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子古村,地处两州(红河、文山)三县(泸西、
弥勒、
丘北)鸡犬相闻之地,距
泸西县城25公里,属泸西县永宁乡。拥有云南最具特色彝汉结合的独特古村落景观,土掌房规模巨大,历史悠久,有明代昂土司府遗址,由于昂土司府的存在,使城子成为当时滇东南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整个古村坐落在200多米高的飞凤坡上,面积55.59公顷,东临龙盘山,西接玉屏、笔架山,北对芙蓉山(又名木荣山),后枕金鼎山,小江河蜿蜒流过。相传彝族白勺部的先民们选中这里,曾用一棵树的枝叶搭建了二十四间土掌房,住了二十四家人,于是便长久地居住下来,生生不息。明朝成化年间土知府“昂贵”,在这里建造了自己的衙门,改白勺(城子村旧名)为“永安府”,使这里的土掌房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形成府城格局,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这里的村民世代和睦相处,相亲相帮,形成了淳朴友善的民风。其原因不仅在于土掌房冬暖夏凉的实用特色,更在于土掌房建筑的不设防延生了人心的不设防。城子村往南1.2公里是老钟山,奇秀峻峭,内有白勺飞瀑,小江之水自此而入。百米之内,轰鸣之声可闻,一年四季,烟雾蒸腾可见,冬季尤甚。瀑布落差80多米,幅宽约20米,为两叠结构,在已知地下瀑布中,当为世界之最。在瀑口,“瀑卷流云”的奇特景象,如果机缘巧合,你也能偶遇。小江之水出于山南,宛见一村,名“小江寨”。村前河水悠悠,四周标青点翠,人家十多户,不知可为中国最小村寨?自此而下,豁然开朗的是“苗岭壮谷”的另类梯田风光。如果你痴迷于桃花源的传说,那么你到武陵源去吧;如果你是
后现代主义,那么城子古村就是你梦语呢喃的世外桃源。
自然状况
城子村的地势略低于县城,东经101°12′-103°14′,北纬24°,海拔870--2334米,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年最高气温31℃,最低0℃,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无霜期为300天,年均降雨量1250毫米,城子村依山傍水,水资源十分充足,村庄前有护城河,由东向西注入南盘江,为村子提供了充足的灌溉、饮用、沐浴等生产生活用水,这里的森林植被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及针叶林(松树、沙松)为主,常绿灌木也较多。政府实行
退耕还林政策以来,栽了不少桉树、杉树、果树、麻竹等经济林木,山上森林植被覆盖率为28%左右。
经济状况
城子坐落在200多米高的南、北飞凤山坡,东临龙盘山,西接玉屏、笔架山,北对木荣山,后枕金鼎峰。城子村作为泸西县永宁乡最大的自然村,一是地盘大,二是人口多。占地约61.54公顷(中间五空地),由彝族传统院浇式土掌房组成,一座连一座,一层重叠一层,错落有致。全村分为老村和新村两大组成部分,2010年,全村共有农户717户,人口2696人,劳动力1300多人。古村现有人口1493人,总户数381户。居住着汉、彝、苗、壮4个民族。耕地2000多亩,并有大面积山林主要分布于村庄西面,呈台阶状分布,土壤属酸性沙土。主要的
经济作物有烤烟、水果等,农作物以水稻、油菜、玉米、小麦为主。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95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357元。随着2009年城子村旅游的发展,城子村卫生、交通、通讯等各项事业得到发展,农村面貌日益改善,2007年被
云南省人民政府确立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被评为云南省旅游特色村,确定为“云南省文联文学艺术创作基地”,荣获“亚洲民俗摄影之乡”称号;2011年被评为“红河州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历史沿革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漏江县,隶属群舸郡。
三国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漏江地域改属建宁郡所辖。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设陇堤县隶属郎州。
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南诏政权建立后,本境系东爨乌蛮三十七部中的弥鹿部(阿庐部)地,为羁縻州,隶属黔州都督府。
宋宝祜五年(1257年),蒙古兵平云南,阿庐部归属蒙古政权,隶属蒙万府。
元十二年(1275年),置广西府,辖弥勒、师宗两个千户,隶云南行中书省。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广西路改为广西府,以土官普德置府事。普得,又作普德,彝族姓昂氏,广西府第一代土知府。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者满作乱,杀死。职位由子昂觉继袭。时至广西府第五代土官知府昂贵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袭职。以不法事,于成化十七处(1481)年革职,置弥勒州为土照磨。
《广西府志》卷之三:建置(附官置)第九页记载“······明洪武十四年,颖川侯傅友德,平西侯沐英克云南该路为府,以土官普德领之,传至昂贵,肆力不法,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七官照磨赵通奏闻,下其议巡抚御史林符核实,逮贵下狱,革职。改土归流,领师宗、弥勒、维摩、三州十八寨所。
城子村中现存城子大寺即是昂土司府遗址上建立的,由于昂土司府的存在,使城子成为当时滇东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民国年间,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彝族爱国将领张冲将军幼时曾在城子村小学就读。
1949年1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前委在此成立盘北指挥部,指挥泸西、陆良、师宗、弥勒、邱北、路南(今石林)等县的武装斗争。
1949年2月6日,中共路西县委在永宁城子村正式成立,同时成立泸西县解放委员会,行使县人民政府职权。
2月中旬,盘北指挥部在永宁城子村举办干部培训班,为军队和地方培训骨干90余人。
3月,中共路西县委、解放委员会进城接管工作。
建筑风格
土掌房建造工艺
相传村中一位叫阿嗄的彝家小伙,为改变村民住洞穴,栖树枝的原始居住方法,在飞凤坡顶,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后,到山中砍来六百六十六棵栗树,挑来九百九十九挑粘土,用土筑墙,墙上横搭木料,密铺木棍、茅草,再铺一层土,土皮头洒水,然后用石头一层层夯结实。就这样,一幢幢左右连接、上下相通的土库房,在飞凰山坡被建造出来。
这首世代流传的建房民歌,就是土掌房的建造工艺:
窝棚不好住,野兽多可恶;风雨来侵袭,洪水淹大路。
阿嗄小伙子,教人盖土库;男人扛栗树,女人挑泥土。
柱子怎么砍?留到丫杈处;柱子怎么支?篱笆来围固;
柱脚怎么支?石头来垫住;柱摇怎么办?篱笆掼泥土。
柱子竖好后,众人紧扶住;丫杈搭承重,藤捆丫杈处。
楞子怎么铺?间隔有五寸;木棒破成片,顺着楞子铺。
木片铺好后,松毛再盖土;接着铺稀泥,并把边栏糊。
怎样加土层?土要蜂窝土;铺上五寸厚,洒水湿漉漉;
稍干再夯实,留口雨水出;有时会通洞,一把土塞住。
房内怎么隔?一间人睡处;一间装实物,一间关牲畜。
前边安道门,方便人出入;野兽进不来,风雨门外阻,
过上好日子,彝人少辛苦。
土掌房建好后,人们从此不再住山岩洞穴,也不再在树上栖息,都住上冬暖夏凉,牢固安全的土掌房,再也受不到风雨袭击,再也受不到野兽侵害。它反映了彝族先民从树上下来,从洞穴走出来,在这里起房盖屋及,从蛮荒走向文明的一个伟大历程。
随着时代的变迁,土掌房的结构样式也在不断地完善,到了元代,开始出现二层楼房,特别是明代的“昂土司府”,清代的“将军第”,建筑风格上既保持了土掌房平顶的特点,又融合了汉族四合院厅堂雕龙画凤的建筑艺术,形成了彝汉结合的独特的建筑风格,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城子村古村部分分为小龙树、中营、小营三部分,小龙树为最早建盖的土掌房,而后随着人口的增加,村寨依次向中营、小营发展。全村完整的保留了举世罕见的代表古人利用适宜地形、当地材料和较为先进技术建造的、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东暖夏凉、造型独特、结实耐用的土掌房群落。村中建筑顺应自然地形,呈自然式平行等高线分布,村中以城子大寺(昂土司府遗址)为制高点,其余建筑为一二层土掌房、平顶泥墙、鳞次栉比、颇具风味。
村寨的整体布局依山就势、顺山势而行、层层跌落,整体空间西高东低、背山面水,整个村子几百户人家依山而建、自然相连、层层而上的土掌房形成一级级的台阶。土掌房顶连缀在一起,形成高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平台。全村1000多间土掌房层层相衔或左右毗连,将村中数百户人家结为一体,住房上下相通,左右连贯,层层叠起,下家屋顶是上家的庭院,家家有屋顶,家家有庭院。只要进入一家,就可以从平台进入另一家,直至走通。全村村中道路呈自然分部、纵横交错,呈现一种自然状态的肌理。
城子村是彝族先民白芍部的聚居地,之后,大批汉族迁入,此地民居便形成了彝汉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城子村背靠飞凤山,面向中大河,万顷良田铺陈村前,从村前望去,依山就势的城子村宛若一顶王冠,而山顶上的昂土司府遗址就是王冠上的明珠。山、水、田、树与土筑民居共同构成了城子村良好的自然山水景观。古村的村寨景观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完美境界。
与“五行”相应的聚落发展的文脉价值
村寨选址与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典型案例:中国古代风水歌吟:
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
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
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
城子村背依高山,且山势蜿蜒曲折,是为来龙;中大河流经村头,并在村头弯作环形;飞凤坡前地势平坦、宽阔,是为明堂宽大。中大河进村方向地形开阔,是为天门开,财气顺水而来,而水流出村方向则两山夹一谷,地形狭窄,是为地户闭,锁紧财气流出。
站在村后山向下俯视,可见村前有朝山、案山,且案山作三台之形,左右分布日、月二山,即来源于村寨故老相传,又合风水补气之说。
古村位居中央为厚土,左青龙属木,右白虎属金,上朱雀属火,下玄武属水。金、木、水、火、土五行齐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相完整。古村在选址与建设上多处符合中国传统风水学说,是传统风水学说指导村寨建设的一个典型案例。
村寨建设的历史文脉发展得到完整的保存。
经调查发现,古村现存民居的建造年代有一条非常清晰的脉络。据记载:明成化年间,土司昂贵在飞凤山上建土司府、江西街,至今已600余年。在昂贵鼎盛的年代,江西街房屋林立,店铺相连,后毁于兵火。古村现存历史最长的房屋为小龙树二十家人。据现居房内的一位老人说:此房建于清雍正八年,至今已270余年。当时为二十四家人共同建造,旁屋顺等高线于同一水平面上,样式为最原始的土掌房民居,无窗子,房屋围护结构均为泥土夯制。后随着人口的增加,村寨的发展由山顶逐渐向下及向北发展,建立了中营居民组团。建筑样式也随着汉文化建造技术的进入而发生了改变,房屋逐渐变成了“一颗印”样式即一正房、二耳房、一照壁,内村即为天井,以利于采光,靠内村一侧墙,采用木质墙且开窗。这样就极大的增加了房屋居住的舒适性。但这些房屋屋顶依旧相连成一个一体的平台,还保持着彝族土筑民居的特色。随后,发展建立了小营民居组团,此时的民居开始出现汉式门头及坡顶建筑,门头下方斗拱等建筑构件齐全、完整,已深得汉式建筑的精髓(如李将军第),但大多数民居在吸取了汉式建筑的精华后,在屋顶与外墙的建造上依旧保持传统彝族土掌房的特征,成为汉彝建造技术完美结合的鲜明例子。
综上所述,城子古村因自然及历史的发展,完整而真实的保存了不同时期建造的民居的不同特点及发展过程,为民居建筑史的发展研究提供了一部活教材,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
民居建筑价值
古村大多数的民居建筑,都是采用汉式民居建筑价值建造技术与彝族传统土筑民居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外墙及屋顶的建造技术上,采用的是彝族土筑民居的传统技术,但在建筑平面布局及院内隔墙,开窗及防雨披檐和门头等得建造上,都是汉式建筑的典型作法。聪明的城子先民在建造自己的住所的过程中,不断的吸收
外来文化和技术,将它们去粗取精,融会贯通,又将它们运用到住房的建造技术中,以进一步完善民居的使用功能和建造技术,使住所的安全性、舒适性及采光、通风等住房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