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
湖北省辖
县级市,由
黄石市代管,位于中国
华中地区、
湖北省东南部,
长江中游南岸,总面积1566平方千米;地处幕阜山脉北侧的边缘丘陵地带,地形以丘陵、山地、平畈为主;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截至2023年5月,大冶市共辖5个街道、10个镇、1个乡,另设有2个管理区;截至2023年末,大冶市(全域口径)常住人口86.24万人。
历史沿革
殷、商时代,属荆州。
周代初期,属扬越,
周夷王八年(前887年)后,属楚国。
秦代,大冶在南郡鄂县区域内。
汉代,先后属江夏郡鄂县、下雉县。
三国时期,先后属东吴江夏郡下雉县、武昌郡下雉县。
两晋时期,分属武昌郡的武昌、阳新二县。
南北朝时期,分属于郢州武昌、阳新二县。
隋初,属鄂州富川县。隋
开皇十八年(598年),属鄂州永兴县。
唐代,分属于鄂州的武昌、永兴二县。唐末
天祐二年(905年),南方割据政权吴国
武昌军节度使秦裴在永兴县境内(大冶域内)设青山场院,并大兴炉冶。
五代十国时期,属吴国和南唐的永兴县、武昌县。
宋初,属鄂州,北宋
乾德五年(967年),南唐国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县三乡与之合并,新置一县,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大冶县,仍属鄂州管辖。宋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属永兴军,次年,改属兴国军。
元代,县属江西行省兴国路。元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属湖广行省兴国府。
明初,县属湖广行省兴国府,
洪武九年(1376年)属湖广行省兴国州。
清初,属
湖广行省武昌府。
雍正元年,属湖北省武昌府。
民国初年(1912年),属湖北省江汉道;民国三年(1914年),属湖北省鄂东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湖北省第一专署。期间,民国十九年(1930年),成立大冶县苏维埃政府,属鄂东南苏维埃政府。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阳大(阳新、大冶)、鄂大(鄂城、大冶)、大鄂(大冶、鄂城)政务委员会,均隶属于鄂南政务委员会。
1949年5月,大冶县解放,同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冶县属湖北省大冶专区。
1952年,属湖北省黄冈专区。
1959年,撤销大冶县建制,并入黄石市。
1962年6月,恢复大冶县建制,仍属黄石市管辖。
1994年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大冶县,设立大冶市(县级)。由湖北省直辖,黄石市代管。
1995年1月1日,大冶市挂牌成立。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大冶市共辖5个街道、10个镇、1个乡:
东岳路街道、
东风路街道、
金湖街道、
罗家桥街道、
金山街道、
还地桥镇、
保安镇、
金山店镇、
陈贵镇、
灵乡镇、
金牛镇、
刘仁八镇、
殷祖镇、
大箕铺镇、
汪仁镇、
茗山乡,另设有东风农场管理区、四顾闸管理处2个管理区,市人民政府驻
东岳路街道。(注:金山街道、汪仁镇已由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冶市位于
湖北省东南部,
长江中下游南岸,湖北“冶金走廊”腹地,是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
武汉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和
鄂州市、
咸宁市相邻,西部和省会
武汉市接壤。地跨东经114°31′—115°20′,北纬29°40′—30°15′。大冶市总面积156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冶市地处幕阜山脉北侧的边缘丘陵地带,地形以丘陵、山地、平畈为主,地形分布是:南山北丘东西湖,南高北低东西平。海拔一般120至200米,最高点太婆尖,海拔839.19米,最低在市东港底,海拔11米。丘陵地带主要分布在境内中、东、西、北部,占境域面积的67%,南部偏东以山地为主,占15%,湖泊主要分布在境内的东、西部,平畈主要分布在湖泊周围、河流两岸和山谷之中,湖泊、平畈面积均占市域面积的9%。
水文
长江大冶市段,自凡波港口至枯牛洲尾全长11.4千米,江堤京起蓼叶山,西抵杨泗庙,全长10.545千米。
大冶市有河港16条,流入大冶湖注入夭江的有小箕铺港、三角桥港、界牌港、栖儒桥港、鸿滨桥港(支流欧家港)、车桥港、三里七港、卫祥港等。入长江的有保安港、还地桥港等,高河港最长,全长60千米,流经大冶的18千米,其上、下游分别在咸宁、鄂州境内。
大冶市境内的牛头山、鹿耳山、马叫山至铜绿山,跳石湖至牛角山颈,叶花香及灵乡镇均有伏流。
气候
大冶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水热同步与农业生产季一致的气候条件,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年平均气温17.5℃。年内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为29.4℃;8月次之,为28.7℃;1月最低,为4.7℃。年极端最高气温40.7℃,年极端最低气温-10.0℃。全年降水量为1495.2毫米,时空分布不均。年≥0.1毫米的降水日数为139.7天。其中降雪日数较少,为9.8天,由降雪形成的积雪日数,每年平均5.8天左右。达80%保证率的年降水量为1050毫米至851毫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大冶市域总面积1566.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50.15千公顷,园地面积22.59千公顷,林地面积36.3千公顷。
生物资源
大冶市野生动物有19目32种100多科,常见的有野猪、野鸡、野兔、小麂、野鸭;珍稀动物有狼、穿山甲、猫头鹰等;家养动物有猪、牛、羊、狗、鸡、鸭、鹅、鸽等。全市植物有高等植物207科,1165属,3800多种。其中,珍稀植物有水杉、
银杏、罗汉松、金钱松、白玉兰、云锦杜鹃、野生兰花草、水仙花、野生大豆等。
水资源
大冶市水域面积14.67千公顷,水资源总量12.17亿立方米,地下水多年平均值2.32亿立方米。境内有集水面积10千米以上的河流30条,总长368千米。大冶境内主要湖泊有大冶湖、保安湖和三山湖,流域面积分别是1106平方千米、285平方千米和243平方千米。有中、小水库114座,其中,有毛铺、杨桥、九桥3座中型水库,小(一)型水库24座,小(二)型水库87座,总库容量1.54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大冶市已发现和探明的大小矿床273处,金属矿、非金属矿53种,是全国6大铜矿生产基地,10大铁矿生产基地和建材重点产地。其中:黄金、白银产量居湖北省之冠,硅灰石储量居世界第二。大冶市境内已发现矿产65种,探明资源储量42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2种,非金属矿产29种。能源矿产主要是煤,储量7625万吨;金属矿产以铜铁金为主,其中,铜储量239万吨,铁36451万吨,金13.48万吨。非金属矿产点多面广,储量丰富,主要有石灰石、硅灰石、方解石、
白云石、石膏、陶瓷土、水泥用灰岩等。
人口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大冶市常住人口871214人。
截至2023年末,大冶市(全域口径)户籍人口99.92万人。全年全市出生0.65万人,出生率6.51‰;死亡0.32万人,死亡率3.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5‰。年末全市(全域口径)常住人口86.2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42%。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2年,大冶市(全域口径)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0.79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48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496.49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305.82亿元,增长2.7%。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57.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35.5%。
2023年,大冶市(全域口径)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3.15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02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458.46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344.68亿元,增长5.7%。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53.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39.9%。
2023年,大冶市(全域口径)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额比上年增长104.8%,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为3.15%;第二产业增长14.5%,占比44.95%;第三产业下降2.4%,占比51.9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4.5%;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0.3%。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7.14亿元,比上年下降39.9%。其中,住宅投资24.77亿元,下降38.8%;办公楼投资0.04亿元,下降44.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16亿元,下降32.3%。年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6.44万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38.4%。其中,住宅待售面积2.78万平方米,下降63.4%;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1.05万平方米,下降48.5%。
2023年,大冶市(全域口径)
地方财政总收入10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9.7%。从主要税种看,税收收入85.44亿元,增长18.1%,其中,增值税37.70亿元,增长53.1%;企业所得税21.11亿元,增长7.2%。全年全市(全域口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地方税收收入44.76亿元,增长14.3%。全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98亿元,比上年下降3.6%。
第一产业
2023年,大冶市(全域口径)粮食种植面积38.5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25千公顷,增长0.65%。在粮食种植面积中,谷物种植面积34.7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23千公顷,增长0.66%。在谷物种植面积中,稻谷种植面积27.6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34千公顷,增长1.23%;小麦种植面积3.3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05千公顷,增长1.64%;玉米种植面积3.64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16千公顷,下降4.26%。
2023年,大冶市(全域口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41.0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46千公顷,增长1.13%。其中,棉花种植面积1.4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02千公顷,减少1.04%;油料种植面积23.6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 0.72千公顷,增长3.16%;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2.97千公顷,比上年减少 0.4千公顷,减少2.99%。
2023年,大冶市(全域口径)粮食产量25.47万吨,比上年增加0.5万吨,增产1.99%。在粮食产量中,谷物产量24.36万吨,比上年增加0.46万吨,增产1.91%。在谷物产量中,稻谷产量22.11万吨,比上年增加0.42万吨,增产1.92%;小麦产量0.98万吨,比上年增加0.02万吨,增产1.95%;玉米产量1.22万吨,比上年增加0.02万吨,增产1.65%。
2023年,大冶市(全域口径)棉花产量0.143万吨,比上年减少0.002万吨,减少1.04%;油料产量6.36万吨,比上年增加0.18万吨,增产3.0%;糖料产量0.49万吨,比上年增加0.018万吨,增长3.9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8.57万吨,比上年增加0.84万吨,增产2.22%。
2023年,大冶市(全域口径)肉类总产量5.84万吨,比上年增加0.17万吨,增产3.04%。其中,猪肉产量4.08万吨,比上年增加0.16万吨,增产4.1%。禽蛋产量2.42万吨,比上年增加0.11万吨,增产4.56%。生猪出栏52.15万头,比上年增加0.88万头,增长1.71%。家禽出笼1309.06万只,比上年增加6.07万只,增长0.47%。年末全市生猪存栏31.99万头,比上年增加1.67万头,增长5.51%;家禽存笼223.21万只,比上年减少3.34万只,下降1.47%。
2023年,大冶市(全域口径)水产品产量9.97万吨,比上年增加0.54万吨,增产5.7%。
第二产业
大冶市是近代民族钢铁工业摇篮。晚清时期,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大冶境内开办大冶铁矿,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跨区域钢铁煤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拉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序幕。建国后,国家在大冶境内兴办了20多家大中型厂矿企业,采掘金、铜、铁矿石,使大冶成为中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之一。
2023年,大冶市(全域口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0%。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看,全年全市(全域口径)规模以上工业中,股份制企业实现产值810亿元,下降3.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产值75.07亿元,增长7.2%。辖区内上市公司4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全域口径),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产值增长201.4%,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产值增长29.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增长22.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产值增长12.5%。
第三产业
国内外贸易
2023年,大冶市(全域口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6.56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全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按行业统计,批发业消费品零售额1.64亿元;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25.50亿元,增长0.6%;住宿业消费品零售额0.21亿元,增长24.5%;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00亿元,下降12.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83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0.52亿元。全年全市(全域口径)进出口商品总值126.82亿元,比上年下降1.8%。其中,出口112.57亿元,增长5.2%;进口14.25亿元,下降35.5%。
金融业
截至2023年末,大冶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31.97亿元,比上年年末增长12.0%;贷款余额722.64亿元,比上年年末增长15.9%。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大冶市拥有艺术团1个,全年演出197场,观众20万人次。年末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33万册;博物馆1个;体育场馆3923个,其中综合场馆61个;调频转播发射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4座;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大冶市(全域口径)有学校153所,在校学生14.31万人。其中,普通高中9所,在校学生2.17万人;普通初中44所,在校学生3.96万人;小学98所,在校学生7.84万人;普通中专2所。年末全市幼儿园(含附属幼儿园)161所,在园幼儿2.42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8.32%,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8%。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大冶市(全域口径)医疗卫生机构546家。其中,医院1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家,乡镇卫生院11家,妇幼保健机构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生监督机构1家,其他医疗机构517家。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5401人。其中,医院2273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83人,乡镇卫生院977人,其他医疗机构1768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888张。其中,医院3636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28张,乡镇卫生院1223张,其他医疗机构501张。
民生保障
截至2023年末,大冶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82万人,比上年年末增加0.8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4.0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3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0.2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5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7.33万人。
截至2023年末,大冶市民政事业费实际支出2.74亿元,其中,社会救助支出1.51亿元。年末全市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8个,拥有床位数6344张。年末全市救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389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4507人。
交通运输
大冶市地理地处中国第四大核心增长极—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角”腹地,是武汉城市圈冶金建材走廊的重要支点和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大冶市境内设有大冶北站,黄石站,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100千米,距鄂州花湖机场30千米,开车仅需20分钟,距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长江黄石新港码头仅20千米。武九铁路、武黄城际铁路、106国道、314和315省道贯穿境内,大广高速、蕲嘉高速、鄂咸高速、武阳高速(在建)、机场高速(在建)在境内交汇,与沪蓉、京珠、杭瑞等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到达周边省会城市长沙、合肥、南昌只需3个小时车程。随着武黄城际铁路的开通,大冶到武汉仅需半个小时,到南昌只需70分钟。
截至2023年末,大冶市公路线路里程达4273.48公里。年末全市公路营运车辆(不含公交和出租车)2017辆,其中载货汽车1534辆,载客汽车483辆(包括旅游客车)。全年全市实现客运量(不含公交和出租车)961万人,拥有道路运输营运证车辆实现货运量591万吨。
历史文化
矿冶文化
3000多年前,华夏先民在大冶市境域这里采矿炼铜,开启了闻名世界的青铜文明,境内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四方塘遗址被评为“中国考古十大发现”。
一个多世纪前,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大冶开办大冶铁矿,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钢铁煤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拉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序幕,让大冶成为了近代中国钢铁工业摇篮。
解放后,大冶成为新中国的“工业粮仓”,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主席曾风趣的说道, “我就是骑毛驴,也要去大冶铁矿看看”。 大冶铁矿也是毛泽东一生中唯一视察的矿山。
风景名胜
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位于大冶市金湖街道,它发现于1973年,是迄今为止中国乃至世界开采时间持续最长、采冶规模最大、采冶链最完整、采冶技术水平最高、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古铜矿遗址。新博物馆即铜录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于2022年底开放。
雷山风景区位于大冶市城区以西十五千米的
陈贵镇境内,是
鄂东南重要的风景名胜之一,共分四大景区:方广寺景区、大小口景区、小雷寺景区、石笋尖景区。
黄金湖旅游区位于大冶市西北角的还地桥镇境内,黄金湖与保安湖,三山湖水脉相连,同属梁子湖水域,黄金湖为湖北省8大无污染天然湖泊之一。
黄坪山生态旅游区是湖北省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冶南部山区,与阳新县西北部交界。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宝库,区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达1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7.6%。区内有高等植物3800余种,野生动物100多种。
殷祖镇董家口风景区位于大冶市东南部,延伸于
罗霄山脉北端,面积为62
平方千米,有“小
庐山”之美誉。
大泉沟位于陈贵镇南山北麓,面积约18平方千米,最高峰猫儿伏海拔774.9米。
大冶上冯九古奇村·芦尚境生态旅游景区是3A级旅游景区。在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上冯村汇集了古宅、古树、古祠、古井、古墓、古碑、古道、古沟渠、古碾等人文地文景观,历经数百年沧桑历史和天灾人祸依旧保存完好,被誉为“九古奇村,诗画上冯”。
鄂王城生态文化园占地面积3600多亩,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建筑风格融汇中西,园内景观原汁原味,四时有景。经营主要涵盖景区旅游、研学与拓展培训、生态农业科技、休闲度假酒店、康乐养老等项目;是集乡村旅游度假、生态农业开发、历史文化教育与养老服务于一身的综合体。
龙凤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登上山顶,晨看日出,霞光万道;俯视山下,田园如画:东西两条蜿蜒曲折的山溪在山谷中的双港口汇流,嬉闹直下;山的右侧,狭长的双港口水库宛如风姿绰约的少女,娴静温柔,静卧其间;山下一马平川的土地上,块状的田地阡陌纵横,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沼山乡村公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自然景观颇多,自古流传有八景:“塔墩远眺”“北崖积雪”“石门望月”“龙井飞云”“鸡冠耸翠”“罗汉献脐”“鲇鲃上水”“破船装金龟”。
劲牌工业旅游景区
中国采用陶坛储酒历来已久,优质的陶土经高温精心烧制成为储酒陶坛,坛体稳定性高,透气性好。这里常年保持为12℃的恒温和85%的湿度,储酒的陶缸全部用的是品质上乘的陶都宜兴高品质陶坛。
地方特产
在大冶市南部,有一个地方叫“果城里”。这里的印子粑,具有千余年的历史,远近闻名。果城里的印子粑深受人们喜爱和称赞,不仅因其形状如银元,印有福禄寿喜等各种图案,而且因其粘而不腻,香而柔软,既可蒸食,又可烤食,还可和荤汤煮食。
狗血桃素有“寿桃”和“仙桃”的美称,因其肉质鲜美,又被称为“天下第一果”。桃肉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以及有机酸(主要是苹果酸和柠檬酸)、糖分(主要是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和挥发油,适宜低血钾和缺铁性贫血患者食用。
灵溪豆豉采用唐代宫庭传统工艺,引用灵溪天然山泉,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由华中农业大学科技食品系微生物专家反复调配,精心酿造而成。其产品口味多样,配料独特,内含成份丰富,产品真空包装,高压灭菌,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金柯辣椒产于湖北省大冶市南部高寒山区金柯村,该地空气清新,无工业污染。产的辣椒个大肉厚,清脆爽口,再加入该地山泉精心泡制而成。成品色泽黄亮、解腻开胃、肉质厚实、清脆爽口。
殷祖位于北纬30度黄金产茶带,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为茶叶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因此,相较于其它产区的同类茶叶,殷祖白茶无论在口感、香气还是品相上都要略胜一筹。研究发现,殷祖白茶氨基酸含量高达6.9%,茶多酚含量高达29%,在抗衰老、抗辐射和增强免疫力等方面作用更加明显。
黄金湖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水质清澄,水草茂盛,湖底土质泥硬,溶解氧适度,含钙量较高,这些都是螃蟹生长肥育的最佳生态环境和理化因子,螃蟹具备青褐壳、白肚、金爪、黄毛的特征,吃起来有香味,肉质鲜美。
南山云雾茶该由殷祖镇南山茶场生产,品种有龙井、银毫、毛尖云雾茶等系列产品。南山茶场位于南山东尖海拔700米处,常年云雾缭绕。所产的产品无任何污染,翠绿如碧。品之,沁人心脾,芳香悠久。
金牛皮子由黄豆深加工而成,薄而脆,香而甜,松且软。千张皮食用时,可切成丝条状或3厘米宽的条条结成皮子花,用鲜鱼一起煮,味道鲜美,其中尤以鳜鱼焖皮子较为出名。
糊面的主要原料是面条,配料有瘦肉丁、豆腐丁、香菜等。煮面时,将面条弄短,长度在1-2厘米,就着冷水和瘦肉丁、豆腐丁等一起下锅煮,待到煮熟时再放入作料,糊面就做成了。特别之处是面条短,面煮熟后,面中有糊,糊中有面,糊面相融。
劲酒是劲牌公司旗下的酒类主导品牌,包含中国劲酒、蓝标劲酒、金标劲酒、黑标劲酒等系列产品。劲酒系列产品是以幕阜山泉酿制的清香型小曲白酒为基酒,精选原产地地道草本原料,采用数字提取2.0技术酿制而成,富含多种营养因子和活性成分,具有酒度适中、醇厚绵甜的独特口感。
楚仙鱼面富含人体必需的钙、磷、铁、锌等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属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绿色食品。其食法多种多样,烹煮煨汤,营养丰富;凉拌香油,鲜美可口;油炸酥脆,满口生津;佐料火锅,爽滑不腻等。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大冶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工业百强县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中国龙狮之乡、中国诗词之乡、中国石雕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湖北省旅游强市、湖北省森林城市、湖北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
2013年3月,大冶市被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授予“中国古建之乡”。
2017年11月14日,大冶市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017年,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2017年第二次“千年古县”专家会议鉴定,确认大冶市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成为湖北省首家获此殊荣的县市。
2018年10月,大冶市入选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2018年10月22日,大冶市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2018年11月,大冶市被科技部确定为首批创新型县(市),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县(市),入选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荣获“新时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城市”称号。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大冶市名列其中。
2019年7月19日,大冶市入选中国百强县。
2019年8月,大冶市入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10月,大冶市入选2019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
2019年11月13日,大冶市入选2019年工业百强县(市)。
2019年11月18日,大冶市入选“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
2019年11月21日,入选“2019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2019年12月28日,大冶市入选“2019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
2020年5月,入选“2020年全国百强县”。
2020年6月,被命名为第二批“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区)”。
2020年6月30日,大冶市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28日,大冶市入选2020年赛迪中国百强县。
2020年11月,大冶市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
2020年11月,大冶市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0年11月28日,被评为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
2020年12月,大冶市入选“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
2021年1月,大冶市入选2018-2020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命名名单。
2021年7月,大冶市入选2021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公示名单。
2021年8月,大冶市入选“2021年赛迪百强县”。
2021年8月,大冶市上榜2021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2021年9月,大冶市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2021年12月22日,大冶市被认定为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2年7月,大冶市入选赛迪《2022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百强县排名第67位,比上一年进位12名,成为全国进位最多的县市。
2022年8月1日,大冶市入选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化创新领先县(市),排名第17位,全省唯一入选。
2022年上半年,大冶市争取国家政策性开放性金融工具(资金)7.41亿元,获批基金额度居全省县市首位,创历史最好成绩。
2022年12月,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83。
2023年1月,大冶市被自然资源部认定为第一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2023年7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县,排名第57。
2023年9月,入选“新华指数·高质量发展百强县(2023)”,排名第76。
2023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81。
2023年12月,入选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系列榜单。
2023年12月,入选2023年稷夏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100强,排名第70。
2024年7月,入选2024赛迪百强县,排名第55。
2024年9月,入选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80。
2024年12月,入选中郡研究所“第二十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排名第57。
2024年12月,入选天和2024全国百强县市,排名第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