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挺
花鹿茸的锯茸
花鹿茸的锯茸,呈圆柱状分枝,主枝习称“大挺”,锯口直径4~5CM,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
简介
全世界的鹿约有40多种,分布在我国的有19种。梅花鹿、马鹿是我国主要的茸用鹿。梅花鹿主产于吉林、辽宁;马鹿主产于黑龙江、吉林、青海新疆四川等省区。东北梅花鹿
鹿茸 是指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梅花鹿、马鹿在生下后8-10月龄的雄性小鹿,额部开始突起,形成长茸基础,2足岁以后,鹿茸分岔,鹿茸以3-6年所生的为佳。鹿茸是名贵药材。鹿茸中合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钙、磷、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鹿茸性温而不燥,具有振奋和提高机体功能,对全身虚弱、久病之后患者,有较好的强身作用。
花鹿茸
黑龙江河北北京等地;其他地区亦有少量生产。
马鹿茸
分类
初生茸
呈圆柱形或圆锥形,略弯曲,无分岔,长约15-30厘米,直径约2-3 厘米,皮红棕色或棕色,密生黄棕色或浅灰色细毛,茸基底部锯口略圆形,黄白色或带血污色,外围显骨质铧。中部呈海绵样孔隙,基部外壁略有骨钉,气微腥,味微咸。
二杠茸
大挺圆柱形,直立长15-18厘米,直径3-4厘米,顶端钝圆饱薄,向内方稍弯曲,习称弯头或稍有皱缩,眉叉亦呈圆柱形,斜向前伸,长9-15厘米,直径2、5-3、5厘米,全形略如拇指与食指,作八字样分开,皮红棕色或黄棕色,密生黄棕色或淡灰色细毛茸,锯口卵圆形,黄白色或淡黄色,外围有较薄的骨质,中部密布海绵状细孔,体轻如朽木,气味同上。
三岔茸
大挺略呈方形弯曲,长20-30厘米,已分生第二枝,大挺及侧枝先端略尖而无弯头,下部分壁有纵棱线及微突丐的疙瘩,习称起筋骨钉,皮红棕色,毛茸较稀而稍粗,外用骨质较厚,其余与二杠相同。
再生茸:形与二杠相似,唯大挺不圆或下粗上细,无弯头,皮灰棕色,毛茸较稀而粗或生有较长的针毛,锯口外用骨质厚,外壁已有纵棱线,质坚重,其余与二杠略同。
砍 茸
即带头盖骨的二杠或三岔,茸形及气味与二杠或三岔相同。显微鉴定:粉末:淡黄色。表皮角质层表面呈颗粒状,茸毛脱落后的毛窝呈圆洞状。毛茸中部直径13-50μm,表面由扁平细胞(鳞片)呈覆瓦状排列的毛小皮包围,细胞的游离缘指向毛尖,皮质有棕色色素,髓质断续或无。毛根常与毛囊相连,基部膨大作撕裂状。骨碎片表面有纵纹及点状孔隙,骨陷窝呈类圆形或类梭形,边缘骨小管呈放射状沟纹。横断面可见大的圆形孔洞,边缘凹凸不平。未骨化骨组织表面多具不规则的块状突起物。角化梭形细胞多散在。
鹿茸片
有血片和粉片两种,主要是鹿茸切片时的部位不同。血片为鹿茸的顶尖部切下,呈黑褐色,密蜡状,有光泽,质最佳;粉片是从鹿茸的中下部切下,白色或略带黄色。鹿茸按照采收与加工方法不同,一般把它分为锯茸和砍茸两种。锯茸是在雄鹿三岁时开始。二杠茸每年可采收两次,清明节后40-50天采二杠茸(头茬茸),采后50-60天采再生茸(三茬茸)。三岔茸每年采一次,约在7月下旬进行。砍茸是对老鹿、病鹿或死鹿的鹿茸连同脑盖骨钮下,亦分二杠、三岔等规格。
化学成分
雌酮(oestrone)、PGE2等多种前列腺素、多种氨基酸,以及骨质、骨胶、脂类蛋白质等。鹿茸提取物还含有游离胆甾醇、神经酰胺磷脂类(卵磷脂和溶血卵磷脂、鞘磷脂)、糖脂类。另从鹿茸中提得酸性粘多糖,其中含有氨基半乳糖和糖醛酸。鹿茸尚含多胺类化合物,如腐胺尸胺精胺,这是一类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和亚氨基的长链脂肪族化合物,具有刺激RNA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25 18:54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