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罗神仙中的大罗是学道者的最高追求,即升至道教三十六天最高的
大罗天。这就是大罗神仙的由来。
神仙的介绍
神仙,古代神话传说中指能力非凡、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
一人一山谓之仙,意为人往高山登,不畏惧困难。而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意。神与仙本有所不同:神为先天神或敕封神、
祖先神;而仙则为凡人修炼或机缘造就。但是世俗将神与仙连在一起称呼。
神仙于天庭供职者须受天条约束,非天庭任职者则闲居自在。
神仙的划分
神仙的种类
晋葛洪引的《仙经》将神仙分为三种:天仙、地仙、尸解仙。
天仙---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
地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
尸解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唐
司马承祯的《
天隐子》将神仙分为五类:人仙、地仙、天仙、水仙、神仙。
人仙---在人称人仙,
地仙--在地称地仙,
天仙---在天称天仙,
水仙---在水称水仙,
神仙---能神通变化者称神仙。
清王建章《
仙术秘库》关于神仙的种类,归纳起来,将其分五品:1.天仙2.神仙 3.地仙4.人仙 5.鬼仙。
鬼仙---修士修行到死后,一丝精灵不灭,寄托一物长存,被称之为
阴神、鬼神、清灵之鬼、尸解仙,是五仙仙品中之下乘,只有投胎夺舍,重新修炼,才能成为得天仙道果。
人仙---修士修行修到却病延年、无灾无患、寿登遐龄。但不悟大道,寿有尽时,无长生不老之果,是五仙仙品中之中下乘。
地仙---修士修行修到辟谷服气、行及奔马、寒暑不侵、水火不惧,具有神通。但不悟大道,止于小成之法。不可见功,只是长生住世,而不死于人间者,为陆地游闲之仙。是五仙仙品中之中乘。
神仙---修士因厌居尘世,用功不已,待功满忘形,胎仙自化。炼尽元神之阴滓,阴尽阳纯,身外有身。脱质升仙,超凡入圣。谢绝尘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神仙悟得大道,登上
大罗天,解脱无累,随时随地可以散聚元神,天上人间,任意寄居。神通广大,又被称为大罗神仙。是五仙仙品中之上乘。
天仙---神仙愿供天庭驱驰,授天书,为天仙道果。注:此乃神仙授仙职也,虽得天仙,却是散数,未入真流。
道教神仙
道教的神仙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道”在人和万物中的显现就是“德”。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
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道教认为
闻道有先后,
德道有高低。道家言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扶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
道家认为神仙只有对道的理解深浅之分,而没有等级地位之别,神仙以济世度人为宗旨。故道教徒既信道德,又拜神仙。
道教信奉的最高尊神是“三清”,其次为玉皇以及四御,再次则为众天神。其他分司不同职责的神仙,老百姓最熟悉的有风、雨、雷、电、水、火诸神,以及财神、
灶神、城隍、
土地神等。
道教所谓神分有两种,一者是先天尊神,为天地本源之道的代表,如三清。一者为神,为善人或者有大功之人死后封为天神、
地神,还有祖先神等。
仙为,指经过某些特殊仙法修行而成。
神仙的起源
汉时《
太平经》就将神仙分为六等: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
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并称:“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给助六合之不足也。”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引《仙经》将神仙分为三等:天仙、地仙、尸解仙。称:“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梁陶弘景《
真灵位业图》又把神仙分为七阶:玉清、上清、太极、太清、九宫、洞天、太阴。
而
北周的《无上密要》则从得道成仙的层次出发,将神仙分为:得鬼官道人、得地仙道人、得地真道人、得九宫道人、得太清道人、得太极道人、得上清道人、得玉清道人。其中“得鬼官道人”为人死后的仙鬼安排,表明死后也有升仙的希望与机遇,从而说明南北朝时已有“鬼仙”的说法。
唐时的《
天隐子》又将神仙分为五类,称: 在人称人仙,在地称地仙,在天称天仙,在水称水仙,能神通变化者称神仙。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道教三洞宗元》“三清”条目中则将神仙分为
九品,称:“
太清境有九仙,
上清境有九真,
玉清境有九圣,三九二十七位也。”九仙为:上仙、高仙、太仙、玄仙、天仙、真仙、神仙、灵仙、至仙。真、圣之号亦以上、高、太、玄、天、真、神、灵、至为次第。这与《太真科》的
分类方法大致相同。
总之,关于仙品的分类方法很多,后来《
仙术秘库》对其加以归纳总结,称“法有三乘,仙分五等”,其五等仙为: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基本上奠定了神仙品位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