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柴胡(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是
伞形科、
柴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米。基生叶宽卵状披针形,下面常粉蓝色,基部楔形缢缩成柄,叶鞘抱茎,茎中部以上叶无柄,卵形或窄卵形,基部心形抱茎;伞形花序多数,宽大而疏散,小总苞片卵状披针形,花瓣扁圆形;果暗褐色,长圆状椭圆形;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形态特征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80-150厘米。根茎弯曲,长3-9厘米,直径3-8毫米,质坚,黄棕色,密生的环节上多须根;茎单生或2-3,有粗槽纹,多分枝;叶大形,稍稀疏,表面鲜绿色,背面带粉兰绿色,基生叶广卵形到椭圆形或
披针形,顶端急尖或渐尖,下部楔形或广
楔形,并收缩成宽扁有翼的长
叶柄,至基部又扩大成
叶鞘抱茎,叶片长8-17厘米,宽2.5-5(8)厘米,9-11脉;叶柄常带紫色,长8-12厘米;茎中部叶无柄,卵形或狭卵形,7-9脉;茎上部叶渐小,卵形或广披针形,9-11脉,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抱茎;伞形
花序宽大,多数,伞辐3-9,通常4-6,不等长,长5-35毫米;
总苞1-5,开展,黄绿色,不等大,
披针形,长2-10毫米,宽1-2毫米,3-7脉;小总苞片5-6,等大,广披针形或倒卵形,长2-5毫米,宽0.7-1.5毫米,顶端尖锐,3-5脉;小伞形花序有花5-16,花深黄色,直径1.2-1.6毫米,
花柄粗,长短不等,花时长2-5毫米,果时长6-10毫米;
花瓣扁圆形,顶端内折,舌片基部较阔,不成隆起状,长几达花瓣之半,顶端有2裂,裂口呈三角形,
花柱基黄色,特肥厚,直径超过
子房,花柱很长。果暗褐色,长圆状椭圆形,长4-7毫米,宽2-2.5毫米,分生果横剖面近圆形,每棱槽内油管3-4,合生面4-6。花期8-9月,果期9-10月。
近种区别
由性状鉴别可知,大叶柴胡与北柴胡在性状上有一定区别,大叶柴胡的根茎表面,具密集的节和节间,根及根茎折断面为中孔,这与柴胡有明显的区别。
北柴胡:圆柱形或圆锥形、根头部膨大,顶端残留茎基,下部多分技,表面灰黑色或灰棕色,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大叶柴胡:根茎圆柱形,表面棕黄色,具密集的节和节间,顶端残留茎基,下部多支根,主根不明显,表面棕褐色、具纵细纹,断面中孔,有特异香气。
生长环境
大叶柴胡生于林下、林缘、灌丛中、山坡草地、草甸子中。喜半阴、湿润、冷凉环境,耐寒,适宜疏松土壤。
分布范围
大叶柴胡产于中国东北、西北、华北和华中等地区,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安徽江、江西、河南、湖北、重庆等省区。朝鲜、韩国、蒙古、日本、俄罗斯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一般繁殖方式为播种或分株繁殖。在温室中,一般春天播种,在2℃下,种子通常8-15周发芽,当足够大可将幼苗放入单独的花盆中,并在第一个冬天种植大叶柴胡。
下级分类
南方大叶柴胡(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 f. australe Shan et. Y. Li)
该变型植株较高大粗。茎中部以上的叶呈
披针形或狭倒卵形,基部渐窄呈楔形或圆楔形,很少呈心状耳形;花柄较粗短,花时长3-4毫米,果时可延长至6-8毫米,花瓣黄色,中脉带紫色。果长圆形,长5.5-7毫米,宽约2毫米。产浙江、安徽、江西等省。生于海拔750-990米的山坡、林下阴湿处或溪谷草丛中。
短伞大叶柴胡(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 var. breviradiatum Fr. Schmidt)
该变种茎较矮而粗,有短粗的分枝;叶较短而阔,质地厚;
花序梗较短,伞辐也较短,长10-20毫米;小
总苞片很短小;
花柄短而粗,长1.5-3毫米,果时不延长或略延长,长2-3.5毫米,与果近等长。果实较小,红棕色,广椭圆形,长3毫米左右,宽2毫米左右。产黑龙江、辽宁等地。分布苏联
西伯利亚,朝鲜和和日本北部。模式标本产黑龙江岸。
紫花大叶柴胡(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 var. porphyranthum Shan et Y. Li)
该变种主要的特点是
花序梗、伞辐、花柄均较细长,花序梗长3-10厘米;伞辐长25-55毫米,花柄在花期长8-10毫米,结果时延长达14-18毫米。为果长的3-4倍,
花瓣深紫色,花柱基暗紫色;果实长圆形,暗紫褐色,长4.5-6毫米,宽2.8-3.3毫米。在有的小伞形花序上可再长一小伞形花序。叶质地较薄,表面浅绿色,背面绿白色。茎上部的序托叶基部圆楔形。产河南、陕西、甘肃和四川一带。生长于海拔800-1500米的山坡丛林下,或山沟阴湿地以及
阴地草坡。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城口,海拔1500米。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可植于花境、林缘或疏林下观赏。
保护现状
大叶柴胡由于滥掘乱挖和生活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种群面积急剧减少。在《吉林省保护野生植物目录》中列为三类保护植物。
植物毒性
常作为柴胡入药。据报道其有效成份与药用柴胡相似;但皂甙不分解热作用不及北柴胡。挥发油部分有消炎作用,但毒性很大。20世纪70年代韧黑龙江省木兰县曾发生服用大叶柴胡制成的药丸的严量中毒事件。根含黄酮,挥发油,柴胡皂苷,柴胡毒素,柴胡酮醇,乙酰柴胡毒素,柴胡炔醇,其中柴胡毒素和乙酰柴胡毒素有毒。另含水仙碱,硬脂酸等。由于大叶柴胡曾发生过多次中毒事件,因此,自《
中国药典》1977年版起便规定:大叶柴胡有毒,不可当柴胡使用。而2000版《中国药典》柴胡项下附注其伪品大叶柴胡有毒,不可做药用。
大叶柴胡粉末的毒性很强,以3.0克/千克灌胃,1小时内小鼠全部死亡;其石油醚提取物经蒸馏乙醇溶解部分,以10克/千克灌胃,出现和粉末完全相同的中毒症状,2小时以内死亡;其水煎液毒性很小,致死中浓约在75克/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