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坚,江西万安人,1965年5月出生,法学博士,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获
江西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
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专业法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华中师范大学
科学社会主义专业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和经济学院教授、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高校“
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专业博士生导师,
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广东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台湾研究会理事,教育部
人文社会科学评审专家库成员,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独立撰写出版《深圳与香港经济合作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世界硅谷模式的制度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台湾经济性特区的发展与转型研究》(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大试验:跨世纪的中国经济特区》(武汉出版社,1995年)等4部学术专著,在《经济学动态》、《台湾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共党史研究》、《人民日报》等报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其中被新华文摘、光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美国世界日报、CSSCI等转载或收录30多篇。现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理论、中外经济特区、港澳台经济和城市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2010年是中国经济特区创办与发展30周年。30年来,经济特区在中国的发展,已从一种形式到多种形式,从沿海到内地,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发生巨大历史变迁的一个重要缩影。经济特区在中国的发展,有成功,也有挫折;有肯定和颂扬,也有质疑和争议;潮起又潮落,一直成为世界关注中国和中国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晴雨表。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反复说过,经济特区是一个试验。从世界的角度来讲,也是一个试验。1989年,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特区建设的早期领导者谷牧为汕头特区题词时曾引用北宋改革派王安石的诗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其情切切,其意深长。这是对中国经济特区创办和发展的艰辛历程最恰当不过的描述了。深圳作为我国起步最早的经济特区,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往往成为关注和争议的焦点。深圳特区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罕见奇迹,也创造了世界创办经济特区的奇迹,其发展成就和发展影响最大,但其受到责难和磨难也最多。深圳未来发展目标是现代化、国际化的先进城市,要为中国“再造香港”、“再造新加坡”作贡献。珠海特区尽管发展成绩斐然,但是有许多东西值得总结,城市发展定位摇摆不定,发展目标或高或低,发展节奏或快或慢,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珠海特区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未来前途无量。而汕头特区发展值得总结的东西就更多了,其发展特区的优势和条件明显,但其在办特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却更明显,其地位30年不进反退,有愧特区这块金字招牌。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10年是中国经济特区创办30周年。相隔有岁,但特区之建立与改革开放之推行有如孪生弟兄,相继着力,共推中国走向现代文明。若言中国新一轮现代化自改革开放始,其坚实之第一步,则从建立经济特区起。1980年,党中央、国务院以非凡勇气建立经济特区,30年过去,如今各级各类经济开发区已遍地开花,与当年的先行者——经济特区一道,映射中国经济发展之跫然足音。其中,尤以深圳经济特区最具代表性。特区的价值难以尽数,最重要莫过于其试验性。“摸着石头过河”,社会之变革无法在电脑上模拟,任何不慎都可能导致不菲的代价。特区之试验性,上至决策者的政令,下至创业者们义无反顾地“南下”,热血满腔,而前途难知。所幸家国有幸,大事得成。今日,经济特区的建设已是成绩斐然,堪称伟业。凡此种种,无须赘言。
先贤语:“三十而立。”30年中,特区在争议声里昂然前行,以速度迅捷与财富累积彰显优势。30年之后,昔日之茁壮少年已成长为成熟稳重的青年,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注重社会综合协调发展成为摆在特区建设者面前新的课题。年岁的增加给了我们盘点的机会,角色的转换更需我们多加理性审视。回顾30年来之成就与缺陷,斟酌当下纠结之矛盾与困境,对于特区而言,此种反思与审视,大有裨益。30年历程,固非一帆风顺,个中甘苦,非回顾,无以显其曲折与别致,面对当今,则无从知晓成就与困顿之所由来。“疏通知远,书教也”,贯通30年历史,恰可观其中之丰赡与缺漏,正可作今天与明日之风帆。而此举,于深圳大学,更是当仁不让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