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系
固体地球科学的生长点
地球科学系是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简称,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以地球科学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利用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建设数字地球为任务的新兴学科,是固体地球科学的生长点。
基本介绍
它在国土规划城市建设资源勘察和管理、灾害预防与预报、全球变化、环境监测等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该专业肩负为国土资源、城市建设、防灾减灾等部门,输送具备地球科学专业知识和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复合型人
地质学专业
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结构、物质成分、运动和演化历史及相关科学问题的学科,与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承担着支持、维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系统的任务。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采取高年级分流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如下方向的人才:(1)宝玉石和矿产资源方向:面向国土资源、建材、冶金、化工、宝玉石(含金银贵金属)等行业,培养矿产资源评价、矿物材料开发利用、宝玉石鉴定与商贸人才;(2)地球环境与灾害防治方向:面向资源、环保和减灾防灾等行业,培养从事地球环境演化与全球变化研究、地质环境保护、灾害防治等科研和管理人才;(3)岩土工程方向:面向城市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从事岩土工程研究、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方面的人才。
学校简介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属于理工结合性质的学院,是在原地球科学系基础上于 2008年1月正式成立。学院设有三个系:球科学系、水科学系和地质工程与信息技术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50名,其中,中科院院士3名、教授53名(博士生导师44名)、副教授33名、讲师1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其中海外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获得者4人,国家教育部、人事部“千百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2人,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获得者1人,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5人。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设备齐全的实验分析系统,能够开展各类地质样品的微区、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同位素分析、包裹体研究及成岩成矿实验等,拥有电子探针分析仪、微区X射线衍射仪、扫描探针显微镜、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高分辩率等离子质谱仪、等离子发射光谱仪、表面热电离同位素质谱仪、稳定同位素质谱仪、连续流质谱仪、包裹体温度-盐度测定装置、显微激光拉曼探针等先进仪器设备及磨片-制样室。依托学院师资,建立了花岗岩、火山岩及成矿理论研究所、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地球环境计算工程研究所、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多媒体科教制作中心、矿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核能地质与环境工程研究中心等13个地球科学类研究机构。经教育部与科技部批准,主办了《高校地质学报》。建立了南京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历史最久的地质学教育机构之一,至今已培养了大批优秀地学人才,其中两院院士有23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4名。在八十余年的历史中,办学传统和特色可以概括为四句话:爱国奉献,真诚团结,科学民主,求实创新。现每年招收地质学、地球化学、水文与水资源及地质工程共4个专业,约100名本科生。设有理科“地质学”和工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涵盖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共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每年招收约90名硕士研究生和40名博士研究生。此外,还设有“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中,拥有 “地质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和“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 “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又属江苏省重点学科。经教育部批准设有国家理科地质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普通地质学”、“地球系统科学”二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地质学和水文与水资源二专业被列为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地质学、地球化学二专业列为江苏省品牌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地质工程二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
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是学院的两项基本任务。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造就高素质、宽基础、创新型人才,从品德、知识、能力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包括宽厚的基础课、核心必修课和前沿选修课。培养期间,进行两次野外实践教学:普通地质实习(以南京湖山为基地)和区域地质测量实习(以安徽巢湖为基地)。强调教学与科研融通,优秀本科生可以免试保送研究生,优秀硕士生实行硕博连读。
近年来,出版各类教材20余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部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在科学研究方面,近年来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企事业委托或国际合作项目共 500 余项,年科研经费达2500多万元。获部省级科研成果奖50余项,每年发表论文总数超过200篇(其中SCI期刊论文近百篇)。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
在国际合作交流方面,学院与国内外几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交流关系。成功主办了一系列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邀请海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同时,选派教师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开展合作研究。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行国际化教学交流,例如组织学生参加贝加尔湖大地学联合实习,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联合进行天山野外教学实习等。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前身为矿物地质学系)创建于1924年。她肩负着从科学技术上支撑孙中山先生建设经济强国梦想《治国方略》的重任,迅速发展,并盛名海内外。1926年,第一任系主任黄著勋教授著《中国矿产》,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中国最早的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著著之一。同年,朱家骅(后任教育部部长、中央研究院首任院长、中央行政院副院长)从德国留学获博士学位归国加盟中山大学,后任系主任,与矿床学家谢家荣共同策划由国民革命政府成立两广地质调查所。该所隶属于中山大学地质系,开创了中国人于两广地区地质调查先河,首版两广地区地质图、矿产图,是当时国内4个最有影响力的地质调查所之一。先后当选为中央研究院或中国科学院院士之两广所和地质学系师生有朱家骅、谢家荣、孙云铸、乐森璕、斯行健、冯景兰、杨遵仪、陈国达八人。在1952年国内高校院系大调整期间,中山大学地质学科整建制迁至长沙成立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前身),后又分出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今并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从而进入体外发展阶段。
1972年,中山大学复办地质学专业。良好的区位条件,深厚的发展底蕴及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地球科学学科重新迅速走强,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培养地球科学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地球科学系建设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地质学(理科)、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理科/工科)、地质工程(工科)三个本科专业,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等二级学科,地质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拥有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广东省重点学科。改革开放以来,地球科学系十分重视学生培养、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各方面的平衡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为了适应环境问题和计算机技术的兴起,我系在传统地球科学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分别发展了环境地质学及地球信息技术方向。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是我国重要的地球科学研究基地,建有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承担了系列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专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专题、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重点基金)、全国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以及企业委托的资源环境地质调查等科学研究、产业技术咨询任务。
广州是中国最适宜居住和创业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全国乃至世界地学单位最集中、学科最齐全的地区之一。特别是,中山大学一直以学科门类齐全著名,地理、环境、城市规划、生态、经济、数学、力学等学科分布在同一校园。长期以来,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洋研究所、广东省地质勘查局、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调查局、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东省地质环境观察总站、广州地理研究所等在穗地质研究机构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合作,与校内许多学科并肩开展学科交叉研究。
全系拥有国家计划招生类学生700多人。其中在读本科生400余人(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地质学专业),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200人。此外,还有一批地质工程领域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9 15:35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地质学专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