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湖,古称𣲗源湖、金湖。位于湖北省黄石市
大冶市境东南,南靠阳新县,北依大冶市,根据2012年湖北省“一湖一勘”成果,大冶湖东西长67.20千米,南北宽1~3千米,湖岸线长139.8千米。水面面积54.7平方千米。
形成演变
大冶湖形成已有两亿多年历史。远古时,大冶湖是一条内流河,从西向东,横贯大冶市中部腹地,流入长江,后来河底淤塞,河床拓宽,形成一个狭长的河流沉降湖泊。古大冶湖无堤防涵闸,每到洪水泛滥,江湖合一,大冶城区三面濒湖成半岛。
清道光年间,民众为防御水害,叠石垒土修建江堤民垸,并于同治年间,捐资兴建四顾闸。
1949年前,由于水利设施差,洪涝、大旱等灾害十分频繁,湖区有近6666.67公顷农田经常受灾;滨湖的大箕铺、黄莲港等地曾是血吸虫病害的严重疫区。
20世纪50~60年代末,大冶湖还保留一种天然湖泊状态,江湖相通,湖面达170.1平方千米,湖容6.57亿立方米。
20世纪70年代,采取蓄泄并举的治理方针,开挖疏通155千米河港,兴建以大冶湖泵站和大冶湖大闸为标志的大冶湖水利枢纽工程,成为受人工控制的水库型湖泊。
20世纪80年代后,工矿业发展造成水土流失,湖容萎缩,湖水受重金属污染较重。
位置境域
大冶湖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境东南,南靠阳新县,北依大冶市,湖泊水面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4′6′′,北纬30°5′25′′。根据2012年湖北省“一湖一勘”成果,大冶湖东西长67.20千米,南北宽1~3千米,湖岸线长139.8千米。水面面积54.7平方千米。
水文特征
综述
根据2012年湖北省“一湖一勘”成果,大冶湖流域面积1106平方千米,相应容积1.2亿立方米。
水质
2024年7月,大冶湖流域生态补偿水质断面监测情况,监测数据显示,纳入生态补偿监测的24个断面(点)中,除1个断面因干涸未纳入统计外,23个断面中共有水质为Ⅱ类的断面8个,Ⅲ类的断面12个,Ⅳ类的断面3个,水质优良率为86.96%,与2023年同期相比水质整体改善明显。
流域环境
地质
大冶湖为印支运动后逐渐沉降,由河流发展而成的河谷型沉降湖。
地形地貌
大冶湖流域地势周边多丘岗,中部较平坦低洼,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湖底海拔14.6米,中部磊山湖底海拔13.50米,东部港底海拔11.0米。
气候
大冶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冷夏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历年平均气温17.4℃,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478.1毫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汛期5-9月约占全年总降水的60%。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99年,为2076.9毫米,最少降水量出现在1978年,为973.7毫米。最大日降水量出现在1998年7月22日,为250.5毫米。春秋季日照长,历年平均月日照时数1728.6小时。
自然灾害
大冶湖区自然灾害主要有洪灾,其次为旱灾,还有风雹灾和冰冻灾害等。据统计,从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至1949年的815年间,大冶湖共发生水灾63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至2013年,大冶湖共发生水灾13次。其中重大水灾年份有1954年、1969年、1983年、1991年、1994年、1998年、1999年;较大水灾年份为1996年、2010年。湖区旱灾时有发生,2000年发生特大干旱,1966年、1978年、1985年、1997年、2001年、2004年、2005年、2013年发生较大旱灾。
湖区水系
大冶湖流域有主要支流28条,皆为山溪河港。其中,流域面积在10平方千来以上的河港有大港、欧家港、牛皮港、栖儒桥港、白沙港、三里七港、杨桥港、张子禹港、罗桥港、两塘港、车桥港,石家晚港、杨湖铺港、夏家港、海螺山港、倪家畈港。组成大冶湖的汊湖子湖众多,在大冶市境内的有金家塘、龙泉湖、栗子湖、五湖、孙家湖、磊山湖、卫家湖、石家湖、林家湖、蔡家湖、尹家湖,刘家湖、跳石湖、三里七湖、曹家湖、马园湖和长径湖等24个;在阳新县境内的有谭家湖、八里湖、中赛湖、下赛湖、沙湖、官来湖、大湾、刘家湖、大泉湖、白泥泉,大湾湖、有色湖、太白湖13个。流域上游修建水库70多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Ⅰ)型水库17座,小(Ⅱ)型水库57座。
资源概况
生物资源
大冶湖鱼虾鳖蟹等水产品和菱角、莲藕等水生植物丰富。水体浮游生物种类多,浮游植物主要有绿藻、蓝藻、硅藻、裸藻,浮游动物主要有龟甲轮虫等,水生植物主要有菱角、苦草、黑藻、狐尾藻、马来眼子菜、大茨藻、小茨藻、水竹叶等,重要经济鱼类有鳜鱼、针鱼、草鱼、鲫鱼、鲌鱼、乌鳢等。特种水产有虾、螃蟹、鳖、牛蛙等。名贵珍稀品种有中华鲟、白鲟、团头鲂、鳗鲡、银鱼等。
旅游资源
雷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北省大冶市城西15千米的陈贵镇境内,总面积54.8平方千米,辖三个景区,即小雷山景区、天台山景区与大泉沟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景区以旅游观光、养老养生为主题。
历史文化
名称来源
北宋乾德五年(967年)设大冶县,以湖西大冶镇命名大冶湖。
民歌民谣
大冶湖区民歌民谣丰富多彩,有渔歌、山歌、田歌、灯歌、风俗歌,还有小调、儿歌、号子、打硪歌等。其中,牯牛洲的打硪歌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统计,湖区民歌共有326首,有27首被《中国民间歌谣集成》收录。
大冶年歌
二十三打扬尘,二十四进灶神;
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办鱼肉;
二十七办年米,二十八刜鸡鸭;
二十九家家有,三十夜鼎罐煎。
初一拜家庭,初二拜亡人,初三初四拜丈人。
传说故事
传说真武大帝在武当山潜心苦修炼成了一根降妖金杵,有只千年老妖趁真武大帝休息时盗走金杵,真武大帝夺回金杵后为防止金杵再次被盗,将幕阜山脉下的大小25个湖泊连成一片。为防止干旱,他又划出一条河道,将茗山下大小河的水引入金井中,将金井里的金子永藏于湖水中,让它造福湖边的民众。自此,金井周围形成一个湖泊,因它大部分属于大冶范围,人们就称之为大冶湖。
社会生活
古大冶湖江湖一体,是大冶县城和兴国县(阳新)北部地区客、货运输的重要通道。明、清时期,大冶县城先后建有得其门码头、杉树排码头、炭场码头。四顾山一线始建堤闸,大冶湖航道被堤闸阻隔,𣲗源口成为大冶湖水路货物运输咽喉。1998年6月,四顾船闸建成正式营运,被防洪堤闸阻隔百年的大冶湖航道再次江湖联通。2004年,航道疏浚工程、桥梁还建工程竣工,大冶湖航道等级由六级提升到五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