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
南京市江宁区境内的山脉、南京地区的死火山之一
方山别称天印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中部秣陵街道境内,坐标为北纬31°54'、东经113°52'。方山面积约6.5平方千米,海拔208.6米,是南京周边主要的山脉之一。
形成演变
方山在距今6500万—8000万年的晚白垩纪,处于干旱风沙环境,形成赤山组砂岩。2300万—5300万年,中新世,出现河流森林,形成洞玄观组砂岩。在距今约1000万年的中新世晚期火山爆发(据同位素方法测定,方山火山喷发年代为1032万—1089万年)。方山火山早期喷溢形成熔岩(方山下玄武岩),厚度大于50—70米。晚期火山喷溢形成玄武岩(上玄武岩),厚大于50—60米。形成上玄武岩之后,火山岩浆失去喷发能力,岩浆充填火山通道,形成火山岩颈与岩墙(石龙池一带),最终形成盾状火山。后经过约1000万年剥蚀风化,形成顶平的方山火山地貌。
位置境域
方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中部秣陵街道境内,紧靠江宁大学城和江宁高新开发区,距距主城区中华门约20千米,坐标为北纬31°54'、东经113°52'。方山面积约6.5平方千米,海拔208.6米。
地理环境
地质
方山的组成山体主要为岩浆喷溢的熔岩(玄武岩)兼有部分岩浆爆发火山渣块等产物。方山山上有两层玄武岩覆盖,下面一层覆盖在第三纪中砂砾层上,厚度约54米,这是第一次喷发的玄武岩。再上又为一层玄武岩覆盖,即第二次喷发时堆积起来的。方山周围较低的部分布着白垩系上统赤山组砖红色砂岩及第三系中统洞玄观组砂砾层,形成缓坡。在洞玄观组之上覆盖着上第三系上新统的方山组玄武岩及其火山碎屑岩。
地貌
方山具有典型的火山地貌,火山口相对集中,熔岩流、集块岩层与充填火山通道的火山岩颈裸露清楚。由于方山火山总体上以火山喷溢熔岩为主,占出露面积86.5%,玄武岩厚度达130米,所以归属于盾状火山
土壤
方山的土壤类型主要为黄棕壤和腐质土两类。另外,方山山脚周边,发现有一些红色的岩层,地质学上把它称为“红层”,红层上的红土是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碳酸盐或硅酸盐类岩石风化的产物。红土在地理学上也叫红壤,这种土壤具有深厚的红色黏土层,养分含量比较少,具有黏性大、酸性强、缺磷等特点。
植被
方山植被繁茂,山体区域植被覆盖面高,除大面积的茶木外,另有榆树、栗树、檀树、桨王树、榉树等繁多树种的葱郁林木,生态环境良好。方山最初植被较少,随着火山喷发的火山灰、熔岩及其他物质经风化后,便成为肥沃的土壤,以及气候湿润,植被慢慢茂盛起来,方山植被由野生林和人工林组成。
资源状况
植物资源
方山所在区域共有维管植物369种,分布于102科、260属,其中木本植物118种,草本植物(包括藤本)共251种,单子叶植物44种,双子叶313种,裸子植物6种,蕨类植物6种。
方山植物种属数大于20的科有菊科和禾本科,各科属数分别为24和20,共占种属数的16.92%。含属数在10—20的科有豆科含16个属、蔷薇科含11个属、唇形科含10个属,共占种属数的14.23%。含属数在2—10的科有37个科,其中大于5的科有百合科、伞形科、葡萄科、茜草科、十字花科。属数在3—4的科有大戟科、木犀科、茄科、莎草科等19个科。属数小于3的科有藜科、楝科、鳞毛蕨科、马兜铃科等13个科,共占总属数的45.77%。其余含属数为1的科共有60余科,分别有芭蕉科、车前草科、椴树科、海金沙科、金丝桃科等,此类科的数量虽然很小,但其属数占总属数达23.08%。
动物资源
南京方山分布有昆虫高丽嗡蜣螂臭蜉金龟,属于中国新记录昆虫物种。还分布有野生的狐狸、野猪等哺乳动物。同时方山也是野生苍鹰越冬栖息的地方。
化石资源
方山之西坡出露一套砂砾岩,细砂岩、泥岩组成的岩层,地质学上称“洞玄观组”。它与南京地区产有雨花石的雨花台组年代相当,为当时的河流中卵石与泥沙沉积而成。这套砂砾岩中发现了安琪马化石。同时,洞玄观组砂砾岩中还发现了老鼠化石,并命名为“南京稀古仓鼠化石”。
旅游资源
【主词条:方山风景区
方山建有方山风景区,别名江苏江宁方山国家地质公园(方山园区)。方山风景区为中国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级森林公园和南京市级旅游度假区。方山景区分布有定林寺、樱花谷、天印宫花园、石龙池、十八盘、白龙凹、祖龙顶、岳王台、王僧辩墓、天坛、南天门、马皇后敬香亭、金陵贾府(曹雪芹)祖茔、蒋介石自选墓地、火山口、海慧寺遗址、国民党东方马基诺防线地下指挥所、葛仙悟真台、洞玄观、达摩面壁崖、宝积庵遗址、八卦泉等景点,方山与山脚蜿蜒流淌的九曲秦淮一起,组成了集山、水、林、寺、观为一体的风光带。
山脉关系
方山地理上属于宁镇山脉西段。宁镇山脉为南京、镇江间低山丘陵的总称。在长江南岸,西起南京市江宁区青龙山和南京市幕府山,经句容、丹徒、镇江、丹阳境,东止于常州武进区孟河镇黄山。绵延100千米,一般海拔200—400米,最高峰为钟山(紫金山)北高峰,海拔448米。西段较宽,以低山为主;东段较窄,以丘陵为主。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方山因山体呈方形,山顶平坦,因此得名方山。又因为方山犹如一枚玉印从天而降,故别称“天印山”。
文物古迹
方山分布有定林寺塔、洞玄观、东霞寺、宝积庵、孙权点将台、石龙池、洗药池、王僧辩墓、韩熙载墓、柳世隆墓等一百多处遗迹点。
宗教文化
方山是一座宗教名山,因为道教开教祖师“二葛三张”中的葛玄创立洞玄观于山南,葛洪后来又在此隐修,故有特殊地位。唐贞观六年(632年),还并栖岩观于方山洞玄观,扩大了它的规模。明朝时,洞玄观属朝天宫管辖。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曾受赐《道藏》一部。民国始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道观之一。方山佛教的开发晚于道教,可考的最早寺庙在宋代。佛教寺庙中,最有名的是南宋时由钟山迁来的六朝名刹定林寺,建于南朝宋景平二年(423年)。到了明、清时期因香火旺盛,随着庙舍不断增建而规模宏大。
相关传说
传说秦始皇东巡江南经过秣陵(今南京)时,因见前方金光闪闪、紫气蒸腾,便询问身边的大臣。善于望气的随行大臣徐市建议秦始皇:“凿石垄、断山根、鞭方山以碎天印,才能永保大秦千秋功业。”秦始皇听后带着一根神鞭,单骑独马驰到方山脚下,抽出神鞭对山腰猛击,把方山上半截打出去30多里,落在东南方的大湖中心,因山通体赤色,后人叫作“赤山”;秦始皇收回神鞭时,落下的土,分别形成了“土山”和“竹山”。而鞭后的方山顶上平平整整、四四方方,故称为“方山”。由于天印通体红色,故飞出去的赤山和剩下的方山均有红土。传说用方山红土腌制出来的鸡蛋、鸭蛋非常好吃,这是因为红土含铁较高。甚至还有传说,方山红土有止血作用,身上若有创伤,用在砂岩上剔下来的石粉敷在伤口上,能消痛止血。
传说有一天,天上的玉皇大帝闲暇无事,正在无意识地把玩自己的金印。谁知一不小心,金印掉到脚下,未等弯腰拾起,金印又骨碌碌落下凡尘,不偏不倚正掉在今方山这个方位上,化为一座大山。玉帝本想派天兵天将将这颗金印收回,但转念一想,自己贵为天帝而丢了大印,若传了出去,岂不惹人笑话?他于是将错就错,传下圣旨说:“而今天下太平,金印闲置无用,朕赐金印下凡,为水乡泽国增添一个山景吧。”同时,他又派殿前侍卫青龙、黄龙下凡看守,防止金印被人偷去。金印下凡形成天印山,双龙下凡使天印山上长出一个圆圆印钮,钮上盘着两条龙,一南一北,昂首窥视着过往行人。而山外四周仍是水乡泽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龙藏浦。之所以天印山以外的大片土地都是黑泥灰土,唯有山脚周围却是红色土壤,据说便是粘在印底下的红印泥。
保护研究
价值意义
方山洞玄观组地层中发现安琪马、南京稀古仓鼠等化石,在中国地层年代对比中具有大区域性对比意义。它们分别代表方山火山和火山喷发之前的地理环境。在此之前,中国南方及长江流域还没有发现过含有中新世化石的地层,因此安琪马化石标本在方山的发现具有地层与古生物研究意义。而仓鼠化石在北美、尤其是欧洲较多,是欧洲地层划分中的重要化石。在中国山西(上始新统)、甘肃西部(渐新世)、内蒙(上新统)中国仓鼠化石更多,但只有在中新世时期,中国尚无此类化石的确切报道。方山的标本刚好填补了这一重要环节,对中国或中亚地区仓鼠进化过程的研究具有相应的作用。
保护修复
2017年,南京市江宁高新区实施方山火山地貌生态保护修复,围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地貌重塑、生境重构、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重组等全方位开展生态重建。江宁高新区优选本地植被,种植朴树、栾树等本地乔木2700株,以及海桐、火棘、爬行卫矛等本地灌木面积9500平方米,播撒草籽,让受损山体复绿。同时方山火山地貌生态保护修复过程中,还积极变废为宝,充分利用治理废材和治理痕迹,把具有方山火山地貌特征的棕红色气孔状玄武岩资源化利用,作为休憩地面的拼接材料。
保护宣传
2020年,南京市江宁区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在包括方山在内的江宁全区重点区域,集中竖立8块野生动物宣传展板。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海报、摆放宣传展板、发放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社会生活
方山所在的南京江宁为南京茶叶的主要产区之一,茶园面积4万多亩,年产茶叶500多吨,其中就包括方山产出的方山紫雾茶。南京的江宁区茶叶协会还设计了“天印问茶”路线,从方山脚下至祖龙顶,沿着这条路线可以了解到本地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9 14:41
目录
概述
形成演变
位置境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