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洛拉石窟群
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奥兰加巴德市的石窟群
埃洛拉石窟群位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奥兰加巴德市,建于公元4世纪中叶至11世纪,是古印度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艺术的杰作。埃洛拉石窟群是世界上最好的寺庙石雕建筑的典范,也是印度规模最大的石窟寺院群,他们屹立在高高的陡峭岩壁上,34座洞穴庙宇被开凿出来,一座挨一座,延伸2000多米。
遗产信息
遗产名称:埃洛拉石窟群
Ellora Caves
入选时间:1983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vi)
地理位置:N20 01 35.004 E75 10 45.012
遗产编号:243
遗产描述
埃洛拉石窟群位于印度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重镇奥郎加巴德市西北约25至30公里,境内有34座的石窟,其中佛教石窟12座,印度教石窟17座,耆那教石窟有5座,全长约2公里。埃洛拉石窟群是公元7世纪至11世纪时期,也就是早期遮娄其王朝、罗湿陀罗拘陀王朝时期的宗教建筑。石窟群以雕刻著称,形式上呈现大乘佛教末期的特征。其中第16窟凯拉萨神庙,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完美景致,堪称建筑艺术史上的绝色,令人叹为观止。
198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i)(iii)(vi),埃洛拉石窟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遴选依据标准(i):埃洛拉石窟群是一项独特的艺术成就,是人类创造天才的杰作。如果只考虑挖掘岩石的工作,像凯拉萨寺(Kailasa)这样的纪念碑是一项无与伦比的技术开发。然而这个寺庙从“建造”的建筑模型,提供了一个非凡的雕刻和绘画形式的高质量雕塑和百科全书程序。
世遗评价
埃洛拉石窟群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离奥兰加巴德不远。高高的陡峭玄武岩壁上,34座洞穴庙宇被开凿出来,一座挨一座,延伸2000多米。这些保存完好、排列有序的遗迹可追溯到公元600年至1000年,它们生动完好地再现了古印度文明。埃洛拉石窟群不仅艺术造型独特,技术水准高超,而且作为佛教、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的圣殿,它们是古代印度容忍、宽恕特性的精神体现。
遗产简介
埃洛拉石窟(ElloraCaves)位于奥兰加巴德市西北约29公里处,此地有印度规模最大的石窟寺院群,沿着山崖建造,共有34座,有佛教、印度教及耆那教3种不同建筑风格的寺院。埃洛拉石窟群建于公元4世纪中叶至11世纪,共34座石窟,坐东面西,白南至北绵亘1500米,逶迤散落在萨雅迪利山的斜坡之上,是古印度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艺术的杰作。埃洛拉石窟从3世纪时站开凿,至14世纪完成。印度教。佛教和吉那教都在此活动,先后共开凿了34座石窟寺庙。其中16座印度教寺庙、13座佛教寺庙、5座耆那教寺庙。第十窟名木匠草舍,为大乘佛教窟,两壁石柱高4米,柱顶横梁上刻有合十礼佛的持花信女雕像。
寺庙石雕建筑的典范
埃洛拉石窟群建于公元4世纪中叶至11世纪,共34座石窟,坐东面西,白南至北绵亘1500米,逶迤散落在萨雅迪利山的斜坡之上,是古印度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艺术的杰作。
埃洛拉石窟群是世界寺庙石雕建筑的典范,由十四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均雕刻在玄武岩山壁上,它们既显示出了精美的寺庙外观又表现出精巧的寺庙内部结构,不愧为最好的寺庙石雕杰作之一。这些寺庙建筑代表了从公元三百五十年至公元七百年之间三百五十年的宗教信仰发展历史,最显著的是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文化。埃洛拉石窟南部的十二个石窟表现出的是佛教文化,中间的十七个石窟反映出的是印度教文化,剩余的北部五个石窟反映的则是伊斯兰教文化。其中南部的佛教石窟雕刻艺术阐述的是高尚的、文明的、尊贵的佛教文化内涵;第六号和第十号石窟塑像共同反映的是佛教和印度教文化中印度工匠保护神维希克诺丹的故事,所描绘的是载歌载舞的侏儒欢庆的盛大嬉戏场面。十六号的克拉斯石窟可称得上是一个建筑奇迹:整个结构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不但整体是雕刻在一个巨型独石上,而且还有一个令人惊诧的事实是:雕刻师和建筑师们均以屋顶为基准从上往下开始雕刻和建造的。
石窟结构
在全部34座石窟中,最南端的第1窟到第12窟为佛教石窟,里面有寺院、佛像、讲经堂等,主要的雕像是释迦牟尼像。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第10窟,外观近似僧院窟,两壁雕出的石柱高约4米,柱顶横梁上刻有合土作施礼状那持花信女的雕像。窟内的舍利塔高约8米,直径约4米,四周遍雕面相庄重、脚踏莲花的佛像。正面约5米高的佛龛内有3米多高的佛陀坐像,两旁为恃莲花菩萨和密迹金刚菩萨侍平。
埃洛拉的印度教石窟共有17座,编号为第13至29窟。其中主要的开凿于公元7世纪至9世纪。窟内供奉大自在天湿婆神与喜马拉雅山十首魔王罗婆那斗法的故事石雕,引人入胜,门,窗,柱上也雕刻了精湛的艺术杰作。
埃洛拉的耆那教石窟共有5座,编号第30至34窟,建于9世纪至13世纪。耆那教石窟建于9~13世纪,其中以第三十二窟最著名。三十二窟双层寺内车因陀罗·斯帕和扎格纳特·斯帕站立,二腿二臂被植物长藤缠绕,长发披肩,表现了耆那教徒矢志苦行的坚强意志。
历史渊源
佛教徒、印度教徒和耆那教徒都聚集到印度中部的埃洛拉。所有这些宗教信徒都是非常注重独自安静地祈祷。也许这就是他们在公元600年—公元900年间来到埃洛拉的原因。
佛教徒约在公元600年首先到达埃洛拉。他们不辞辛劳,循着陡峭的岩壁开凿出供居住的洞穴,以及从祈祷的寺院和宏伟的庙宇。
大约公元765年,印度教徒来到埃洛拉。他们在那里开凿了最这宏伟壮观的凯拉萨纳庙。实际上它是一组互相连接的庙宇,竖立在一个巨大的凹坑内。从峭壁的顶部挖走岩石,留下中央一大块,这里被精心地雕成庙宇,包括屋顶和装饰物。
埃洛拉的5座耆那庙宇雕凿于约公元850年。因陀罗.萨波庙最负盛名,它也是从坚硬的岩石中凿成的。
埃洛拉的石窟庙宇直到1794年才为印度之外的人们所知蛲,当时一位英国旅游者发现了它们。但是又过30年,人们才意识到这些石窟庙宇正在受到摧毁,于是便发起了一场保护运动。也正因为如此,如今人们还能参观这些石窟庙宇。
深远的文化影响
埃洛拉石窟是世界上最好的寺庙石雕建筑的典范,它由十四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均雕刻在离奥诺基巴德三十公里的玄武岩山壁上,它们既显示出了精美的寺庙外观又表现出精巧的寺庙内部结构,不愧为最好的寺庙石雕杰作。这些寺庙建筑代表了从公元350年至公元700年之间350年的宗教信仰发展历史,最显著的是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文化。这些石雕寺庙永远值得人们留念因为他们对有印度文化遗产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埃洛拉石窟南部的12个石窟表现出的是佛教文化,中间的17个石窟反映出的是印度教文化,剩余的北部5个石窟反映的则是伊斯兰教文化。其中南部的佛教石窟雕刻艺术阐述的是高尚的、文明的、尊贵的佛教文化内涵;第六号和第十号石窟塑像共同反映的是佛教和印度教文化中印度工匠保护神维希克诺丹的故事,它所描绘的是载歌载舞的侏儒欢庆的盛大嬉戏场面。
佛教石窟
埃洛拉的佛教石窟共12座(第1~12窟),约7~8世纪开凿,形制基本沿袭阿旃陀的支提窟(佛殿)和毗诃罗窟(僧舍),除第10窟是支提窟外,其余均系毗诃罗窟,但毗诃罗窟已趋于佛殿与僧舍混合为一,第11、12窟明显兼有佛殿性质。在建筑与雕刻风格上虽不像印度教石窟那样繁缛奢华,但不少石窟已偏离了笈多时代的古典主义审美理想,显示出追求印度巴洛克式的复杂设计和华丽装饰的迹象。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许多雕刻已呈现大乘佛教末期的特征,除通常采用一佛二胁侍的三尊形式雕像之外,还开始出现了众多的菩萨、女神(密教女神多罗、佛教学术女神摩诃缪丽等)和曼荼罗等早期密教图像,意味着佛教的衰落、解体与蜕变。
第5窟
是埃洛拉最大的毗诃罗窟,宽17.6米,长35.1米,由24根罗曼式柱头的列柱把长方形窟殿分为中殿和侧廊,侧壁共凿有20间小室。两排狭长的石凳纵贯中殿,表明该窟可能曾用作讲堂。
第10窟
是埃洛拉唯一典型的支提窟,称作维什瓦卡尔马(木匠)窟,因其窟顶肋拱仿照木桁雕造而得名。正面双层,富丽堂皇,中间的阳台有一道长栏杆,上层的支提窗已从早期的马蹄形变为图案化的三叶形,窗口两旁上方各雕有3个1组的飞天相对飞舞。窟殿宽13.1米,纵深26.2米,长排列柱导向半圆形后殿,末端一座岩刻窣堵波的台基前倚坐着高约3.3米的笈多式佛陀雕像,胁侍菩萨与顶饰飞天组成了华丽的佛龛。窟内石舍利塔高8米,直径4米,周围通布庄严妙相,足踏莲花佛像。5米高的佛龛供奉了高约3米的坐佛像,两旁侍立的是赤莲花菩萨和密迹金刚菩萨,众像体态匀称,慈眉善目,表情自然,栩栩如生。
第11窟
称作兜德勒(2层),实为3层。各层均设佛龛,供奉一佛二胁侍菩萨。此外尚有苏姬塔、金帕拉、多罗、飞天等许多雕像布满壁面。
第12窟
第12窟名蒂哈尔寺,称作丁德勒,是支提、毗诃罗混合窟。高3层,窟内石柱和柱脚都雕有花卉人物图案,顶层有2尊巨大佛像,别具一格。窟殿由24根列柱支撑,后壁雕满了长排菩萨,主龛佛像的胁侍为蛇神那伽。第2层上有一道长廊,4柱的前室和16柱大殿,犹如一座佛教的万神殿,雕刻着成排的众佛、菩萨、多罗女神等群像,构成了早期密教曼荼罗图像。
第15窟
15五窟又名十变窟,分2层,顶层两侧墙上雕有湿婆和魔鬼伊兰牙卡卡普之死的浮雕,令人惊叹。
第16窟
第16窟盖拉斯神庙为拉斯特拉古德王?国王克里希纳于8世纪开凿,历时100多年完成,规模宏大,建筑精美,举世无双。16号克拉斯石窟可称得上是一个建筑奇迹:它的整个结构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因为不但它的整体是雕刻在一个巨型独石上,而且还有一个令人惊诧的事实即与其它寺庙结构截然不同的是:雕刻师和建筑师们均以屋顶为基准从上往下开始雕刻和建造的。据说修建这座石窟从开始准备到建筑完成其间共花费了一个世纪的时间。传说中这座山脉是神灵的居所,在这世界上最大的巨石中,不但雕刻有门庭,休息室、集会大厅、书房而且还有祭祀神灵的寺庙。总之,这些石雕寺庙永远值得人们留念因为他们对有印度文化遗产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印度教石窟
埃洛拉的印度教石窟共17座(第13~29窟)。形制可分为4类:①只有1个列柱门廊和1间密室,显然是从佛教毗诃罗衍化而来,例如第15窟;②与①类似,但密室周围绕以走廊,例如第14、21窟;③在一座十字形窟殿的中心独设密室,石窟不止一处入口,例如第29窟;④以独块巨岩雕刻出整座独立式神庙,全部细节模仿建筑结构,例如第16窟。
印度教石窟气魄雄大,装饰豪华,建筑吸收了佛教寺院的特点,综合了印度南北方印度教神庙的风格。雕刻保持着笈多时代后期作风,融合了德干遮卢迦王朝的刚劲厚重与南印度帕拉瓦王朝的纤细优雅,以动态强烈、变化丰富为特征,产生了印度巴洛克艺术的最高杰作。大量湿婆、毗湿奴及其化身和仙侣等印度教诸神的雕像,提供了印度教图像的岩石百科全书。重要的印度教石窟有第14、15、16、21、29等窟。
第14窟
称作罗婆那伽凯(罗婆那之府),平面呈长方形,前方是16柱大殿,后方是走廊环绕的密室(圣所)。在大殿南北侧壁的壁柱之间装饰着10余块高浮雕嵌板,表现关于湿婆、毗湿奴的印度教神话场面。其中《舞蹈的湿婆》动态夸张,舞姿刚健,充分体现了印度教的根本观念“活力”。
第15窟
称作德斯阿瓦特拉(十化身)窟。该窟有一条铭文提及拉什特拉库德国王丹蒂杜尔迦曾在它落成之际造访,因此可将其开凿年代推定为8世纪。窟殿双层,下层是14根方柱的浅廊,上层是42根列柱的大殿,后壁凿有供奉林伽的密室。侧廊壁龛中装饰着表现印度教神话场面的高浮雕嵌板。右壁和后壁的浮雕多与湿婆有关,其中《湿婆降服死神》表现湿婆从林伽中举杵跃起,踢开死神,激怒的神态活灵活现。左壁的浮雕包括毗湿奴的各种化身,其中《毗湿奴的人狮化身》最富于戏剧性和想像力:毗湿奴化身为狮头人身的那罗辛哈从柱子中显现,八臂狂挥,扬鬃怒吼,猛扑向倨傲的魔王黑兰耶克希布,魔王转身欲逃,肩膀却被大神一手抓住,挣脱不得。
第16窟凯拉萨神庙,是埃洛拉石窟群中最重要的石窟,代表印度岩凿神庙的顶峰,堪称世界建筑艺术的奇迹。相传拉什特拉库塔国王克利希那一世为纪念战争胜利而敕建了这座祀奉湿婆的神庙。整座独立式神庙都是由独块天然巨岩雕刻的,分门楼、祠堂、前殿和主殿,殿宇嵯峨,气势雄浑。神庙的装饰雕刻壮丽豪华,代表作有《罗婆那摇撼凯拉萨山》、《阇陀优奋战罗婆那》、《舞蹈的湿婆》等,被公认为印度巴洛克艺术的最高杰作。
第21窟
称作罗迈希瓦尔(罗摩主)窟,约开凿于7世纪。在高台基上的门廊有一道低矮的护墙,墙上短粗的罗曼式柱头的列柱旁侧,雕有侏儒随侍的女神托架像,几乎与柱身等高,造型丰满而优美。门廊正面侧壁伫立在鳄鱼(摩伽罗)背上的恒河女神雕像,全身微呈三屈式,扭曲适度,风姿绰约,被公认为印度女性雕像的珍品。窟内的岩壁上亦有大量取材于湿婆神话的高浮雕嵌板,其中七母神雕像的造型亦极丰美。
第29窟
称作杜马尔莱那或悉达伽那赫尼(悉达浴室),在平面设计上类似孟买附近的象岛石窟,密室独立于约45米见方的十字形大殿中央。殿内的高浮雕嵌板亦多表现湿婆神话,但雕像造型倾向于正面性和秩序化,缺乏动态和生气。
耆那教石窟
埃洛拉的耆那教石窟共有5座,编号第30至34窟,建于9世纪至13世纪。耆那教石窟内多为裸体立像,两腿两臂缠阿着擎藤植物,长发披肩,象征耆那教苦行不渝、返朴归直之意。
三种宗教在这里异彩同放,埃恪拉石简是香火不断的圣地,尽管它的历史没有阿旃陀石窟那么悠久,但其壁画和雕刻同样价值奇高,是印度古代艺术的又一字库,形式上仿印度教石窟,但规模不如其宏伟壮丽。第30窟称秋达凯拉萨,是仿制第16窟凯拉萨神庙的作品,从天然岩石中凿出佛像作品,但规模小,雕刻缺乏前期的活力。第32窟称因陀罗瑟帕,建筑雕刻最为精美华丽,在双层列柱大殿的壁龛中,雕刻有一尊高达17米的尼犍子石雕像,尼犍子即是耆那教创教始祖筏驮摩那大雄的石雕,坐于莲花台,莲花台下有金刚座,为印度耆那教第22代祖阿利湿塔米内的作品。另外两位大教长——巴湿伐那陀和戈摩达希瓦尔的雕像是裸体像,腿臂上缠绕着藤蔓,长发披肩,象征著耆那教苦行不渝的精神。
参考资料
埃洛拉石窟群-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埃洛拉石窟群./www.bytravel.cn/Landscape/43/ailuolashikuqun.html.
Ellora Caves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whc.unesco.org/en/list/243.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07 12:01
目录
概述
遗产信息
遗产描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