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势,指力量相当;力量平衡的态势。亦指两个或多个个体处于
平衡状态的一种情况,可以应用于多种学科。
即balance of power,指的是两个或多个个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种情况,可以用于许多学科中。在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均势指的是没有一国处于优势地位或能对其他国家发号施令的状态,是与霸权相对而言的一种国际体系,是国家间力量对比的一种暂时的均衡状态,又称势力均衡,而努力建立和维持这样一种状态的战略或政策即为均势理论或均势政策。而均势作为一种政策,是基于两个基本假设的,即
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的,以及国家认为独立比权力更重要。对国家而言,要实现均势通常有两种手段,即增强自身的实力,或者与他国结盟。在近代史上,均势原则一度指导了欧洲国际关系的实践。历史上,
英国曾长期充当
欧洲“均势”的“平衡者”。但实际上,均势往往是某些大国用来维持和追求霸权的一种借口和手段。根据国际体系中国家的数量,均势可以划分为简单均势和复杂均势:简单均势指的是有两个国家形成的均势;而复杂均势则是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形成的均势。而从地域来看,均势则可以被划分为局部均势或全球均势:局部均势指的是局部地区的一定范围内形成的均势,如
维也纳会议后欧洲所形成的均势;而全球均势则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占优势地位的行为体,如
冷战时期的美苏两极均势。
1. 力量相当。
晋
张悛 《
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昔汉高 ……亲与 项羽 对争存亡,逮羽之死,哭临其丧,将以位尝侔尊,力尝均势。”
2. 力量平衡的态势。
瞿秋白 《
赤都心史》三三:“这或是跳舞矫作姿态时,或是乘橇下峻坡时,他不得不步步勉力自求保持身量之均势。” 茅盾 《子夜》十四:“早就在他心头牵着的五六条线之外,现在又添了一条,他觉得再没有精力去保持整个心的均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