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
198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是198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曾融生。
内容简介
固体地球物理学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十分迅速的学科.本书广泛收集并系统整理了国外最新资料(理论和观测),并尽可能介绍我国地球物理学工作者对地球内部的某些研究成果。
全书共分十五章:第1—4章和第6—8章,全面讨论有关地球内部的研究方法;第5、9、10章重点讨论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组成;第11—14章,进一步探讨地球的动力以及其对地球表面的影响;第15章作为与地球的对比,讨论了其它行星的探测结果,每章附参考文献。
本书可供从事地球物理学和其它有关科学研究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参考。
图书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地震波的基本概念
1.1 介质
1.2 应力和形变
1.3 波动方程
1.4 平面波和球面波
1.5 界面的影响
1.6 射线理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平面层中的地震体波
2.1 匀速成层介质中体波的走时
2.1.1 单个水平界面
2.1.2 单个倾斜界面
2.1.3 多界面
2.2 非匀速介质中体波的走时
2.2.1 速度为线性增加的连续介质
2.2.2 速度为其他函数的连续介质
2.2.3 有不连续界面时的情况
2.3 平面层中体波的振幅
2.3.1 能量和振幅的关系
2.3.2 直达波
2.3.3 回折波
2.3.4 反射波
2.3.5 首波
2.3.6 自由界面的影响
2.4 利用人工振动源探测地壳构造的方法
2.4.1 陆地上探测地壳构造的方法
(A)固定地震台观测
(B)深地震测深方法
(C)地壳反射剖面
2.4.2 海洋地壳的探测方法
2.5 地壳探测的解释问题
2.5.1 地壳深层波的走时
2.5.2 走时的反演
(A)地壳参数的估算
(B)赫格罗兹-贝特曼-威切特方法
(C)低速层问题
(D)射线追踪方法
2.5.3 理论地震图
2.6 天然地震体波与地壳构造
2.6.1 利用不同深度的震源求地壳的速度分布
2.6.2 近震记录的首波和反射波
2.6.3 转换波及其它特殊震相
2.6.4 用远震P波残差计算三维速度模型
2.6.5 P波频谱与地壳参数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球面层中的地震体波
3.1 10°以外地震图中的体波震相
3.2 球面层中地震体波的走时
3.2.1 射线参数方程
3.2.2 射线的曲率和临界条件 =V/r
3.2.3 走时方程
3.2.4 正常速度变化的走时
3.2.5 特殊速度变化的走时
3.2.6 反射波和首波的走时
3.2.7 走时的反演
(A)利用不同深度地震的走时求介质的速度
(B)赫格罗兹-贝特曼-威切特方法
3.3 振幅和理论地震图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地震面波和地球的自由振荡
4.1 面波的波动方程和“射线”理论
4.1.1 一般的考虑
4.1.2 洛夫波
4.1.3 雷利波
4.1.4 面波的射线理论
4.2 面波的频散与地球内部构造
4.2.1 面波和导波
4.2.2 观测的群速度和相速度
4.3 地球的自由振荡
4.3.1 一般讨论
4.3.2 理论和观测结果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地球内部构造
5.1 地球内部的分层
5.2 地壳(A层)
5.2.1 大陆地壳
5.2.2 海洋地壳的分层
5.3 地幔(B、C、D层)的速度分布
5.3.1 上地幔低速层和20°间断面
5.3.2 面波数据
5.3.3 体波与上地幔速度
5.3.4 下地幔(D层)的速度
5.3.5 地幔构造的横向不均匀性
5.4 地核(E、F、G层)的速度
5.4.1 核波走时与地核速度
5.4.2 地核半径
5.4.3 内核界面
5.5 地球内部的密度分布
5.5.1 密度分布函数的边界条件
5.5.2 自地震波速度求密度梯度公式
5.5.3 密度分布的模型
5.6 地球内部的μ、k、g、P参数
5.6.1 地球内部的μ和κ值
5.6.2 地球内部的g值
5.6.3 地球内部的P值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地球的重力和转动
6.1 重力位和地球形状
6.1.1 公式的推导
6.1.2 人造卫星观测
6.1.3 地球形状参数
6.2 重力异常和地球内部构造
6.2.1 重力异常
6.3 固体潮
6.3.1 起潮位
6.3.2 观测结果和解释
6.4 地球的进动和颤动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地球的电磁特性
7.1 地磁场的一般性质
7.2 岩石磁性与古地磁
7.2.1 岩石的磁性
(A)某些概念
(B)矿物的磁性
(C)岩石的磁性
7.2.2 地磁场的倒转
(A)地质年代中地磁场的倒转
(B)地磁场倒转的过程
7.2.3 古地磁的应用
(A)古代地磁特征的研究
(B)地质构造中的应用
7.3 地磁成因
7.4 电磁感应与地球内部的电导性
7.4.1 一般讨论
7.4.2 基本原理
(A)基本方程
(B)电导率只为深度的函数
(C)横向变化
7.4.3 某些结果
(A)电性随深度的变化
(B)横向变化
(C)地球内部电性变化的解释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热流与地球内部温度
8.1 一般讨论
8.1.2 地球的热源
(A)放射性源
(B)地球的原始温度
8.1.3 热的传输
(A)热传导机制
(B)热对流
8.1.4 地热史
8.2 地面热流
8.2.1 热流和地质年代的关系
8.2.2 热流和放射性物质的关系
8.2.3 大陆和海洋热流的相似性
8.3 地球内部温度
8.3.1 地壳的温度
8.3.2 地幔温度
(A)绝热自压温度
(B)物质的熔点
(C)电导率与温度
(D)岩石地温计
(E)地幔的温度分布
8.3.3 地核的温度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
9.1 宇宙和星际物质的组成
9.1.1 星体的光谱分析
9.1.2 陨石
9.2 地壳的物质组成
9.2.1 大陆地壳的物质组成
9.2.2 海洋地壳的物质组成
9.3 地幔的物质组成
9.3.1 深源岩石
9.3.2 上地幔顶部的物质组成
9.3.3 350—650公里深度的过渡带
9.3.4 状态方程与物质组成
9.3.5 下地幔的物质组成
9.4 地核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状态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地球内部的非弹性
10.1 一般讨论
10.2 地球内部的品质因子“Q”
10.2.1 “Q”值的意义
10.2.2 Q值的测量和结果
10.3 地球内部的粘性
10.3.1 冰期后的均衡回跳与地幔的粘滞性
10.3.2 岩石的蠕变方程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岩石年龄与地质构造
11.1 岩石的年龄
11.1.1 方法和原理
11.1.2 应用
11.2 不同类型的构造单元
11.2.1 大陆
11.2.2 海洋
11.3 岩浆活动
11.3.1 火山
11.3.2 岩浆岩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地震活动性及震源机制
12.1 地震活动性
12.1.1 地震带
12.1.2 地震能量释放随深度的变化
12.1.3 大小地震的关系
12.1.4 地震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规律
12.1.5 前震、主震、余震和震群
12.2 震源机制
12.2.1 P波初动与震源机制
12.2.2 S波与震源机制
12.2.3 体波的频谱与震源机制
12.2.4 面波与震源机制
12.2.5 位错模型与震源的运动学参数
12.2.6 地面形变与震源机制
12.3 地震前兆
12.3.1 地形变化
12.3.2 地倾斜和伸缩
12.3.3 断层蠕动
12.3.4 前震
12.3.5 b值
12.3.6 小震活动规律
12.3.7 震源机制
12.3.8 地震波速的变化
12.3.9 地电变化
12.3.10 地电阻率变化
12.3.11 地磁变化
12.3.12 水氡及地下水化学成份的变化
12.3.13 地应力的测量
12.4 地震成因
12.4.1 弹性回跳理论
12.4.2 地震时岩石滑动(破裂)的性质
12.4.3 微破裂在地震发生时的作用
12.4.4 地壳的铅直运动与地震成因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大陆漂移、洋底扩张和板块构造
13.1 大陆漂移
13.1.1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
13.1.2 大陆边缘的拚合
13.1.3 古地磁与大陆漂移
13.2 洋底扩张
13.2.1 概念
13.2.2 海洋磁异常的解释
13.2.3 其它证据
13.3 板块构造
13.3.1 板块的性质
13.3.2 板块的运动
13.3.3 涌流和板块运动
13.4 板块构造学说与造山运动
13.5 争论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地壳活动的力源
14.1 早期的尝试
14.2 重力作用
14.3 波浪学说
14.4 地球膨胀理论
14.5 地幔对流
14.6 涌流问题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其它行星
15.1 太阳系的一般现象
15.2 月球
15.2.1 月球表面和月岩
15.2.2 月球内部的构造
15.3 火星
15.4 金星
15.5 水星
15.6 外行星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31 08:02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