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成立于1985年,迄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内最早开设
服装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199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获得服装设计与工程、
设计艺术学、艺术硕士三门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拥有
服装设计与工程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东北一流的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院先后八次获得
中国服装教育最高奖项——育人奖,是国内获此荣誉最多的院校。
学院概况
光阴荏苒,春华秋实。二十余年艰苦跋涉,二十余年奋斗求索。自1984年服装专业创建至今,服装学院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根据2004—2007年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FE指数评定,服装学院连续四年在国内专业院校综合排名第四;根据2006年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定,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全国专业学科评价A+、学科排名前5%;学院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国十大时装名校等殊荣;
服装设计与工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被评为中国模特行业最具影响力TOP10高等院校称号、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辽宁省服装行业“最佳人才培养院校”、辽宁省首批紧缺本科艺术人才培养基地;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被授予国家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辽宁省示范专业;
设计艺术学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拥有辽宁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服装设计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先进集体等等;拥有国家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十佳设计师、省级十佳制版师、省级十佳技术精英等优秀师资;学院23名同学入选2008北京奥运会礼仪引导员明星团,是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等院校。
学院已开设了
服装设计与工程、摄影、艺术设计三个专业,发展了服装设计、服装工程、服装设计与表演、形象设计、饰品设计和摄影六个专业方向,在校学生近一千四百人。不断完善“学院中的城市”和“城市中的学院”合一的办学思路,形成“院内教学区——实验教学区——企业实验区——国际合作区——学院服务区”五区融合、联动发展的运行模式,构建产学研的战略联盟,用自身的优势专业学科与区域创新能力去共生共赢发展。努力成为区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源头;努力成为区域自主创新的重要高地,努力成为区域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桥梁和窗口。
服装学院秉承国际化办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创新设计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有效衔接产学研产业链的基础上,注重服装设计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各学科间的知识融合、交叉、渗透,营造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环境,培养出了大批高质量、高素质的时尚创意产业人才,为繁荣社会经济、美化社会生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校企合作建立了专业与学科建设发展基金。二十余年来,师生众多作品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得大奖数百次,在许多重大项目的设计中屡屡中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社会效益。学院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院的客座教授,并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来院讲学。服装学院先后与英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美国、意大利、法国等一些知名院校和国际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已派出多批学生出国深造,并已招收留学生在我院学习。
风雨滋兰蕙,岁月铸辉煌。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将坚持科学发展观,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国际服装学府前进!
专业设置
服装设计方向
服装设计方向成立于1985年,服装学院是国内最早开设本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服装设计方向本着“加厚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增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艺术、科学、人文科学模块相互融会构架成宽泛的专业领域范畴。
服装设计与工程方向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所设的重要专业之一,是服装艺术设计与服装工程技术渗透交叉的专业,具有较强的艺工结合特色。
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
该院是全国最早开设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方向本科教育的高校之一,有近十年办学的经验,在国内外已经拥有广泛的影响力,被权威机构评为2005中国模特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高等院校TOP10。
形象设计属于多种学科交叉融合构筑的新兴综合学科,形象设计是一个整体,包含了设计学、美学、心理学、美容学、公共关系、文化修养等多方面的因素,它就像乐队的指挥,将各种旋律统一在一起,它将诸多因素统一在总体设计中,来体现它的视觉形象。
饰品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 该专业方向注重平台学科基础理论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及一专多能的能力,具有较强产品开发设计与产品策划能力,能在企事业设计部门、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及相关行业从事服装配饰设计以及生活饰品设计实践、科研教学、设计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摄影专业
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摄影系成立于1999年,2000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现有学生150余人,专业教师7人,拥有各种实验室以及先进的专业
摄影器材,这为教学和专业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在校期间在各类国内外摄影大赛中获奖近百次,在各种专业杂志报刊发表文章、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