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mystaceus)是鬣蜥科、沙蜥属的爬行动物。体大,全长150毫米左右;嘴角有耳状皮褶;尾的腹面基白端黑,但幼蜥呈基橙端黑。该物种是沙蜥属中体型最大的,也是由中亚地区分布到中国西北部的典型荒漠蜥种。大耳沙蜥愤怒、攻击或准备逃避时,会露出肉红色的“耳”,并不停地扇动,发出“呼呼”的响声来恐吓对方。主要食物为昆虫及其幼虫。分布于阿富汗、伊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土耳其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常见于荒漠,栖息于半固定沙丘中。
形态特征
成体大,头体长56-89毫米,尾长55-90毫米。头大,宽度大于其长,眼间微凹;吻圆宽,前端几与上须垂直,下领前伸略为超过上领;鼻孔大,朝向前上方,鼻间鳞l-3枚;鼻鳞3枚,上鼻鳞内缘与一纵列鼻间鳞相接。头部背面的前额鳞最大,眼间和顶鳞次之,眶上鳞最小,鳞片常以顶鳞为中心呈环形排列,鳞端突起。后鼻鳞与眼前鳞之间有颊鳞3-4枚。上睫鳞8-11枚,前面5-6枚长而平扁,
覆瓦状排列。中间的上睑鳞游离缘平齐或凹入,两端及下睫缘鳞的
游离缘锯齿形;下睑鳞与上唇鳞之间有纵列鳞2-3行。上唇鳞14 -16(17)枚,吻鳞宽约为两侧上唇鳞的2-3倍;下唇鳞9-11枚。嘴角有发达的耳状皮褶,游离缘呈锯齿形。鼓膜部略为下凹,被细鳞,其后有锥状的鳞丛,颏部和颈侧的鳞片突起尖出。须鳞于喉褶的一纵列鳞56-67枚。
枕鳞及背鳞具强棱,由两侧于腋部则无棱鳞。体侧褶不明显。须鳞及腹鳞光滑,菱形,末端尖出。四肢均被棱鳞。前肢贴体前伸时各指全部超越吻端,指长顺序4-3-2-5-1;后肢贴体前伸到达嘴角的皮褶部。第三、第四趾的两侧栉缘发达,趾长顺序4-3-2-1-5;爪尖长,白色。尾背棱鳞显著,尾基腹面的棱鳞弱,往后逐渐转强。背面沙黄色而带灰色,由暗纹和斑点组成细碎的背斑,酷似砂砾的地表。腹部黄白色。尾背有棕褐色横纹13-15行,腹面基部白色,后方1/2至尾端黑色。雄蜥在繁殖期于
颏下和肩胸部呈粉红色,前肢之间的胸部有一醒目的大
黑斑,雌蜥颊下的粉红色不明显。幼蜥胸部的黑斑色浅,大腿后缘和尾的腹面呈现鲜艳的橙黄色,性成熟时则橙黄色消失,尾的腹面后部黑色。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大耳沙蜥栖息于半固定沙丘中,常在稀疏的小
灌木下挖洞居住。在中国,大耳沙蜥只在新疆伊犁河流域的霍城出现,且在海平面以下45米至海拔1000米左右的范围内。
生活习性
大耳沙蜥的奔跑速度很快,遇到危险就快速地钻入沙丘不见踪影。受追击时,常贴向地面不断摆动蜥体,急速挖土,使自身很快地埋进沙内,有时则撑起四肢,高抬前躯,举尾背上时卷时松。大耳沙蜥的耳状皮皱具有辅助攻击、捕食的功能,当它愤怒、攻击或准备逃避的时候皮褶张开,露出肉红色的“大耳”,显出凶狠的姿态,并不停地扇动,发出“呼呼”的响声来恐吓对方。洞道直长,可达70-80厘米,但离地表较浅,洞口大,宽30毫米以上,洞的末端不扩大。
大耳沙蜥主要食物包括蚂蚁、蜘蛛、蝗虫、
鞘翅目昆虫及其幼虫等,此外,在胃内还发现有植物小残片。
分布范围
大耳沙蜥分布于其分布范围西北部的俄罗斯南部(达吉斯坦、卡尔梅基亚、阿斯特拉罕地区、斯塔夫罗波尔斯基地区和车臣东部),通过哈萨克斯坦到中国西北部(新疆西北部的伊犁盆地);在其分布范围的南部,它出现于伊朗中部高原,经过阿富汗、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以及邻近的吉尔吉斯斯坦)。此外,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土耳其也有分布。
繁殖方式
大耳沙蜥属于卵生动物,在5-6月为交配繁殖期,怀卵数多达3-5枚,每年产卵1次,多数为3-4枚,仅少数个体较大的沙蜥偶产5卵的现象。卵壳柔软、半透明的革质。母蜥于7月已产卵完毕,结束繁殖期,幼蜥于8月份孵出。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种群现状
在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这是沙质沙漠中常见的物种。据统计,在土库曼斯坦每2平方公里有18只大耳沙蜥,在哈萨克斯坦每公顷有64只大耳沙蜥。有报道称,大耳沙蜥在阿富汗北部的沙漠中大量存在。在塔吉克斯坦,大耳沙蜥的密度很低,每平方公里密度为1-2只,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它在该国面临数量下降的威胁。根据2010年的调查,乌兹别克斯坦克孜尔库姆地区的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8只。2011年一项对亚曼库姆沙地的调查发现,7月份平均每平方公里有6只。在中国,大耳沙蜥是一种稀有物种,且数量正在下降(2018)。
濒危原因
大耳沙蜥在分布地区受到沙丘稳定化和沙丘栖息地向农业用地(通过灌溉)、采矿(采砂)和城市地区转变的威胁。在其范围内的欧洲部分,牲畜放牧的减少导致沙丘植被更加茂盛,从而消除了适合该物种的栖息地。大耳沙蜥也是国际宠物贸易的对象,宠物贸易的收集可能会对该物种产生巨大的、但发生于局部的影响。
在中国,大耳沙蜥受城镇建设、沙漠旅游开发、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受巨大的宠物需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