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胡同
北京市东城区境内的胡同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北部,东起细管胡同,西至交道口南大街,南与北剪子巷文丞相胡同相通,北与花梗胡同相通,属交道口街道办事处管辖。
来由
大兴县始置于金,是其时的大兴府首县。元灭金后,设大都路总管府,撤大兴府。明初,国都南迁,大都路总管府改为北平府。永乐元年(1403)改北平为北京,北平府升为顺天府,下设大兴、宛平两个依郭县,以鼓楼为界,东为大兴,西为宛平。清因之。县署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在今大兴胡同西口北侧。民国十七年(1928),首都南迁,北京又改为北平,二十四年(1935),大兴县政府由北平迁驻大红门。县署改为他用,今被东城公安局占用。据载,大兴县署旧有大门,仪门、大堂、二堂至署内六层。大门之内有监狱、土地祠、县丞和典史署,占地四千平方米。现大部建筑拆除盖楼。大兴县署对面有大兴县城隍庙,庙西有万善寺,尚存,作为民居。明清之时,有城隍出巡祈雨活动,民国后废除。
大兴胡同,明朝属教忠坊,称大兴县,清朝属镶黄旗,清乾隆时称大兴县胡同,光绪时称大兴县署胡同,民国时复称大兴县,并将县署两侧胡同分别称为大兴县东胡同与大兴县西胡同。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大兴县东胡同、大兴县西胡同并入,改称大兴胡同。“文化大革命”时撤“县”,称大兴胡同至今。
记忆
大兴胡同面茶,是很多老北京人追寻记忆的地方。从北新桥地铁口出来只需走上500米,可是你要穿过香饵胡同、花梗胡同、大兴胡同三个巷子。你可以慢慢踱步,一点点从繁华的大街面走进老胡同的另一种生活场景里。
对于胡同的环境,有人觉得简陋,也有人觉得亲切。面茶隐藏在胡同深处,就开在店主自家大院的门口,三两张简陋的桌子,碗和勺子也都有些年头了。我去的那天,早上10点了还围满了顾客,许多人为这一口儿,会从北京四面八方,花上两三个小时赶来。
热气腾腾的面茶端上来了,满满一层芝麻酱里撒着一把现炒的白芝麻盐,香气扑鼻。顾不上烫嘴,端起来喝上一口,满口浓浓的芝麻酱香,感动得我热泪盈眶。住过胡同的孩子都喝过面茶,这里就是小时候妈妈早上拿小搪瓷盆买回家的那个味儿。
第一次喝的一位朋友抿了一口说,这不就是棒子面粥里兑上芝麻酱吗?我告诉他,再仔细尝尝。面茶用的是糜子面,比棒子面细腻,口感也不一样。而且做面茶的北京大姐用的也是纯芝麻酱,不是二八酱,很多人都是吃惯了掺加花生酱的芝麻酱,就觉不出这个的好。
老北京讲究多,喝面茶也有自己的讲究。面茶碗里虽然配了一把搪瓷勺,可正宗的吃法却不能用勺,更不能拿着勺子搅和。标准的面茶吃法要端起碗来,溜边儿,转着圈喝,还要发出吸溜吸溜的声音。这样的好处是既不烫嘴,粥和酱还能均匀地吃到嘴里,一圈儿一圈儿,最后连粥带酱都能吃干净了。吃完抹抹嘴,从心到胃都舒坦极了。
有人爱面茶这口儿,有人就爱这里的环境。那是原汁原味的老北京胡同,石门墩、大杂院。面茶摊在这里开了有20年了,每天还是顾客盈门,有人站着喝得有滋有味,有人拿着小盆等着打包。可能是这一直不变的味道,唤起人心底旧时光的温暖。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07 17:54
目录
概述
来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