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镇坝子村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镇境内,是著名五音戏表演艺术家
邓洪山出生的地方。
邓洪山(1905-1996),出生于梨园世家,四代从艺,他父亲邓九星工花脸,他大哥邓洪顺(艺名一口红)工小生,二哥邓洪俊(艺名一声雷)工花脸,都是当时有名的五音戏演员。
邓洪山在家庭熏陶下,7岁时学会《安安送米》《狐狸精闹书房》,8岁时与父亲合演《挡马》。到9岁时已小有名气,人称“七岁红”。14岁时人送艺名“鲜樱桃”。16岁时在章丘县大沟崖村演出,发现同台演出的东路梆子名艺人韩振铎(艺名咬断弦)表演的妇女们日常生活中的剜菜、穿针、引线、插花等动作是那样的真实、生动,美妙、自如。后正式拜师韩振铎。一生成功地塑造了《王二姐思夫》中的王月英、《彩楼配》中的刘瑞莲、《王小赶脚》中的二姑娘、《亲家婆顶嘴》中的乡里妈妈等众多年龄悬殊、性格各异的妇女形象。
1930年代初,邓洪山和明洪钧二人搭档,珠联璧合,组成了五音戏班——邓明社,在济南的风顺、游艺园、艺乐等戏院,前后演出达30多年。其间还曾到淄博、天津、北京等地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并得到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程砚秋赞赏。1935年10月,邓洪山带领马兰亭(司鼓)、李祥(打锣)和两个侄子到上海百代公司录制了6张唱片(七出戏)。百代公司赠送了一面题有“五音泰斗”的锦旗。邓洪山由上海返回济南后,就把这面锦旗挂在剧场里。后来观众就把五人班(周姑子戏)改称五音戏。从此五音戏才正式定名。
邓洪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1950年以前,他改编创作了大型
连台本戏《五凤岭》等25出;后又改编、整理出版了《王小赶脚》《换魂记》等10余出优秀剧目。他广采博收姊妹剧种音乐的精华,丰富发展了五音戏的音乐,加强了五音戏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1930年代始,他录制唱片十余张,不少剧目被各级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播放。邓洪山先后三次率领五音剧团晋京演出,博得中央领导和首都文艺界高度评价。他先后在省内外收徒30多人,山东省吕剧著名演员林建华、钱玉玲,五音戏青年演员霍俊萍等都在他的精心培养下,技艺不断进步。霍俊萍曾荣获全国戏曲第五届 “梅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