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草
百合目百合科植物
天冬草(学名:天门冬,拉丁学名: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又名天门冬,亮绿色小叶有序地着生于散生悬垂的茎上,秋冬结红果,它既有文竹的秀丽,又有吊兰的飘逸,非常具有观赏性。天门冬喜阳光,也耐荫,在湿润气候下生长良好,冬季要保证不低于5℃,否则会生长不良。天门冬的块根是常用的中药,有滋阴润燥、清火止咳之效。
形态特征
攀援植物。根在中部或近末端成纺锤状膨大,膨大部分长3-5厘米,粗1-2厘米。茎平滑,常弯曲或扭曲,长可达1-2米,分枝具棱或狭翅。叶状枝通常每3枚成簇,扁平或由于中脉龙骨状而略呈锐三棱形,稍镰刀状,长0.5-8厘米,宽约1-2毫米;茎上的鳞片状叶基部延伸为长2.5-3.5毫米的硬刺,在分枝上的刺较短或不明显。花通常每2朵腋生,淡绿色;花梗长2-6毫米,关节一般位于中部,有时位置有变化;雄花:花被长2.5-3毫米;花丝不贴生于花被片上;雌花大小和雄花相似。浆果直径6-7毫米,熟时红色,有1颗种子。花期5-6月,果期8-10月。
分布范围
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的南部至华东、中南、西南各省区都有分布。也见于朝鲜、日本、老挝和越南。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750米以下的山坡、路旁、疏林下、山谷或荒地上。
繁殖方法
播种和分株繁殖。播种于春季和初夏,15℃时,约1个月发芽。分株宜在翻盆时进行。因根系生长势强,每年需要换盆,换盆时剪去一部分根须,将大株丛另行分数丛栽培即可。繁殖采用分株或播种法。分株法,将植株磕出,去除宿土,并将块根剪除一部分,将株丛分割成数丛分栽即可。播种法于冬季果红时采种,春季或夏初播种,在15℃条件下,30天左右出苗,待苗高3-5厘米时,3-5株一丛栽入小花盆中。每年需换盆1次,上盆时盆土宜浅,因根系长势强壮,需在花盆沿口留出空间,以免在生长后期,旺盛的根系将盆土顶至盆面上,而没有浇水和施肥的余地。翻盆后宜放于半阴处。15-20天施肥1次。初冬需移入室内养护,并控制水分。
主要价值
天门冬的块根是常用的中药,有滋阴润燥、清火止咳之效。
《本草纲目》
释名
亦名门冬、颠勒、颠棘、天棘、万岁藤。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肺痿咳嗽,吐涎,回燥而不渴。用生天门冬捣汁一斗、酒一斗、饴一升、紫苑四合,浓煎成丸子。每服一丸,如杏仁大。一天服三次。肺劳风热。用天门冬(去皮、心)煮食,或查干为末,加蜜做成丸子服下。
风颠发作(耳如蝉鸣,两胁牵痛)。用天门冬(去心、皮),晒干,捣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宜久服。
小肠偏坠。用天门冬三钱、乌药五钱,水煎服。
痈疽。用天门冬三、五两,洗 净,捣细,以好酒 滤取汁,一次服下。未效,可再次 服药,必愈。
参考资料
天门冬.植物智.
天门冬.本草纲目.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8 14:3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