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伦·坡认为,文学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达到一种效果,即作家通过一种艺术创造使读者得到某种刺激。由此我们来解读
李尚朝的这首《在黑暗中被风吹散》,可以体验到诗中所隐含的诗人灵魂深处的颤栗与苦痛。
诗人在世俗生活中见证了太多的虚华与浮躁,它们像无边的暗夜那样向诗人 一阵阵袭来,其力量巨大,无可抗拒。但诗人仍在孤独中恪守着寂寞清高的人格。“夜晚总是要来的,而星光不怕等待/星光就是在远处那个望我的那个人/她在黑暗中闪亮,却又将/被黑夜赶走”。由此可见诗人对与暗夜的到来也是无奈无助,这夜晚象征着当代社会中人性的晦暗与沉沦,而照亮诗人灵魂的那点微弱星光在暗夜不住的吞噬之下渐渐泯灭。最后也随着黑夜的风一道被吹散,飘向没有着落的地方,诗人的灵魂在暗夜中最后的挣扎也被潮水般的暗夜淹没。
诗的第二节继续强化了这种效果,“黑夜不会顾及我们/孤独的风,一再穿透我们的血肉/从东边进去,从西边出来/我抓不住任何一点实物”。每个人包括诗人也一样在人生的某个低谷都可能产生类似绝望的感受,而此时更能凸显人性中的单薄与脆弱。人的内心是靠灵魂支撑的,在古代原始社会中,灵魂的本质乃是力量,人的内心若没有灵魂的支点便会走向虚无,同时担当诸多的苦难,特别是进入物质化社会以来,人与自然的远离,异化感的加剧,精神世界的颓废,无助、空虚、无聊、焦虑更加剧了人的受苦。包括生理上、 心理上乃至情绪上。“而将被风吹散的/还有我的骨头”,诗的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自身极度的绝望与虚无,然而这并非仅仅是诗人独自的感受,恐怕是当代人共同的体验。诗人具有敏感多思的心灵,能够捕捉到人类共通的感受。诗人所能体验到的各种痛苦感觉,如心理的紧张、虚无、绝望,虽然是个体性的,但是这些感受却渗透了社会性的内涵,具有普遍的适应性,社会上每个人都能体验到。然而一味的绝望与虚无并非人类所追求的终极,如何超越绝望与虚无从而达致一种理想的人生状态应该是诗人思索的问题,大诗人
荷尔德林说:在一个黑暗的时代真正的诗人应该去追寻那远去诸神的踪迹。被无边暗夜困扰的诗人也恰似歌德笔下的浮士德被魔鬼菲斯陀缠绕一样,然而通过魔性力量的刺激,浮士德挣脱了本于生活之渴望而又因其矛盾而绝望的虚无和否定。因此我们希望诗人在暗夜中体验到极度的绝望与虚无之后会重归本真的生活,重新知觉到自己才能使自己变得真实起来。由此我们想到古希腊神话中的西绪弗,虽然他为那块永远下滑的石头烦恼,但他却是真实的生活者,而不至于成为一个没有烦恼的潜在空虚者和病态者。因此要想获得本真的生活方式唯一的途径是自我拯救。(冯月季赏析)
李尚朝,本名李尚晁,中国当代著名诗人,重庆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有诗集《天堂中的女孩》、《
风原色》、《
大三峡那光》三部,散文集《
那流光一幻》、《时光之羽》等,著名诗评家蒋登科主编有学术专著《
李尚朝诗歌品鉴》对其诗歌作了系统鉴赏。诗歌《月上中天》入编大学中文专业教材《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