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位于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第三峰,始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天文台,现为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历史沿革
民国十八年(1929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筹建国立紫金山天文台,由中国天体物理学家
余青松勘测设计并主持施工,
杨廷宝参与设计。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国立紫金山天文台奠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8月25日,国立紫金山天文台竣工。
1950年5月20日,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建筑格局
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整体建筑按轴线对称布置,中轴大台阶经民族形式牌楼直达圆顶观象台。各级平台均设民族形式栏杆,建筑外墙采用就地开采的毛石砌筑。主要建筑分为天文台本部、子午仪室、赤道仪室、变星仪室等六座。主要建筑的奠基碑文分别为
蔡元培、
汪精卫、
戴季陶、
于右任题写。“天文台”牌坊横额为
林森题书。
主要建筑
天文台本部
天文台本部建筑用红砖水泥砌,外墙包本虎皮石,各层地板及平顶均用钢骨水泥,钢窗。为长方形二层建筑,后连大赤道仪圆顶室。长方屋上层为各办公室研究室图书室会客室等,下层为储藏室机器室庶务室工役室等,圆顶下层为照相暗室。平台及圆顶周围均用天坛式人造石栏。
子午仪室
子午仪室建筑一层,带地下室。由于子午仪所观测的只在南北线上,所以屋顶上开成一种平长方甲板形式,在六条铁轨上移动。铁轨亦能自动弹上,南北墙上有铁帘窗,在南北线上可以完全开启。地下室用木屑填实四周,使室内恒温,安设电气主钟两具、收报机记时仪等。
赤道仪室
赤道仪室中部圆顶直径5.5米,安设200毫米折光赤道仪一座。附属有研究室、太阳分光仪室、照相暗室等。太阳分光仪的定天镜则置于室外南侧的砖座上,距离4米。
变星仪室
变星仪室形似方塔,高四层。上面圆顶直径4米,内设100毫米罗氏式变星照相镜一具,其下有研究室暗室等。仪座高十二米,方形中空。
职员宿舍
职员宿舍建筑高三层,屋顶平台也用钢骨水泥,形式和天文台本部相似,内部装饰较为简省。中层可住有家眷者二家,上层则备单人住宿,下层作厨房和仆役室。
文物遗存
文物价值
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建筑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文物保护
1996年11月20日,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9月29日,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为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第三峰。
交通路线
江苏省南京市内乘坐6、10、11、68、70、115、118、131、313路公交车,在板仓村站下车前往。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政府距离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约10.5千米,驾车约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