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望故乡
托马斯·沃尔夫创作长篇小说
《天使,望故乡》是美国小说家托马斯·沃尔夫创作的长篇小说。
内容简介
《天使》的时空背景设定在了20世纪初的美国南方一个山区小城,核心内容是一个男孩从出生到成长至大学毕业的人生路程。
南北战争结束后不久,一位名叫奥利弗·甘特的石匠就从北方辗转来到了北卡罗来纳州的阿尔塔蒙特定居下来,以营造墓碑为生,之后娶了当地一个大家族的女儿伊莉莎·潘特兰。甘特家人丁兴旺,有史蒂夫、黛西、海伦、格罗夫、本、卢克,还有一个最小的儿子——尤金。
尤金四岁的时候,母亲伊莉莎怀着发财梦带着一家孩子去圣路易斯城挣点钱,希望将来能移居过来。在这期间,由于伊莉莎的疏忽,格罗夫患上伤寒夭折了,一家人带着悲伤又回到了老家。尤金小小的心灵留下了死亡的阴影。甘特酗酒日益严重,他发酒疯时只有海伦能对付他,父女的感情日渐加深。尤金长大了,成了一个文静、酷爱读书的孩子,但从不与周边同龄的伙伴交往。放学后,他被母亲打发去送报纸以挣点小钱,卢克是一个天生的推销员,他指导尤金该如何做,尤金生性敏感,讨厌这种差事,却不敢让家人知道。只有他的哥哥本注意到这一点,向父母提出劝告。
伊莉莎敛财的本性越发显现。她不顾甘特的反对,贷款买下了“南方客栈”,带着七岁的尤金住进了南方客栈,和甘特分居了。尤金在中学里长成了一个腼腆、敏感的少年,喜欢幻想和内省。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尤金的文学才华得到了校长的赏识,因此被转到一所私立学校进行个别辅导。其中文学老师玛格丽特对尤金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被尤金视为“精神母亲”。
甘特一家的生活永远是无序混乱的。大儿子史蒂夫游手好闲,同一个有钱的女人结婚后就沉迷于酒精不能自拔。海伦开始自谋出路,当上了歌唱演员。卢克名义上在大学里学电气工程,实际上他更擅长推销和做买卖。这时的甘特年老体衰,疾病缠身,整日长吁短叹。
由于母亲伊莉莎的吝啬,尤金不得不出去送报纸赚钱。虽然厌恶这一行,但他做事认真负责,对负责的区域“黑人区”有着强烈的兴趣,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哥哥卢克应征入伍,英雄的激情也在他心中激荡,他梦想着勇敢地战死沙场。时隔不久,姐姐海伦嫁人了,不过仍和家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尤金梦想到哈佛大学读书,父母却坚持让他在州立大学上。第一年尤金受朋友蛊惑,寻花问柳,事后又深感内疚。暑假期间,他认识了住在南方客栈的劳拉·詹姆斯。这样,尤金开始了他的初恋。但劳拉比尤金大五岁,回家乡弗吉尼亚不久就结婚了。尤金心碎不已。母亲、姐姐以及房客们都嘲笑他落空的爱情,唯有本安慰他,兄弟俩的感情更近了。
战争也给尤金的大学生活罩上了一层阴影。在平安夜,尤金有生以来第一次喝得酩配大醉,家人害怕他成为甘特那样的酒鬼,拼命责骂他。这一次醉酒事件使尤金再一次感觉到自己在家里是一个外人。于是他怀着和劳拉重逢的渺茫希望,去弗吉尼亚了。这一次的流浪旅途让尤金迅速成长。
尤金重返学校不久又回家了,因为本患肺炎快要死了。本的去世再次给尤金以重击,他的精神支柱坍塌了,让他更加觉得孤独与失落。尤金毕业了,他获得了怪才的名声,甘特夫妇感到很自豪。但是家里的情况依旧没有变化,母亲仍醉心于资产的投资,甘特的病越来越重,一家人纠缠于遗产的分割,一片混乱。尤金说服母亲,提前拿走了父亲的遗产,去哈佛继续深造。于是,尤金朝着新的生活又出发了。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步入20世纪,随着人类思想的进步,传统宗教对人思想的控制力日趋减弱,越来越多的人在信与不信间犹疑、徘徊。文学方面则体现为一系列以追寻为主题的小说相继问世。
19世纪的美国处于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人们处于对自身的迷茫,对未来的疑惑状态。面临宗教信仰的坍塌,人越来越感觉到自我的丧失,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异性逐渐消亡。在这样的背景下,超验主义在美国出现并迅速传播开来,对美国人的生活、思想,乃至文学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为美国的追寻传统注入了新的生命。
与此同时,美国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大陆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美国坐拥后方,大发战争财,社会经济膨胀,出现了短暂的繁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使美国人民享受到了高科技的便利,一种新的工业经济开始发展,打破了许多原本宁静的田园乡村,国民生活日趋城市化。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喧嚣和浮躁的景象。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少人普遍强烈感到失望,尤其是年轻的知识分子。许多年轻人受到政府的鼓动,怀着保卫世界和平的理想,曾满腔热情奔赴欧洲战场前线,为保卫民主而战。然而战争的残酷现实令他们头脑清醒起来,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油然而生。于是什么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以及对民主的热情,这些都已失去魅力而烟消云散了。人们对战争的浪漫概念己无兴趣,剩下来的只有失望了。其中有一批年轻的作家,他们同样遭受战争的劫难,身体和心灵都受过不同程度的创伤。战争迅速割断了他们同旧价值观念的联系,而时间又未能赋予他们新的思想以适应战后残酷的现实,因此他们感到“迷惘”。他们用文字记录下了自己的迷茫和失落,生活的混乱和支离破碎的感觉。这就是“迷惘的一代”。
个人背景
沃尔夫在1924年进行了他的第一次欧洲之旅,在其后的14年中,他一直辗转于欧洲与美国之间。这种不断离开故土又回归故土的特殊经历使得沃尔夫对自己的祖国产生了一种浓烈的归属感。经历了“大萧条”后,沃尔夫心中的美国社会正处于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他在城市里看到的生活就像一堆脏破不堪的破布,“悲惨的人群在滴水成冰的寒冷中彼此挤在一起取暖,蹲在一个公共厕所的又脏又臭也没有门挡的蹲坑上。”怀着对欧洲国家的憧憬,他开始了他的旅行生活。然而,在欧洲的生活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完美。一方面,他着迷于大城市的繁华,另一方面又产生了无家可归、漂泊无定和孤苦无依的感觉,并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只是一个外来人。“孤单一人住在一个异国。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呆在那里,我不知道什么是我的生活的目的和方向,而我也就是在那种情况下开始写作的。”深处异国他乡,他的心中产生“庞大的,空虚的,空洞的,百无聊赖的感情”。他开始反思自己离开故乡的缘由,思考自己来伦敦的意义。面对这个现代都市,他百感交集,既爱又恨。每天住在一个像章鱼一样铺开的网中,生活在令人窒息的城市中,他感到无比迷茫。
《天使,望故乡》最初的题目为“啊!失落”,后易名为“孤独,孤独”,最后定稿的书名取自约翰·弥尔顿悼念亡友的挽诗《利西达斯》。这是一部带有作者自传色彩的小说,它的主人公尤金的成长经历,基本上均取材于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
人物介绍
尤金
尤金自出生起就感到无尽得失落和孤独,他渴望逃离家庭的束缚。在他心里,家庭是一个牢笼,牢牢地禁锢着自由。他需要找到一扇逃离之“门”,这扇“门”在他生命的关键点都会出现。他出生时,他渴望通过语言找到逃离家庭的“门”。睡梦中,他听到“幽灵”的呼唤:“醒醒,长着通灵耳朵的孩子,进入的却是黑暗。醒醒,幻影,进入我们的身体吧。试试,试试,试试这条路吧,打开光明之门……路在这里,尤金。你忘了吗?那石,那叶,那扇未曾找到的门。把石头搬开,尤金。那石,那叶,那扇未曾找到的门。回来,回来吧。”那声音不断地提醒着尤金,要坚持,不能放弃寻找那扇“门”的使命。第一次独自旅行时,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他认为自己己经“找到了那扇通往失落世界的大门。可是,他是在他的前方还是身后?他是在走出来,还是走进去?”他又一次感觉到无比的失落。小说最后,在与哥哥本亡魂的交谈中,他意识到“森林里没有树叶为我高悬;我不会去搬动山中的石头;在任何城市中我都不会找到那扇门。但是在我自己的城市里,在我灵魂的大陆上,我将寻到那被遗弃的语言,那失落的世界,一扇我可以进入的门。”尤金的一生都在找寻属于自己的一扇“门”。他不知道通往这扇“门”的通道,也不知道打开这扇,“门”的方式。因此,他不断地改变追寻的方式,尝试通过语言、旅行、知识等各种方式,只为找到那扇通往精神家园的“门”。
最终,他在哥哥死亡之后意识到,只有走出群山,拥抱一个全新的天地,彻底地释放真实的自我,才能够真正回归精神的家园。
甘特
尤金的父亲甘特是一名石匠,他穷其一生都在寻找“那种伟大而被遗忘的语言,寻找那条通往天堂的遗失的小路,一石,一叶,一扇未曾找到的门。”他不知道那扇“门”在那里,也不知道何时能够找到。甘特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用凿子精雕细刻出一个天使的头像,这是他一生最大的梦想。他希望把自己内心中那种无法言说出的东西通过雕刻冰冷的石头来实现。甘特寻找的门就是一种言说自我的方式,是自己的一个梦想。
本也在寻找一扇光明与友爱的世界之门。他在家里如同鬼魂一样出没,没有人关心他的存在,可他却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家人的关爱。他会用心记住每一个人的生日,用微薄的薪水给大家买礼物,他省吃俭用只为了能够给自己最疼爱的弟弟买心仪的礼物。他看到母亲强迫尤金穿上自己不合脚的鞋,看到弟弟痛苦的表情,一瘸一瘸地走路姿势,他气急败坏地和母亲吵了起来。生活在这样家庭中,他始终也无法融入其中,在分裂为两派的家里,他不属于任何一方,只能孤独地守着自己内心的那一份执着。亲情友爱之门在他面前彻底地关闭了。但是,对家庭的绝望并没有影响他对祖国的热爱。战争来临时,他内心澎湃着杀敌报国的激情。在他眼中,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在战场上,他可以用自己的鲜血,甚至生命来保卫祖国,用自己的双手为国家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
然而,他的身体状况无法达到一名军人的标准。尽管他一次次努力地锻炼身体,恳求医生放宽界限,最终仍旧被无情地拒绝在军队的大门前。他杀敌报国的梦想还没有上战场就夭折了。面对这样的打击,他知道自己永远无法找到那扇光明与友爱的大门,他的精神彻底地崩溃了。最终,在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孤独
《天使,望故乡》的副标题为《被埋葬的生活的故事》。作家在小说中试图重现那种被埋葬的生活,那个早已远去,无法回归的人类童年时期的美好生活。童年是人类成长的一个阶段,处于童年时期的人类是最本真的存在,最正常的存在状态。孩童的心灵是最完整的,因为处于幼年期的孩子远离社会,他们的世界简单而单纯,不需要去顺从他人,却可以影响到身边人的言行。面对孩童,很多大人会受其悲喜心境的影响。一个孩童甚至可以使得身边的大人全部变成孩童。处于儿童期的孩子,衣食无忧,他们不用讨好任何人,可以完全凭借自己的好恶,以孩子的简单方式对人们的功过做出审讯和宣判,不需要考虑后果,不必计较得失。所以,他们做出的是一种完全独立的、真诚地裁决。因此,婴儿、儿童的面孔和他们的行为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神奇的启迪。但是,一旦步入成年,进入社会,人就会被诸多无形的枷锁所制约,被自己逐渐形成的意识所囿,最终被关进了意识的监狱。
小说中的人物不时地出走,漫无目的,从老甘特到尤金,全家人都处于一种漂泊不定的状态,即便是伊莉莎,她也不甘于一辈子死守着阿尔塔蒙特的那些房产,总是希望能有一天到更大的城市去施展自己的经商才华。大家都不满于自己生活的狭小的世界,有着躁动的灵魂。实际上这正是那个年代充满了喧哗与骚动、毫无方向的美国社会的写照。封闭的环境使尤金对外面的世界无限向往和憧憬。
尤金的出走不是“外部世界的某种诱惑”,像其他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而是现有生活的局限迫使他外出寻找发展的机会。他在既有的生活方式中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理想的生活方式。促使他逃离的直接原因是对现实、尤其是对家人的不满和反感。为此,他放弃了稳定的生活,而在一种流浪的状态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这是异常孤独的一家人,他们被禁锢在孤独中不能自拔,在孤独中扭曲着自我。他们的怪异更深刻地体现了他们的孤独。小说里很少有比甘特夫妇更寂寞的人了。两个人各自拘限在自己的生活里而不能自拔,两个人都想表达自己,然而徒劳无功—甘特用雄辩,用咒骂、酗酒、纵欲;意莱莎用絮叨、金钱、地产。如甘特发起酒疯来是不可理喻的,甚至要点火烧了自己的房子。就在尤金出生的前一天夜里,他又喝得醉酥嫌的,还要殴打意莱莎,把家里搞得天翻地覆。意莱莎则陷入了欲望的深渊,她唯一的目的就是积攒财富,她作为一个母亲和妻子的角色完全被扭曲了。意莱莎像疯了一样,从早到晚没完没了地谈生意经。她的地产投资愈大愈多,她在个人用钱方面就愈是扣斤损两.拼命节省。她要是看见家里有一盏电灯没关,就会大吵大闹,说这样子要把她搞穷的。这使得她与自己的亲人之间隔阂越来越深,越来越疏远。甘特的滔滔不绝,并没有使他和家人取得良好的沟通,别人只是觉得好笑和滑稽。意莱莎常用生意人的口吻和子女们交流,尤金一放学回家,她就叫他去叫卖周刊。她说:“孩子,你得帮我拉点生意,我们才好过日子。”他们都无法表达自我,他们已丧失了爱的语言,无法传递自己的感情。
小说中人物的孤独历程凸显了命运的灰暗色彩,透露出无边的荒凉和绝望,反映出作者对于人生的一种失落感。但在这失落的背后,我们却依然可以从尤金身上看出作者隐藏的一丝希望。尤金感受着孤独,他感受到了缺乏爱与交流的孤独,感受到了被人误解的孤独,感受到了在一个陌生世界孤身奋战的孤独,但是他并没有像书中其他人物那样沉沦于孤独。在他身上,体现出一种在孤独中不懈地寻求人生理想的精神。
即使面对孤独,尤金也能体验到一种孤独的美。尤金从孤独中渐渐走向独立,他的经历给小说添了一抹暖色,一种直面孤独,不懈地追求理想家园的精神。这种不懈的追求正凸现了人在这个陌生世界中生存的勇气和意义。
孤独是人与人之间无法穿越的厚重障壁,也是勇敢者建立精神家园的坚固壁垒,在孤独的壁垒之下,精神的家园得以维护。孤独教勇敢者学会思考,由惶惑到释然,由抗争到承担,最后会变成一种淡定的姿态,生命因此昂然精彩。背负着孤独在人生的旅途中步步前行,坦然承担生命的悖谬,方能在虚无中走出意义。
存在主义
沃尔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尤其是甘特一家子,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存在是荒谬的,世界是一个没有任何目的的杂物的堆积。而甘特一家杂乱无章的生活正是存在荒谬性的最好的诊释。透过他们一家奇特、怪诞、不合常规的生活,似乎看到生命的本质和现实。他们曾盲目地摸索过,痛苦地挣扎过,但最终都屈服于这个荒谬的世界,沉沦于现实,任时光无意义地耗去自己的生命。他们对环境的屈服与主人公尤金对环境的超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尽管成长于一个粗俗的环境,尤金的生命历程展现的则是不断地超越,将自己从没有思想,缺乏精神追求的平庸现实中拯救出来。尤金用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是自由的,存在是先于本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尤金是一个存在主义的英雄。
艺术特色
小说《天》的写作素材真实、全面,不留作者存在的痕迹,透露出沃尔夫自然主义性质的创作态度。它强调生物因素对人物行为的决定作用,其中人物无法抗拒遗传因素与本能的影响,具备自然主义小说关键要素。小说讲述的虽是家庭中的故事,却营造一个激烈争夺的生存环境,最终定出胜负,反映自然主义的丛林理论。作者从小说开头便埋下悲剧的伏笔,使小说从头到尾暗示着对命运的悲观认识,进一步印证小说的自然主义存在。
沃尔夫以高度凝炼化的手法,以写史诗的冲动演绎人类历史经验,表述宇宙万物生灵。作者通过驾驭庞杂、细琐、纷乱的个人经历,捕捉细腻、纤敏的内心体验,摹写出主人公心灵的种种律动,生发出对人类普遍经验的本质思考,竭力绘出人类的心灵轨迹。作者的这种创作理念,决定了他创作风格的强烈抒情性特征。小说完全靠感情旋律组织全篇,将读者卷入感情的漩涡,一股一股汹涌不息的印象和情感迎面而来,奔腾澎湃,摄人心魄,形成小说独具一格的艺术特征。
《天使,望故乡》的语言也是独具特色,有一种极具感官色彩的直观表现力。往往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和事情,在沃尔夫神奇的笔下,显得清新隽永,鲜明独特。沃尔夫非常善于向读者传达具体而鲜明的形象。他以抒情的强烈性,用各种感觉上的意象织成一个网,以唤起读者的反应,几乎与直接经验的结果一样强烈。
作品影响
《天使,望故乡》甫一出版,就被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小说家辛费莱·路易斯誉为那一时代的“最佳文学作品”,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威廉·福费纳甚至把沃尔夫排在自己之前,称其为最杰出的美国作家。在阐述“自然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文学概念的时候,也常常会提及沃尔夫和他的《天使,望故乡》作为例证。
作品评价
名家点评
美国评论家约翰·皮尔·毕肖普:沃尔夫的目的是“尽量把美国纳入一个人的经历之中去。”他以尤金的成长历程展现了20世纪初美国乡村的发展动态和社会变化。
争议
沃尔夫的小说创作形式在评论界历来是褒贬参半。与《天使,望故乡》出版后受到的盛赞相比,还有许多批评家认为他缺乏驾驭长篇小说形式的能力,致使小说缺少必要的戏剧性冲突和艺术距离,内容方面自传性太强。
作者简介
托马斯·沃尔夫(Thomas Clayton Wolfe,1900-1938),20世纪美国小说家。1900年生于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毕业于北卡罗来纳大学,在哈佛大学获得剧本写作硕士学位,后在纽约大学任教。他创作于大萧条时期的作品描述了美国文化的变化和多样。1938年沃尔夫去世后,威廉·福克纳将他列为他们那一代最好的作家,而将自己列在了沃尔夫的后面。“垮掉派”作家杰克·凯鲁亚克也将沃尔夫视为自己的文学偶像。
其代表作有四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天使,望故乡》(Look Homeward,Angel,1929)、《关于时间和河流》(Of Timeandthe River,1935)、《蛛网和岩石》(The Weband the Rock,1939)和《你现也不能回家乡了》。
参考资料
一个人的望乡情.易文网.2009-9-7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5 08:12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