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拼音:guó sè,
汉语词汇。解释为一般指有绝顶出众的美貌、冠绝一国的女子。后来也借指绝顶出色的事物。出自清·
秋瑾 《白莲》诗:“国色由来夸素面,佳人原不藉浓粧。”
释义
(1) [national beauty]∶有绝顶出众的美貌、冠绝一国的女子
骊姬者,国色也。——《公羊传·僖公十年》
(2) [peony]∶牡丹,色极艳丽,有国色之称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 刘禹锡《赏牡丹》
出处
《公羊传·僖公十年》:“ 骊姬 者,国色也。”
例句
1、旧指姿容极美的女子。赞其容貌冠绝一国,故云。
《公羊传·僖公十年》:“ 骊姬 者,国色也。” 何休 注:“其颜色一国之选。”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时得 桥公 两女,皆国色也。”
宋 黄庭坚 《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
昔日乔公与吾
至契,吾知其二女皆有国色。后不料为孙策、周瑜所娶。
明·
汪道昆《
洛水悲》:“你每
凡胎肉眼,怎得见国色天香。你看那女子,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却说褒珦之子洪德,偶因收敛,来到乡间。凑巧
褒姒门外汲水,虽然
村妆野束,不掩
国色天姿。”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单说次女文姜,生得秋水为神,芙蓉如面,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真乃
绝世佳人,古今国色。兼且通今博古,出口
成文,因此号为文姜。”
明 冯梦龙《
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值十娘梳洗方毕,纤纤玉手,揭起舟傍短帘,自泼盂中残水,粉容微露,却被孙富窥见了,果是
国色天香。”
明凌濛初《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卿家如此国色,如此
慧巧,宜配
佳偶,方为
厮称。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 钱己 抬头一看,却是一个艳妆的女子。虽然
鬓乱钗横,却是天姿国色。
清
李渔《慎鸾交·却媒》:“小弟游街之日,看见一间楼上,坐着两位
佳人,都是
天姿国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邻村老儒 张月坪 ,有女艷丽,殆称国色,见而心醉,然 月坪 端方迂执,无与人为妾理。”
2、美丽的花,多指牡丹。
唐·
李正封《
牡丹诗》:“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唐 罗隐 《牡丹》诗:“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
宋 王安石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诗之二:“不御铅华知国色,祇裁云缕想
仙装。”
宋·
范成大《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诗:“欲知国色天香句,须是
倚阑烧烛看。”
清 姚鼐 《和袁香亭看牡丹》诗:“兴极卷帏看国色,病馀拥毳作僧诗。”
示例
牡丹,色极艳丽,有国色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