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文字,从考古发掘看,尚未明确证实发现有关夏代的文字资料。但种种迹象表明,夏朝的文字是存在的。国内学者马贺山认为
夏朝传世的官方文字是
夏篆。这些文字主要以
甲骨文的形式存在。商代的甲骨文已是一种相当完备的文字,传统
文字学所谓的“
六书”在甲骨文中大多具备,是其文字发展进入
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文字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商代甲骨文的出现决不会是从天而降的,在它之前应有其发生演变的过程。因此,在先商时代,文明程度高于
商族的夏族统治者,也应有文字的发明与使用,这才符合文字发生与演变的规律。
存在证据
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已发现的一些陶器符号,具有明显的文字特征,有的还已被释读。而龙山时代从年代学上看正处在夏朝之前,那么与其
紧密连接的夏朝亦应有其文字使用,且应比龙山时代的陶符文字更为发展和进步。其三,在夏代的考古材料中,如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上,亦发现过许多“
刻画符号”。“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均可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字”。这些情况表明,夏朝有文字使用,应当不是凿空之谈。
史书记载
关于夏朝文字的记载呢,请看如下史书:最早提及
仓颉者,是战国时期的
荀卿。其后是《
吕氏春秋》和《
韩非子》,在
荀子“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
传者,一也”的基础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观点是“
仓颉作书”汉代后,在《
淮南子》和《
论衡》中,都提到了“
仓颉造字”。尤其是汉代的
纬书,也记载了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录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
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春秋元命苞》)。《
吕氏春秋·审分览·君守》称:“
奚仲作车,苍颉作书,
后稷作稼,
皋陶作刑,昆吾作陶,
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西汉《
淮南子·修务训》记载:“
史皇产而能书。”
高诱注:“史皇
仓颉,生而见鸟迹,知著书,故曰史皇,或曰颉皇。”
许慎《说文解字·叙》也称:“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
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在《春秋元命苞》一书中,记载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许慎《
说文解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
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箸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等等,许多史书上已作记载,
汉民族的先人仓颉早在五千年前,不仅
造字,还整理了文字,还推广了文字,流传至今的[仓颉书],就是黄帝时代有文字的一个确证,这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至于夏朝有文字,史书上同样有记载。《
淮南子·氾论训》载:'夏之将亡,
太史令终古,先奔于商,三年而
桀乃亡’。《
吕氏春秋·先识览》:'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出奔于商’。这里的图法指的是图书,是法律文献,是约束天子的法典。从以上的引文中,我们可知:夏朝有
史官,夏朝有书籍,夏朝有文字,这是不容置疑的。另外[
尚书.
多士]篇记载
周公对商朝遗民说的一段话:'唯尔知,唯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从这里可知,殷先人的册、典是从夏朝那里继承并经过改造而后为商朝所用。[
夏禹书]、[
禹王碑]是夏朝文字,是
夏篆。夏篆帖,正是夏朝的官方文字。
文字关系
从文字整体来看,夏、商、周三代文字可大致分成为祖孙三代,属于同一个体系,一脉相承,同根同源,都来自于黄帝时代的
仓颉造字,来自同一个家族,属于近亲,是割不断的“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近亲。
为什么古代学者总是将夏、商、周三朝连在一起,相提并论,就是因为它们之间有不可分割的东西,那就是——相同的文字,相同的文化,相同的文明将它们紧紧的扭在了一起。
尽管相隔三百多年,夏朝的官方文字仍保留着比商朝的民间俗体字先进的一种优势,用一个不确切的比喻,尽管是三百年前的京城女子,也要比三百年后的乡野丫头时尚得多。这正是为什么造成夏朝文字比商朝甲骨文进步的根本原因所在。
周朝的
甲骨文是沿习和继承了商朝的甲骨文,并无多大发展。周人原是生活在岐水一代的姬姓氏族,农耕发达,与
姒姓同根同源,人少无文字,夏时使用夏文字,商时使用甲骨文,
周武王讨纣伐商时,是打着“奉帝命复有夏”的旗号,当把
商纣赶走,建立周朝的时候,
周天子又恢复并且使用了夏朝的官方文字--
夏篆,这就是
周篆为什么与夏篆如此接近和相似的真正原因。
成熟进步
这些
夏篆字体非常的成熟,非常的规范,笔道圆润,讲究对称,是一种非常进步的文字。而相比较之
甲骨文则显得很原始、很落后,异体字很多,这正是民间
俗体字的重要特点。文字和人一样,不进则退。不常使用,或者很少使用,文字就会落伍,就会退化。尽管
商朝有国六百余年,但在前三百多年里,商朝各王一直在东拼西杀,处于经常迁都的状态,商氏族人较少,无文字,又不重视文化,所以造成了整个
夏朝文字的荒废。
盘庚迁殷后,由于占卜的兴盛,这才让夏朝的民间俗体字派上了用场,将占卜过程及结果,用夏俗体字刻在
龟甲和
兽骨上,这才有了甲骨文。
夏篆帖的发现,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夏朝的官方文字的本来面目,它不但不比商朝甲骨文原始,落后,还比商朝甲骨文进步,成熟,美观。
部分现存
公元九百九十二年,
翰林学士王着受
宋太宗赵匡义之命编著刻印[
淳化阁帖]十卷,其中在卷五内,有[
仓颉书]二十八字,[夏禹书]十二字。另外在湖南
衡山岣嵝峰有[
岣嵝碑文]七十七字,总共一百一十七字。
其中[
仓颉书],历史上曾有记载,
南宋郑樵[
通志。金石略]说;[仓颉石室记],有二十八字在仓颉北海墓中,士人呼为藏书室。周时自无人识,后
李斯识其八,
叔孙通识其十三,
孔子至齐尝访焉’。至于衡山[
岣嵝碑文],最早见诸三国
魏人张揖选编的[广博]一书。内有‘岣嵝峰上有岣嵝碑’之句。
北魏郦道元的
水经注一文中,也记载了‘禹碑皆蝌蚪字’的内容。举例如下:
苍颉书
化己,庇,乃尼山艾友所。草米并刈,乞少子左互。学耒,弢雨水,儿纠叔兵朱。
[苍颉书]释义:
身体变化,需要庇护。于是尼山是养老送终的好地方。[老有所养]
杂草庄稼一并割下,求少子帮助。[壮有所用]
学使农具,取水灌地。小儿缠着叔叔玩弄兵器上的红飘带。[幼有所长]
[苍颉书]的内容,与‘[礼记
礼运]篇所讲的大
禹以前的社会情况吻合:‘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为大同’。这就是从孔子到孙中山两千多年来,
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所追求和响往的大同世界的理论,原来出自于
上古时代的[
仓颉书]。
夏禹书
屯矢尚干巳。
储存弓箭是为了崇尚捍卫疆土和祭祀活动。
[夏禹书]记述了
夏代就已经将对外战争和祭祀祖先神灵列为帝王最重要的活动。[
左传·成公十三年]中明确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实际上,在夏朝已经是这样了。由此可见[夏禹书]的内容是研究夏代的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
岣嵝碑
承帝冢然,翼辅雝卫。灾降矢发, 沮洹往行。三河飞涌。北过冀而奠,似若忘鸟。宿岳麓庭,昶溢酉祈,水庐弗长,往求永定。
华岳泰衡。崇楚事裒,劳余神禋,鬯曼吉徙。南渎衍昌。衣则食备,万邦皆宁,疆无漾漭。
[岣嵝碑]释义:
受帝命冢宰答应,辅助
舜帝治理灉水卫水。水灾降临,誓师出发。在沮水恒水之间奔忙。三河洪水泛滥,北过冀州而祭奠祖先神灵,姒忙于浚水忘记故乡鸟地。治水在外常宿高山庭院,用酒祭祀天地,祈望河水畅通不在外溢,水到房前不要再涨了,希望洪水平定。从华山到恒山再到
泰山衡山,非常推崇有才智的人疏导河流,从此洪灾减少。平时治水之余以烟祭祀神灵,用芬芳的美酒以享神,神灵昭示;迁徙大吉。南方的沟渠已经顺畅,草木兴盛,丰衣足食,万邦安宁,从边疆到中原,再不见洪水泛滥。
[岣嵝碑]记录了大禹受命于舜帝,从冀州出发奔波四方,随山刊木,导水入河,
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治平了洪水。[岣嵝碑]的内容与[
禹贡]的文章一致。与[
史记]中的[
夏本纪]篇中关于
大禹治水的历史内容十分吻合。另外,与保利集团收藏的青铜器[
遂公盨]上的大禹治水的詺文,很接近,但从字体上看,[岣嵝碑]的詺文要古老许多。辨认难度大。明朝文学家
杨慎在释读[岣嵝碑]碑文方面,下了很大工夫,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其中有的字释的不准,有的字释错笔者作了一些纠正,不妥之处,还望读者和专家学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