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马丁和辛格建立的“塔板理论”模型将
色谱柱看作一个分馏塔,设想其中均匀分布许多塔板,并认为在每个塔板的间隔空间内,组分在两相中立即达到分配平衡,经过多次的分配平衡后,分配系数小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并得到描述色谱流出曲线的表达式。同时塔板理论还引入
理论塔板数(plate number of theoretical plates)和
理论塔板高度(plate height)作为衡量色谱柱效的指标。
马丁(Martin)和辛格(Synge)最早提出塔板理论,将
色谱柱比作
蒸馏塔,把一根连续的色谱柱设想成由许多小段组成。在每一小段内,一部分空间为固定相占据,另一部分空间充满
流动相。组分随流动相进入色谱柱后,就在两相间进行分配。并假定在每一小段内组分可以很快地在两相中达到分配平衡,这样一个小段称作一个
理论塔板(theoretical plate),一个理论塔板的长度称为
理论塔板高度(theoretical plate height)H。经过多次分配平衡,
分配系数小的组分,先离开蒸馏塔,分配系数大的组分后离开蒸馏塔。由于色谱柱内的塔板数相当多,因此即使组分分配系数只有微小差异,仍然可以获得好的分离效果。
塔板理论是基于热力学近似的理论,在真实的色谱柱中并不存在一片片相互隔离的塔板,也不能完全满足塔板理论的前提假设。如塔板理论认为物质组分能够迅速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建立平衡,还认为物质组分在沿
色谱柱前进时没有径向扩散,这些都是不符合色谱柱实际情况的,因此塔板理论虽然能很好地解释
色谱峰的峰型、峰高,客观地评价色谱柱地
柱效,却不能很好地解释与动力学过程相关的一些现象,如色谱峰峰型的变形、
理论塔板数与流动相流速的关系等。
塔板理论是
色谱学的基础理论,塔板理论将
色谱柱看作一个
分馏塔,待分离组分在分馏塔的塔板间移动,在每一个塔板内组分分子在固定相和
流动相之间形成平衡,随着流动相的流动,组分分子不断从一个塔板移动到下一个塔板,并不断形成新的平衡。一个色谱柱的塔板数越多,则其分离效果就越好。
塔板理论是Martin和Synger首先提出的色谱
热力学平衡理论。它把
色谱柱看作
分馏塔,把组分在色谱柱内的分离过程看成在分馏塔中的
分馏过程,即组分在塔板间隔内的分配平衡过程。塔板理论的基本假设为:
虽然以上假设与实际色谱过程不符,如色谱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很难达到分配平衡;组分沿
色谱柱轴方向的扩散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塔板理论导出了色谱流出
曲线方程,成功地解释了流出曲线的形状、浓度极大点的位置,能够评价色谱柱
柱效。
由色谱流出曲线方程可知:当t=tR时,浓度C有极大值。Cmax就是
色谱峰的峰高。因此:①当实验条件一定时(即σ一定),峰高h与组分的量C0(进样量)成正比,所以正常峰的峰高可用于定量分析。②当进样量一定时,σ越小(柱效越高),峰高越高,因此提高柱效能提高HPLC分析的灵敏度。
由流出
曲线方程对V(0~∞)求积分,即得出色谱
峰面积A。可见A相当于组分进样量C0,因此是常用的定量参数。把Cmax=h和Wh/2=2.355σ代入上式,即得A=1.064×Wh/2×h,此为正常峰的峰面积计算公式。
塔板理论导出了色谱流出曲线方程,成功地描述色谱流出曲线的位置和形状,解释组分的分离,提出定量评价柱效的参数,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例如,理论塔板数和
理论塔板高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一直沿用,但塔板理论所依据的分配平衡在色谱过程中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它的某些假设与实际色谱过程并不相符,如要求组分立即达到分配平衡、流动相脉冲式进入色谱柱、忽略组分在色谱柱内的纵向扩散等。事实上,组分在两相间分配需要一定时间、流动相连续进入色谱柱、组分在色谱柱中的纵向扩散也是不能忽略的。塔板理论没有考虑各种动力学因素对色谱柱内传质过程的影响,流出曲线方程不能说明载气流速、固定相性质等因素对色谱峰展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