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时间(视太阳黄经时)就是以地球相对太阳
公转与自转为背景的与客观吻合的时间,也是易医学比如演绎运气节律采用的时间,而一般人脑子里面所记的时间是钟表时间,也就是人为制定的标准时区的平均太阳时,若出生于某个时辰的头尾,往往因为“真太阳时差”而致排出来的时往往有误。中华民族祖先发明的用干支符号
纪年的方法,就属于世界上唯一采用天文时间纪年的科学方法。
经度时差
棾球分为二十四个时区,以能够被15整除的经度作为该区域的中央子午线,每一时区占经度15度。在该时区中央子午线以东的地区,时间要加,以西的地区,时间要减,一度4分钟。
中国共分五个时区
(1)中原时区:以东经120度为中央子午线。
(2)陇蜀时区:以东经105度为中央子午线。
(3)新藏时区:以东经90度为中央子午线。
(4)昆仑时区:以东经75(82.5)度为中央子午线。
(5)长白时区:以东经135(127.5)度为中央子午线。
一个时区的“标准时”,只是一个大地区的统一时间,大家共同遵守的“人工”时间而已,并不是该时区内每个地点的“本地时间(LMT)”——真正的经度时。要用出生地的经度与出生大地区的标准时来加减,全球任何地点都用这个原则。
例如:中原时区包括内蒙古、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海南、香港、澳门、台湾。这个大地区当时钟敲定正午12点时,只有位于东经120度线上的地点才是12点,其它的地方是少于或多于12点。如香港位于东经114度10分,比东经120度偏西5度50分,其真正经度时是11时36分40秒
划分
天文时间基础是:(1)地球自转;(2)地球绕太阳的轨道运动;(3)月球绕地球的轨道运动。天文学中由此定义了下表所列几种主要的年、月、日。
天文时间
日 月 年
平太阳日 朔望月 回归年
真太阳日 恒星月 恒星年
平恒星日 近点月 近点年
真恒星日 交点月 交点年
历书日 回归月 儒略年
平太阳日是平太阳在天球上连续两次由东向西通过同一子午线圈所需要的时间。
真太阳日是真太阳在天球上连续两次由东向西通过同一子午线圈所需要的时间。
平恒星日是平春分点在天球上连续两次由东向西通过同一子午圈所需要的时间。
真恒星日是真春分点在天球上连续两次由东向西通过同一子午圈所需要的时间。
平太阳日长与平恒星日长之比为:1.002737909265+0.589T×10-10
平恒星日长与平太阳日长之比为:0.997269566414-0.586T×10-10
地球自转周期与平恒星日长之比为:1.0+(97097+59T)+10-12
平恒星日长与地球自转周期之比为:0.999999902902-59T×10-12
这里T为从1900.0起算的儒略世纪数。
朔望月是月相从新月变化到新月所需要的时间。恒星月是月球在天球上连续两次通过某一恒星所需要的时间。近点月是月球上连续两次经过近地点所需要的时间。交点月是月球在天球上连续两次向北通过黄道(升交点)所需要的时间。回归月是月球黄经连续两次等于春分点黄经所需要的时间。它们的长度分别为:
1朔望月=29.53059 平太阳日
1恒星月=27.32166 平太阳日
1近点月=27.55455 平太阳日
1交点月=27.21222 平太阳日
1回归月=27.32158 平太阳日
回归年是太阳在天球上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所需要的时间。恒星年是太阳在天球上连续两次通过某一恒星所需要的时间。近点年是地球连续两次经过近日点所需要的时间。交点年是太阳在天球上连续两次经过月球轨道的升交点所需要的时间。儒略年是以回归年为基础的纪年方法。各种年的长度为:
1回归年=365.24220 平太阳日
1恒星年=365.25636 平太阳日
1近点年=365.25964平太阳日
1交点年=346.62003平太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