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橡胶厂
公司
大中华橡胶厂由旅日侨商余芝卿出资8万银元,和薛福基、吴哲生于民国15年(1926年)共同筹建。
历史沿革
是年2月上旬达成协议,由日本A字护谟(橡胶)厂负责培训制造套鞋的技术人员,及提供全套机械设备,中方派员赴日并洽购设备。民国16年在上海徐家汇路1102号租地27亩建造厂房。同年夏天,特聘日本人加藤芳藏指导在日本的实习人员;同时登报招聘技师,来华安装设备指导生产。民国17年有职工83人,10月30日投产,日产套鞋近1000双。采用的双钱商标,于次年10月注册获准。
建厂第一年赢利20万元。民国17年12月盘进沪江机器厂设备,设立大中华橡胶机器修造厂。民国19年兴建硫化油膏厂和生产碳酸钙的原料一厂,民国22年增建生产氧化锌、立德粉的原料二厂和生产鞋面布的原料三厂。民国19年盘进交通橡胶厂,改名为大中华橡胶二厂,民国22年9月,先后盘进日商泰山护谟厂和春华橡胶厂,分别改名为大中华橡胶三厂、四厂,徐家汇老厂称大中华橡胶一厂。
民国19年1月,企业由独资改为合伙,资本增为20万元。次年改为两合公司。民国22年12月,资本扩至200万元,改组为大中华橡胶厂兴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总部设在东棋盘街63弄32号(今延安东路272弄32号)。民国26年扩至300万元,共有职工2860人。其资本占全国同行业的四分之一,产值占三分之一。
民国21年开始筹备,至民国23年10月“双钱”牌汽车轮胎试制成功,打破国外轮胎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与此同时,民国22年建成力车胎厂房,次年从日本购进一套制造力车胎的旧设备,安装后投入生产。民国20年起,生产的胶鞋先后获得国民政府实业部及上海市政府的优、特等奖状和上海市商会荣誉奖状。民国23年起生产汽车轮胎和力车胎,民国24年,“双钱”轮胎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国货展览会”展出,获特等奖状。
抗战爆发后,“三厂”、“四厂”、原料厂和各地营业机构遭到破坏,“四厂”全部机器及部分原料等12O余吨物资内迁途中也遭洗劫,损失相当于胜利前夕资本总额的四分之一。为避免日方的干扰,公司总部暂迁香港。民国27年分别在徐家汇路和陕西南路,另办美泰制钙厂和德福织染厂。民国31年受太平洋战争影响,原料中断,曾一度停工。次年开办“大中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商代工,谋求生存。民国35年6月,盘进日商上海护谟工业株式会社,替代毁于战火的“四厂”,民国36年2月,盘进振隆铁工厂,同年4月盘进大安维新橡胶厂,改为大中华橡胶五厂。民国37年3月,在天津盘进兴满橡胶厂,改为大中华橡胶六厂。解放前夕,大中华橡胶厂股份有限公司有制造厂6家、原料厂3家、机器修造厂2家,拥有职工4000余人,另有两家独立经营的原料厂。
1954年9月全公司清产核资额为1365万元(不包括天津分厂156万元和待处理资产330万元)。10月,大中华橡胶六厂首先公私合营,划出后改为天津大中华橡胶厂。12月,全公司公私合营后,隶属于市轻工业管理局,后改属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轮胎胶鞋公司。次年5月公司改为总厂制,总部迁到“一厂”。1956年工业经济改组时,有17家小型橡胶厂、铁工厂和鞋帮厂并入大中华各有关分厂;大中华原料一、二厂划出,并入京华化工厂,原料三厂并入上海市第二十棉纺厂、当时,总厂直属市工业部领导。1959年撤销总厂制,后隶属于化工局,1962年隶属于上海市橡胶工业公司。各分厂独立后均隶属于上海市橡胶工业公司。1959年成为轮胎专业制造厂。
1961年,大中华橡胶一厂力车胎生产开始移交中南橡胶厂。1965年年产20万套轮胎的设备及707名职工内迁贵阳,支援贵州橡胶厂扩建成为贵州轮胎厂。翌年12月大中华橡胶一厂改名为上海轮胎一厂。1981年2月定名为上海大中华橡胶厂。1984年9月起,征地268900平方米,筹建大中华橡胶厂闵行分厂。1988年1月1日,上海碳酸钙厂(原美泰化学制钙厂)并入。1990年6月19日,与上海正泰橡胶厂联合组建上海轮胎橡胶(集团)公司,成为公司核心层企业。
生产和技术
民国23年10月制造出我国第一条汽车轮胎。次年开始批量生产,投放市场,成为中国轮胎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同年进口一批试验仪器,在全国同行业中首家设立物理研究室,后又建立化学研究室。曾兴建生产帘子布、氧化锌、碳酸钙和立德粉等3家原料厂,成为具有托拉斯雏形的橡胶企业。
50~60年代,采用较新型的快速密炼机、压片机,首家引进联邦德国滚压包边成型机。18台老式成型机改进为后压滚包边半自动成型机。1953年2月,首先试掺了苯合成橡胶,次年在国内推广,缓解了天然胶供应不足的矛盾。1955年先后研制出拖拉机轮胎和无内胎轮胎,并开发出14.00-20以下规格的载重轮胎系列。1957年双钱牌汽车轮胎在国内率先出口到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地区。1958年,在国内首先试制出斜交钢丝帘线轮胎、棉帘线子午胎、人造丝帘线轮胎,并推行轮胎高温短时间硫化的重大工艺改革,降低了能源消耗,轮胎产量比上年提高1.5倍。1962年在国内首家研制出尼龙帘线轮胎,实现了斜交轮胎骨架材料由棉帘线、人造丝帘线和尼龙帘线三个阶段的更新。1964年,首次试制出国产全钢丝子午线轮胎,接着专门建立中心试验室。
1973年起,开始引进双模定型硫化机,先后添置48台进口和国产双模定型硫化机,建成3条双模定型硫化机和1条年产5万条全钢丝子午胎的工业生产线。1984年在行业中首家引进美国F-270密炼机,1986年从意大利引进一次法成型机、六角形钢丝圈成型机和钢丝帘布自动裁断拼接机等设备。1967年第一家试制成了基胶内胎,1979年又率先实现内胎生产全部丁基化,适应了国际市场的需要,分别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1980年上海市重大科研成果三等奖。1980年建立轮胎研究所,加强开发载重子午胎的技术力量。1983年该厂载重子午胎被列入国家“六五”、“七五”计划和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历年共开发12个新规格。其中全钢丝子午胎新技术的开发及其在产品8.25R20上的应用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3年起,对尼龙轮胎优质轻量化项目协作攻关,1990年被国家科委评为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2年起,引进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检测设备,94%的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检测均采用国际先进标准。1981年获得美国DOT注册登记,在同行业中首家取得进入美国市场的资格。1984年第一家获得化工局《采用国际标准验收合格证书》后,已有30个规格和3个产品系列获市级证书。1986年获国家经委授予的“六五”技术进步先进企业全优奖。1988年6月,该厂与美国孟山都公司合作,建立美国孟山都测试仪器维修站。1989年研制开发出11R22.5无内胎全钢丝子午胎,经美国北美国际企业公司测试使用,外观和内在质量均可与美国或日本、德国的优级轮胎媲美。此外,企业还将微机运用于生产控制和产品设计。1990的轮胎产量比1957年提高12倍,出口量提高66倍。
1984年起,投资4.1亿元人民币,从美、日、德、法、英、意等国引进一流生产设备,在闵行建造国内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载重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生产基地—一闵行分厂。1990年3月,一期工程国内最大炼胶中心建成投产,使炼胶能力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二期工程30万套钢丝子午线轮胎项目被列为上海市十大重点工程
参考资料
上海大中华橡胶厂.上海杨浦区图书馆.2010-3-17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10 06:0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