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知北游》篇:“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概念解析
出自《知北游》篇:“
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这里的“化”就是“变化”,而这种变化不是自然的变化,是对事物的一种反应,所以叫“随化”更为准确;“内”,内心,这里是指人在精神自由层面所保持的自然本性;“外”,指人对内心之外的所有事物的态度以及外在行为。所以“内外之化与不化”探讨的是如何处理人的自然本真与外界事物的关系的问题。
“内化”就是改变内在的自然本性,如追慕权贵、屈委逢迎等,“内不化”反之,是保持内心的本真;而对外物的顺应叫“外化”,反之则为“外不化”。
庄子主张的是什么呢?是“外化内不化”,就是顺应外物而保持本性。而我们一般的理解,顺应了外物往往要改变本性,
比如孔子讲的“复礼”就是对社会制度的顺应,但“复礼”的同时或者说前提却是“克己”,无疑是对内心自然本性的伤害。“外化”和“内不化”岂不是非常矛盾的了吗?其实并不矛盾,非但不矛盾,并且“外化”和“内不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内不化”容易理解,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保持自己的自然本性不做变化,关键是对“外化”的理解。我们说过,“化”是对事物的一种反应,是“因之而化”。那么是因为什么做出的变化呢?如果我们不能够理解庄子所要求的认识高度,那就不可能准确理解“外化”。我们先来看看都有哪些高度或者叫境界。
我们可以参照《大宗师》里“外天下”和“外物”的说法,“外天下”就是能够超越而到社会生活之外,即不入世不流俗;“外物”就是能够超越到万物之外而能够“以道观物”。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三个层次,意思最低的层次,就是“天下”。这个层次就是我们熟悉的世俗社会;第二个层次就是“外天下”,超越世俗的境界,达到了“物”的境界,这时候就是“以物观物”了;再高就到了“外物”,这时候就是《齐物论》里说的“万物一齐”,“以道观物”了。
那么“外化”是指哪个层次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先看第“天下”层次,这时候的“外化”是对世俗社会的一种反应,即受到礼法制度、道德规范的约束,这当然是对精神自由的伤害,属于“内化”了,显然不是庄子所主张的;再看“外天下”即“物”的层次,这时候那些世俗的东西已经约束不了了,而是随万物的变化而变化。但这个时候因为是“以物观物,自贵而相贱”,还是有“成心”的干扰,这种“外化”也可能会表现出偏执;而到了“外物”的层次,则“万物一齐”,从而形体的外化表现为“与道游”。这才是庄子所说的“外化”的境界。所以,“外化”是超越世俗甚至万物的、在“道”的层面的对“道”的顺应。这时候是顺应已经与世俗毫无关系了。那么和“物”是什么
关系呢?因为到了“道”的高度,万物之间就没有了区别,都成为“道”的载体,所以也可以说是对“道”的层面的“物”的顺应。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所谓“外化”其实就是“处物”的一种态度和方式。所以,《知北游》里接着就说:“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外化”是对物的顺应而不是对抗,人和物就成为和谐的关系而互不相伤了。那么,内心受到伤害了吗?当然没有,因为物的变化就是道的运行,人与道随化,内心的本真不用刻意保持而得到了保持。从这个意义上说,“外化”恰恰是“内不化”的前提,而“内不化”则是“外化”的结果。所以,《知北游》说:“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就是说,与物随化的“外化”,就是“内不化”。这句里的“一不化”就是“内不化”。
那么,为什么“天下”层次的随化会对内心形成伤害呢?熟悉
老子哲学的朋友都知道,老子认为人类社会自身的发展规律也必须遵循大道,但由于人类的“有为”而造成天下失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总之一出现问题就“有为”,越“有为”天下越乱。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社会就产生了很多的人为的规则,比如法律制度、道德规范甚至人情世故。而这些东西在庄子看来正是对人性的束缚,是必须摆脱和超越的。如果超越不了而随之化,去适应这些人为的规则。一旦对世俗规则顺应就必然造成内心的扭曲,甚至以个体的生命、自由、尊严等为代价,内心的自然本性就不可能保持了,这不就成“内化”了吗?所以“内不化”就具有重要意义了,只有坚持“内不化”才能抵御世俗的人为规则,才会超越“天下”的层次而达到“道”的层次。从这个意义上讲,“内不化”又是“外化”的前提,而“外化”则成为“内不化”的结果了。
这就是“外化”与“内不化”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互为前提,而又互为结果。甚至“外化”的程度也决定着“内不化”的程度,反之亦然。当然,前提是庄子必须允许“外化内不化”有程度的存在。实际上,“外化”是“化于道”,而“内不化”是“守于道”,内外一也,这个人就成为“得道”的“至人”了。
我们理解了“外化内不化”,自然就理解了“内化外不化”了。那种以违背内心屈从于世俗人为规则的人,不仅内心没有“守道”,行为也没有“遵道”,精神自由完全丧失殆尽,在庄子看来是“俗人”,在孔子看来是“小人”。
刘安《淮南子·人间训》有一段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外化内不化”: 得道之士,外化而内不化,外化,所以入人也,内不化,所以全其身也。故内有一定之操,而外能诎伸、赢缩、卷舒,与物推移,故万举而不陷。所以贵圣人者,以其能龙变也。今卷卷然守一节,推一行,虽以毁碎灭沉,犹且弗易者,此察于小好,而塞于大道也。 “内有一定之操”说的就是“内不化”,“外能诎伸、赢缩、卷舒,与物推移”说的就是“外化”。刘安说这样的“得道之士”可以“龙变”,“龙变”大概如庄子所说的“逍遥游”了。刘安还说,现在那些仅仅能够“守一节,推一行”的人,“内不化”不彻底,“外化”也不完全,所以只是“察于小好,而塞于大道也”。这些理解还是比较准确的。
《淮南子》要旨倾向于道家,但毕竟是多家杂糅,在理解上难免略有偏差。比如刘安说“内不化,所以全其身也”是很有道理的,但说“外化,所以入人也”则偏颇了。所谓“入人”就是“入世”,刘安把“外化”理解为随人事而化,显然是儒家思想的体现,而庄子的“外化”是必须超越世俗社会的,此说不符合庄子思想。
还有一种对“外化”的理解就更流于肤浅了。
陆永品先生对“外化”的注解为“谓外能随物变化”,由于陆先生侧重文学研究,并没有深入探讨“随物变化”的具体含义,我们不好评价。他按注刘岚苞的注解作为参考资料,说是“外化其迹,而内保其真”。这个“外化其迹”就是“外表变化”的意思。
陈鼓应先生对“外化”的理解就沿用了刘岚苞的说法,直接翻译为“外表变化而内心凝静”。这一理解基本没有进入
庄子哲学的“外化内不化”的义理中去。
于丹《我读经典.感悟中成长》中的解读为“所谓外化就是一种最大限度的顺应,要去适应社会的规则,要去接人待物合乎礼俗,要有自己的职业角色,要与人交往,在社会上担当责任。而所谓内不化,就是一个人有生命的执守,有自己我之为我,永远不更改的那一点禀赋,有自己用全部精神世界,九死未悔坚持的一个信念。其实一个人有了他的外化,这一生会很有效率,他跟这个世界,可以做到和谐相处;而一个人有了内不化,这个人的心灵才会坚强,他才会有未来;所以内不化给了我们理想,外化给了我们现实。”
外化而内不化是讲时代在变迁当中,需要与时俱进,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还是社会都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做出一些变化,要学会融入!但内不化就是原则,就是每个人内心所坚持的东西,这个时代作为年轻人最需要坚持什么?那就是梦想!这个世界上有一样东西永远不用交税,那就是梦想!有一样东西别人永远偷不走,那也是梦想!一个人外在的相貌会变,性格会变,身材会变,总之外在的东西都可能会变,但是内心的执著、最初的梦想不改变! 生存可以
随遇而安,但生命要有所坚持!
君子合而不同。为人处事随和礼让,待人接物温文而雅,凡事顺而少争执,这是外化的表现。但君子不是没原则,君子更能坚持内心的信念,原则问题不会让步,这是内不化的表现。外化内不化,坚持并有融通,通达和坚守一并而行,有取有舍,有进有退。这就是君子做人的张力和定力,一切任凭心智。
近义词
思随真理,言顺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