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里店镇,隶属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位于
南阳盆地西北部,
伏牛山东麓,横跨
江淮两大流域,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交界处,南北植物交汇,矿产资源丰富。
概况
四里店镇位于方城县城西北。横跨江淮两大流域,北依鲁山,西临南召,东接叶县。南北长56.5千米,东西宽24.5千米,面积279.38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33607人(2017年)。辖军章、卫陀、火烧沟、太山庙、黄土岭、贾盘、五间房、神林村、柳湾、善庄、寺后、干沟、王三沟、老景庄、小景庄、达店、七树沟、里张湾、庹庄、油房庄、小康庄、四里店、老模沟、小店、余庄、三关庙、碾盘庄、周庙、花栗山、吴庄、前坪、贺庄、白庙沟、秦家庄、郭沟、青石坡、维摩寺38个行政村,380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四里店村。乡焦(作)枝(城)铁路过境。
沿革
1958年建四里店公社,1982年改乡。1996年,面积298平方千米,人口5.1万人,辖军章、苇陀、火烧沟、太山庙、街村、柳湾后、善庄、五间房、贾盘、黄土岭、神林、王三沟、干沟、老景庄、小景庄、达店、漆树沟、里张湾、庹庄、油坊、小康庄、老横沟、四里店、小店、大余庄、湾潭、碾盘庄、青石坡、维摩寺、秦家庄、白庙沟、贺庄、郭沟、前坪、周庙、花栗山、吴庄38个行政村。
全乡面积279.38平方千米(2017年),辖38个行政村,382个村民组,473个自然村,33607人(2017年),豫S239贯穿全乡南北,南北贯通,东西交融,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四里店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西周时属
缯国领地,蚕丝业初始,春秋战国时期,隶属于楚国,在楚国守南攻北,问鼎中原的决策下,于公元前六百年左右,在本乡的晒衣山、
彭沟、青山、
牛心山、嶂斗山等十余紧要之处,构筑长城,籍此抵御韩齐等国的进犯。据考证,楚国最早修的乃是以仙翁关为中心的北长城,起自
鲁阳关,三鸦路古道(即晒衣山),此乃楚国北长城的源头,在我国长城历史上,锁定
楚长城为“长城之父”。鲁阳关、三鸦路古道,飘荡着
楚风汉韵,留下许多遗址和动人故事,为两千年前的帝王将相做了有力的见证。
唐代四里店镇手工业、冶炼业兴起,留有银洞沟采铅炼丹遗址。诗人王维游览维摩寺佛教圣地,并留有诗作,明清时代,这里丝织业兴盛,从而带动了临乡
拐河丝绸的鼎盛,陕、晋、鲁、豫等地商贾云集,是县境当时四大集镇的重要丝绸供应之地。
四里店镇资源丰富,风光秀美,四季分明。以萤石、铅锌为主的矿产资源储量极大,以
板栗、杏梨为主的林果面积达1.1万亩以上,素有“山珍”的
野蘑菇、
香菇、
黑木耳产值1.8亿元以上,以
裕丹参、山萸肉为主的中药材地道纯正,久负盛名,以黄牛、淮山羊、生猪为龙头的畜牧业也健康稳步逐年递增,为山区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佛道两教
古刹道观大放异彩。洞瀑、怪石绝壁的
金船寺;拔地而起、独领风骚的李郁垛,吸引外地游客纷沓而来,为四里店的旅游业增添了更多神秘的色彩。
四里店镇党委、政府依托优势,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确立了“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稳定为第一责任,以民生为头等大事,突出抓好乡村基础建设、项目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生态、旅游发展等关乎区域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全面加强党的领导,齐心协力把四里店建设成为开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山区重乡镇”的战略目标,全乡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乡区布局初步形成,和平路商业街大放异彩、新农村建设强劲起步、传统产业方兴未艾、特色农业优中更强。
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四里店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以崭新的姿态,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地理环境
四里店镇地处中原腹地,属于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最高温度38℃,冬季最低温度-10℃,年平均温度15℃,年降水量在800到1000毫米之间,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这里盛产小麦、玉米、花生、红薯、大豆等作物,由于风调雨顺,产量逐年上升。其次,本乡幅员广阔,
宜林面积较大,通过多年的
植树造林如今业已初见成效。
防护林、
用材林、
经济林遮天盖日,漫山遍野,增加了森林覆盖面积,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经济林产出的
板栗、红果、
柿子、山萸肉在秋熟季节硕果累累,车载人拉,潮水般涌进市场,为山地的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而且饲养业务同步发展,
黄牛、生猪兴旺发达,山羊存栏超过万只,涌现出很多
养羊专业户。
历史文化
四里店原名四女店,因为古时候有四位异乡女子来此开店而得名,这里是
南阳市的北大门。地处
裕州(方城)、鲁山、
叶县、南召四县的结合部。南北贯通、东西交融,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四里店位于县城西北35公里处,是
澧河的发源地。全镇面积279.38平方千米(2017年),辖38个行政村,382个村民组,473个自然村,33607人(2017年),现有耕地59250亩,省道鲁姚线(S239)贯穿全乡南北。 四里店乡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春秋战国时期,隶属于楚国。在楚国守南攻北,问鼎中原的决策下,于公元前六百年左右,在本乡的晒衣山、
彭沟、青山、
牛心山、嶂
斗山等十余紧要之处,构筑长城,籍此抵御韩齐等国的进犯。
在我国长城史上,锁定
楚长城为“长城之父”。而通过变法图强后,楚国最早动工修筑的乃是以仙翁关为中心的北长城。北长城起自
鲁阳关,晒衣山是楚国长城的源头。
山清水秀的晒衣山上,飘荡着
楚风汉韵,当年刘秀反莽时期曾经此山晾晒湿衣服时,被山顶枣刺勾挂,刘秀下意识地埋怨“葛针不会朝下弯?”。时至今日,晒衣山上朝下弯的枣刺葛针为两千多年前的帝王故事做了有力地见证。
改革开放以来,镇党委政府正确地执行宗教政策,佛道两教迅速发展,名山
古刹大放异彩,
金船寺、
老姆庵、嶂斗山、
鹿鸣山、维摩寺、李郁垛随之崛起,尤其是维摩寺(
佛教)与
王维的渊源,垛子石(道教)与刘秀的典故,已经引来千万外资,如今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六大宗教景观完全是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
伴随着宗教文化,还有惊人的生态文化,达店的两株千年银杏树,相传生于唐朝,树粗11米,高13米,树上的倒扎根好像
钟乳石一样凌空下垂,是两棵穿越千年历史长空的
活化石。据此不到10公里远的善庄村,还生长着一颗稀世奇珍的
娑罗树。
人杰地灵的四里店存在着得天独厚的文化积淀与矿产资源,花香蝶自来,寰宇之内定会有人慧眼识珠,接踵而来,淳朴勤劳的山乡人民以万分热忱的心情欢迎您的光临。
行政区划
2006年,下辖38个村委会:军章村、卫陀村、桃园沟村、太山庙村、黄土岭村、贾盘村、五间房村、神林村、街村、柳湾村、善庄村、寺后村、
干沟村、王
三沟村、老景庄村、小景庄村、达店村、七树沟村、张湾村、庹庄村、油房庄村、小康庄村、四
里店村、老模沟村、小店村、
余庄村、
三关庙村、碾盘庄村、周庙村、花栗山村、吴庄村、
前坪村、贺庄村、白庙沟村、秦家庄村、郭沟村、青石坡村、维摩寺村。
经济概况
经过国家地质部门勘探和开采实践证明,四里店镇地下矿产极其丰富,金、银、铜、铁、铅、锌、镁、
氟石、
萤石、灰
硅岩造景石遍布12个行政村,而且储量极大,极具开采潜力。
勤劳淳朴的山乡人民,在当的各项富民政策指引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很快脱贫致富,生活条件迅速提高,纷纷离开茅房走入平房,甚至昂首阔步地搬入了高楼大厦,真正过起楼上楼下电视电话的现代化生活。尤其是四里店中心集镇的市容市貌,早已楼房重叠,鳞次栉比,和平路商业街的落成更是锦上添花,扩大了市镇规模,促使古老的四里店霎那之间旧貌换新颜,在这条新近开发的商业街上每当夜幕下垂的时候,周边男女蜂拥而来,在幽美动听的乐曲里,红男绿女翩翩起舞,体现出当地引领时尚的盛世风流。
2011年5月,
方城县楚长城调查队在
中国长城学会多位权威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在我镇发现楚长城的源头。同年10月初,该调查队原班人马协同
新华社,
人民日报等中央十大新闻媒体首席记者到来,把楚长城在四里店定位,凿通了当地与长城的隔阂。从此,翻开了四里店在长城文化上最光辉灿烂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