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黟县地方志:“石壁幽峭,芳丛兰坂,香洁静明,延伫者忘疲矣。” 大周山石林位于
黟县县城东南13公里,在西递镇叶村府均,距离
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景区5公里,是黟县独具特色的地质地貌自然景观,石林分布面积达32公顷(480亩)。大周山石林在地质学上称为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整座山由无数奇峰异石构成。以“瘦、皱、漏、透”为特点,或相互连接延绵逶迤,或一座座傲然伫立。
大周山石林位于黟县县城东南13公里,在西递镇叶村府均,距离
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景区5公里,是黟县独具特色的地质地貌自然景观,石林分布面积达32公顷(480亩)。大周山石林在地质学上称为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整座山由无数奇峰异石构成。以“瘦、皱、漏、透”为特点,或相互连接延绵逶迤,或一座座傲然伫立。
相传,东周列国,
诸侯争霸,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就在秦王朝将要吞并六国的前夕,周王朝有一支脉为躲避战乱,辗转来到这里,见这里山势奇特、兰草丛生,且山下有大小两池碧水,如日月辉映天地,认定这是块让他们子孙能永远休养生息的宝地。从此便世代在此定居。虽然远离中原,远离政治中心,但他们依然深深怀念周王朝鼎盛时期礼教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战争造成的礼崩乐坏深恶痛绝,为此,便将这座山起名为大周山。
当时造成社会动荡和战争的原因是贫富不均,而贫富不均的主要原因是赋税的不均,穷人的负担远远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他们幻想有朝一日能建立一个均贫富的理想社会,于是便将自己定居在山下的这块地方起名为“赋均”,只是因年代久远的口口相传,就成了今天人们口中的“府均”了。
站于大周山“天台”之上,俯看两池清水,古人称其为“日月池”。日池在上,月池在下。从天台上俯瞰日池,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让人恍惚来到了仙境瑶池,细细聆听,耳畔也似乎能听见仙乐飘飘,仿佛仙女们正羽衣霓裳、轻歌曼舞。从“阴阳五行学”理论来说,日为阳,月为阴,阴生水,所以“月池”又称“天井”,因而从不干涸。方圆百里,每逢久旱不雨,地方官员便会带领百姓来“月池”边焚香祈雨。据地方志记载,“月池”祈雨相当灵验,往往是祈雨者返回路上,便会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大周山对面亦有天井山,相传当年玄武大帝舅舅与玄武大帝争夺齐云山修道未果,另辟蹊径来到大周山与天井山,见此地奇峰秀岩、自然天成,并不比齐云山逊色,便在此修道得仙,今天天井山中仍存有道观遗址,引人神往,而天井山又与天井“月池”遥相呼应,山水相衬、互为滋养,使得这一方山水更得灵性!
如今世界遗产地西递古镇叶村大周山脚下喀斯特地貌石林山,与云南石林一般气势宏大。依山而上,每一层岩石形状各异,千姿百态,洞穴沟壑,星罗棋布。单独看每一块石头,大小不一,姿态万千,有的如猛虎,有的似绵羊,还有的像人物,真可谓是鬼斧神工,件件精美。截至2015年5月,已开发石林观光区50000平方米,建成旅游公路、停车场、观光步道、游客服务中心、水面景观等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