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染色体纤维
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中,无论是分裂期染色体或是间期的染色质,其基本结构都是直径为10―50毫微米的微细的核蛋白纤维。又称染色体基本纤维、基本染色质纤维(elementary chromatin fibril)和染色体丝(chromosome fiber)。
产生过程
从人染色体的全载电子显微镜图象来看,一般认为,每条DNA约以13∶1的比率,作螺旋状填装在基本染色体纤维内。在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内紧紧地折叠在一起的纤维,到分裂末期时,便开始部分地松弛,到间期时,则进一步松弛,并分散开来。如果纤维继续松弛,一部分纤维便会由蛋白质游离,成为裸露的DNA纤维。已成了这种分散状态的纤维和DNA分子呈完全的凸出状态,其混合部分称为分散染色质部位,在间期核的超薄切片中可观察到电子密度低的部分。通常,一般在间期容易形成分散染色质的染色体部分(常染色质部分)的DNA,可在DNA合成期的初期(earlyS period)被复制,而纤维粗且强烈浓缩的异染色质部分的DNA,可在DNA合成期的后期(larly Speriod)被复制。被复制的DNA可一面被复组蛋白,一面复形成纤维,然后折叠螺旋化形成染色丝,进而形成分裂期的染色体。这样,结果遂在分裂后期一条染色体变成两条染色体。
待解问题
关于一条染色体内有几条DNA分子或基本染色体纤维的问题,曾提出两种设想:一种是染色体为多数染色体纤维结构;另一种是由一条DNA或纤维折叠后,再进一步螺旋化形成一条染色单体。根据全载电镜法和H胸苷放射自显术法结果,是支持后者的说法。也就是说,认为染色单体单位是由一条非常长的DNA分子所构成的。这种长的DNA分子上有许多复制的起点和终点,因此,染色体是由一个纵列的DNA复制单位(复制子)的一个系列构成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30 23:43
目录
概述
产生过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