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一个行为与生活都堪称有美德并可为人表率的人。在罗马
天主教中,基督徒须经过谥圣典仪的过程方可宣布成为圣徒。在这种情况下,这一称谓确定罗马天主教会相信此人已升天堂而值得尊敬的信念。
圣徒,是基督教各派对已去世的教士和信徒所加的尊号。既有历史人物,也有传说人物,被认为品德高尚,具有
超自然力量。其遗物和墓地常成为崇拜对象。有的圣徒以品行高尚著称,其代表是
方济各。他一生放弃优裕生活而自甘清贫,把清贫、贞洁、谦卑视为获得属灵智慧的首要条件。另一类圣徒为
先知和先知式的改革家,代表人物是
使徒保罗。在促进
基督教从
犹太教的一派发展成世界宗教方面,保罗作出了极大贡献,因而被
天主教、
东正教和基督教
新教共同尊为圣徒。另一些人则由于对宗教传统和理论有所发扬,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也被后代教会尊为圣徒,如西方
多明我会会士
托马斯·阿奎那。
在基督教神学中,圣徒除了作为表率外,还可代表信徒向上帝说情。在其他宗教中,如
伊斯兰教和
佛教也有圣徒。伊斯兰教圣徒的作用与基督教相似。在佛教中,特别是
大乘佛教,圣徒(
菩萨)有资格进入
涅槃境界,但他为帮助所有生灵而迟延不去。《旧约》的英译本,特别是英王钦定译本,经常将希伯来文的holy(神圣)译作“圣徒”。
希伯来人是神圣的,因为他们与上帝有特殊的保障关系。他们是上帝虔诚的信徒,专门派来为上帝服务的,因此,他们是圣徒(利19:2)。一般意义上,圣徒指一个虔诚、严守教规的信徒(诗31:23)。《新约》和
圣保罗的著作中,“圣徒”一词常用来指忠诚的基督徒(徒9:13)。保罗在书信开始的问候语中,常用这个词,如在《
歌罗西书》(1:2)中写道:“歌罗西的圣徒,在基督里有忠心的弟兄。”在《
马太福音》(19:28)中,基督告诉使徒们,他们将在天堂担当一个特别的作用。圣徒之为圣徒,是因他和基督具有特殊关系的素质,只有他是神圣的(腓1:1)。在
世界末日,基督对世界作审判时,他的圣徒会一同参与,他们的虔诚将要在众人面前展现(帖前3:13)。
在早期教会中,圣徒指愿意为其信仰而壮烈献身的人。献身和葬身的地方就成为受崇拜的地方,在此会举行圣餐仪式以示纪念。当时,将殉教士的圣骨安放在圣坛里的仪式已是常事。但只有那些得到当地主教允准的殉教士才能受到崇拜。到公元4世纪,罗马天主教会的神父们,特别是约翰克里索斯托和奚利耳都曾鼓励信徒去要求圣徒为他们说情。4世纪末和5世纪初,将忏悔者(那些以他们的生命证明他们对基督的信仰的人)列为圣徒之列的习俗,已很普遍。对上帝的崇拜和对圣徒的崇拜所作的区别在这个时期形成。对上帝的崇拜,希腊语称为“对天主的礼拜”( latria),即现代英语的“崇拜”(worship),或传统上所称的“崇敬”(adoration)。对圣徒的崇拜,希腊语称为“二等崇拜”(dulia),即现代英语的“尊崇”(veneration)。
到6世纪,在罗马天主教举行
弥撒时,圣徒的名字开始列入祷告词内。用圣徒的生命来教诲信徒们,在8世纪时即很普通,并且在整个中世纪都很流行。这个时期,民众的虔诚信仰催生一些与圣徒有关的很奇妙但无历史价值的故事产生。迷信的习俗也发展了。有些信徒崇拜圣徒,不是把他们看成是对上帝的说情者,而是视为恩惠的直接源泉。 在
文艺复兴和
宗教改革时期,对很多圣徒进行严格的分析,并因奇异、危险而被否定。在这些改教者中,特别是
加尔文派和慈运理派,尊崇圣徒的习俗已被废除,认为这会损坏基督独一无二的地位,因为这样的习俗未在《圣经》经文上载明,且又与迷信交织在一起。英国圣公会的《
三十九条信纲》明确谴责“向圣徒祈祷”的“罗马教旨”(第22条)。然而,在以后的年代,对这种解释众说纷纭,许多神学家们认为,那只是反对当时的过分行为。1563年,
特兰托公会议一方面鼓励要虔诚地信仰圣徒,另一方面又强调指出对圣徒是尊崇而不是崇拜,基督是唯一的
中保。信徒应向圣徒祈祷,就所需的任何帮助请求他们向基督说情。
19世纪
牛津运动以来,在英国国教教会中对圣徒的尊崇变得更为普遍。教会建筑物长时间地奉献给圣徒们,他们的节日也列入英国国教礼仪的日程表。大多数
新教教会对圣徒不尊崇,但教会的建筑物却经常是献给他们的。罗马天主教对通用的圣徒节日的礼仪日历,作了严格的审定。1969年规定,凡是史实有问题的,或其普遍性影响值得怀疑的圣徒节日,全被删除。然而,如果对某圣徒地区性的崇拜仍很盛行,他的节日在该地区仍可庆祝。一般来说,圣徒死的日子就是纪念他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被视为他升入天堂的时候。规定还要对这些圣徒节日进行礼仪性的管理,而教会没有对这些人物是否为圣徒提出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