魔,有‘第六天魔王’之称。又据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载,第六天上别有纵广六千由旬之天魔宫殿。大智度论卷五(大二五·九九中):‘魔有四种(中略)。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此天位于欲界天之最高所,在距大海百二十八万由旬虚空密云之上,纵广八万由旬,与忉利天同。于此天界,有优钵罗花等之水生花及解脱花等之陆生花。
此天有三事胜于阎浮提,即:长寿、端正、多乐。天众之寿量为一万六千岁,其一昼夜约为人间一千六百年,但亦有中夭者。其身长十六由旬或一拘卢舍半,衣长三十二由旬,广十六由旬,然重仅半铢。食自然之食。男女相视成淫,欲求子时,随念而忽化生于膝上。初生时,如人间十岁之孩童,色貌圆满,衣服自备。于诸经中,如大阿弥陀经卷上、海龙王经卷四法供养品、
商主天子所问经、说无垢称经卷一序品等皆述及此天之各种庄严景象。又于大乘诸经中,华严经七处八会中之第六他化自在天宫会、般若经四处十六会中之第十会他化自在天宫说般若理趣分等,即是于此天之天宫中所宣说者。
于密教中,此天位于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西北方。其形像,身呈肉色,右手直竖,手中执箭,左手屈三指,手中持弓。种子为:蛥(pam!)。三昧耶形为荷叶上之弓箭。[
修行本起经卷下出家品、俱舍论卷八、卷十一、立世阿毗昙论卷六、法苑珠林卷二、卷三]
【他化自在天】
(天名)略名他化天,欲界六天之第六,故称为第六天。此天为快乐,不要自己乐具变现,下天化作,假他之乐事,自在游戏,故曰他化自在。梵名娑舍跋提Paranirmitavaśavartina,此天为欲界之主与色界之主摩醯首罗天,皆为害正法之魔王。即四魔中之天魔也。佛成道时,来试障害者,亦此天魔也。或言第六天上别有魔之宫殿,魔王住之,非他化天王也。智度论九曰:‘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言他化自在。’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他化自在天,于他化中得自在故。’智度论五曰:‘魔有四种,(中略)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佛祖统纪二曰:‘诸经云:魔波旬在六欲顶,别有宫殿。今因果经乃为自在天王,如此则当第六天。有此两异,盖是译者用义之不同也。’
【他化自在天(梵Para-nirmita-vas/a-vartin,巴Pa-ra-n immita-vasa-vattin,藏Gshan-h!phrul-dban%-byed)】
天界之一。为欲界最高处的第六天。音译为波罗尼蜜和耶越(拔)致、波罗维摩婆奢、波罗尼蜜、娑舍跋提,意译为他化乐天、他化自转天。简称自在天、他化天、第六天。此天有情能于他所变化的欲境自在受乐,因而得名。如《俱舍论》卷十一云(大正29·60b)︰‘有诸有情乐受他化诸妙欲境,彼于他化妙欲境中自在而转,谓第六他化自在天。’
此天界位于距大海百二十八万由旬虚空密云之上,纵广与忉利天相同,皆为八万由旬。此天有娆害正法的天魔,及其宫殿,如《大智度论》卷十云(大正25·134c)︰‘魔王常来娆佛,又是一切欲界中主,夜魔天、兜率陀天、化乐天皆属魔王,(中略)魔是他化自在天。’
此天天众初生时,即如人间十岁的孩童,色貌圆满,衣服自备,寿量为一万六千岁(亦有中夭者);身高十六由旬,衣长三十二由旬,广十六由旬,重仅半铢,食用自然食,男女互视即成淫,意欲求子时,应念即化生。总而言之,此天优于阎浮提者有三,即︰长寿、端正、多乐。
又,密教中,此天位于胎藏现图曼荼罗外金刚部院的北方,共有三位。关于其形像,居中央者,右手竖掌持箭,左拳竖立,朝身舒张头指持弓;居外侧者,右掌竖立,屈中指及无名指,左手持莲华作拳置于胸前;居内侧者,右掌竖立,屈头指及中指持合莲,左掌覆于腰际。三昧耶形为弓箭,表征此天的欲乐自在。
[参考资料] 《立世阿毗昙论》卷六、卷七;《俱舍论》卷八、卷十一;《大智度论》卷五、卷九、卷十;《彰所知论》卷上;《秘藏记》;《大楼炭经》卷四;《法苑珠林》卷二、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