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惊”,中国人信仰的一种
民俗,流行
全国各地,西周时已十分盛行。
惠州民间的“喊惊”,是给患者以精神上的安慰,舒解紧张心理。加上医生开的镇静药石,再经过细心的治疗,许多患者(尤其是儿童)是能得到康复的。
简介
旧时
惠州坊间老人妇女,大都相信人有
三魂七魄,小孩病重将死,是魂魄受了恶鬼惊吓和诱迫而离开躯体的缘故;而且在事发时,又往往有物像可为标识,那就是“人殃”。儿时据老者们指称:“人殃”颇神秘,须至夜晚才现身,轻飘飘如一团绒球,或若一根大羽毛,发着黄绿色的萤光,幽灵般蓦地从池塘边竹树深处飘起,划过夜空,又落到另一处竹树丛中。“人殃”起落点附近如有病重者,那就叫“出人殃”,意即魂魄已离开病体,这当然是极不祥的征兆了。笃信神鬼而又心地善良的妇女如若见到,就会对着“人殃”不停地大声叫喊:“好转罗!好转罗!”——“转”就是回家的意思,这其实是代主家向病孩招魂,而主家更会忙着找神婆来为病者“喊惊”。当然,未雨绸缪,“人殃”未出便已替病者喊惊在前,更是常见的事情。
楚辞·招魂
说到喊惊,又想起《楚辞·
招魂》关于楚人为生人招魂的描述(附陈子展《
楚辞直解》的译文,方便对照解读):
魂兮归来,(魂啊归来,)
入修门些。(进入郢都的修门啊。)
工祝招君,(太祝之官来招君王,)
背行先些。(翻过背走路先行啊。)
秦篝齐缕,(秦制竹笼、齐产丝线,)
郑棉络些。(郑人缝结衣服罗。)
招具该备,(这些招魂的道具齐备,)
永啸呼些。(长声吹哨大声呼罗。)
魂兮归来,(魂啊归来,)
返故乡些。(回到故乡罗。)
惠州的喊惊亦与此相类似。就道具言,筲箕替代了竹篓;也用麻丝,但一般不是缠在病孩手腕,而是束扎“丝茅挑卡”悬于门上辟邪挡灾。衣服一样必备,宋湘曾作《盂兰词》记惠州七月十四夜间祭鬼景象:“鬼不怜人人怜鬼,盂兰大会夜如水。削竿挂衣钱剪纸,蜡泪倒流风旋起。”这“削竿挂衣”就是古《礼》所载的“以其上服升屋”。当然,那是乾嘉年间的事,到笔者儿时所见,衣服已多挂于屋檐,或放于筲箕,又或干脆拿在神婆的手中了。始终未变的,则是衣服须为病人穿着过的内衣,据说魂魄听见呼唤自己的名字,又嗅到自己衣服的汗臭,就一定会循声回来。喊惊会在病孩被吓着的地点进行,若原因不明,则会就近在家门口或附近街巷口,因为那是小孩最常出入活动的地方。
“招具该备”,接着便要“永啸呼”,也就是《礼记》所说的“皋”了。“皋即号之借,发长语之声也”(黄侃《经传释词笺识》),用惠州话说,就是“喊”,喊其“魂兮归来”。
一般喊词
喊词似无定式,大体因人事时地而异,曾找某老妇喊过一种较常用的,记录如下:
阿×——转罗!
三魂七魄转罗!
阳人吓倒畀转惊,
阴人吓倒畀转惊罗。
大声细声吓倒都畀转惊,
奈里吓倒奈里畀转惊罗。
魂归就魄咧,
魄归就身罗。
喊齐三魂七魄就本人就本身罗。
阿×——转罗! 金纸银钱赎你三魂七魄转罗!
神婆就这样反复地喊,其调悠长,其声凄历,迥荡在夜空,穿街过巷,远而近,又近而渐远,与《招魂》所说的“永啸呼”如出一辙。喊的同时,还要焚化纸钱。钱能通神,何况是鬼!当然是多多益善,但至少得有七张。——这是否为人鬼间早已默契的“通行底价”?不知道。反正都说孤神野鬼钱纸到手就会识做,放任病孩的游魂随着神婆的招唤步步回归。一到家门,神婆就会快步入屋,将用来招魂的内衣捂实压到病孩的枕头底下,并念念有词:“转来乖,转来无使狂(按狂为恐之音转),转来一觉训(训即睡)到大天光。”这是喊惊最重要的一道程序,谓之引魂就身。最后,
神婆还会撮一撮烧纸钱的灰烬放入盛满热水的大木盘替病孩冲凉,去秽定惊。“魂兮归来,入门修些”在这里同样得到生动形象的演绎。鹅城喊惊旧俗和二千多年前楚辞《招魂》的描写竟然如此契合,似乎表明两者间确乎存有某种亲缘关系,值得民俗学的专家们去深入探究。
喊惊分类
惠州民间的“喊惊”,其做法一般分类为
路口喊惊
首先备齐香、宝、烛和“契钱”,虔诚者还备有“三牲”和“水饭”,近“三更”(晚上九点前后)时,老妇(祖婆或上了年纪的娘婶,有的请神婆)带着这些供品和“患者”底衫(面衫也可)、镜子、丝带、桃枝等物,到三岔路口把供品摆好,点燃香烛后,手拿“患者”的底(或面衫)衫,在香烛前一边摇摆、一边喊着:“某某转啦(回来吧),快转啦!神鬼吓倒唔使怕,蛇鼠禽畜吓倒也唔怕。转啦;三魂七魄随衫转啦。转来食茶甜,食饭香,一觉瞓(睡)到大天光。某某,转啦,快转啦!”不论城里人喊惊,抑或农村人喊惊,都用低沉、殷切的语调拖长声音,抑扬顿挫,高声喊,使很远的人都能清晰地听到。喊完惊后,随手抓些纸钱灰,放在喊惊衫里(或用自己上衣把纸钱灰裹住),边行边细声喃喃喊着:某某转啦……一直走回“患者”床前,亲切地用中低音喊着:某某转啦,转来平安大吉,百病消除……顺手拍打几下床,把纸钱灰放在床上。若“患者”睡在床上,就轻轻拍打几下“患者”背部,算是完成喊惊任务。还有些人不在三岔路口喊,而是爬上屋顶或阳台喊,她们把点燃的三柱香插好后,摇摆着“患者”衣服,不断地喊(喊法与在三岔路口喊法大致一样),喊够后,走下来,打几下床、拍打“患者”背部几下,算是完事。
此外,冲凉(洗澡)喊惊也很常见。若是婴儿,坐在大盆上或坐在“洗者”脚背上,边洗边喊:“洗白啪,唔怕吓。乖乖呀!唔使狂(怕),吓无倒,活到老。三魂七魄转来啦,转来食茶甜,食饭香,不觉睡到大天光。乖乖呀!我的乖估乖,转来快长快大,乜惹(什么)唔使狂(怕)。”边洗边喊,不时还用轻力拍打小孩背部,直至冲完凉,穿好衣服,才停下来。若是大人,冲凉喊惊,是自洗自喊:“同年呀,唔使怕!心正不怕影斜,菩萨保佑我,鬼怪快走开。同年转来呀,转来食得做得,一觉到天光。”声细音长,反复多次,至洗净、穿好衣服为止。
求神喊惊
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遗留下不少迷信习俗,祈求神灵保佑,在百姓中普遍存在。拜“伯公”,消灾纳福,是百姓(尤以妇女)的首选。解放前的惠州,府县两城每坊(一条或就近的街道)都有一座伯公庙。庙门贴(或刻)着“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的对联。庙中安坐着慈祥的伯公、伯婆(有泥塑、木雕或石雕),正中设一神坛,摆放着大香炉,便于插燃香烛。最前面是一案台(有木做或砖砌),便于摆放供品。旁边或对面有一个焚化纸钱、金银大锭的炉子。因伯公庙建在民居,伯公、伯婆又专管一坊民居的祸福,故历来香火很盛。到伯公庙喊惊,无需破费很大,几柱香即可进行。若虔诚一点,设点供品,也无可厚非。若以“三牲”、金、银、大锭、香、宝、蜡烛求拜伯公,更显虔诚排场。其喊法,大致如上所说,只不过加上“伯公、伯婆保佑,远隔邪恶小人,保佑某某平安,食得睡好”等语。有些老妇在求完伯公后,烧捆山草,抓点草灰,放在喊惊衫里,边行边喃喃自语回到家中,把喊惊衫放到“患者”床上,才算了事。
其次是求观音喊惊,解放前,府县两城有观音庙四五座,百姓有苦难病痛,会到观音庙拜观音,祈求保佑,消灾纳福。拜观音,花费不多,鲜花、水果一些,素菜一碟,香、宝烛一些,即可进行。在观音面前喊惊,与在伯公面前喊惊,大同小异,只不过加上“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某某夜睡不宁,时常惊醒,求您保佑,使其魂魄归身”等语。拜毕,虔诚地三跪九叩,喃喃自语:“某某,三魂七魄跟我回家啦,回家呀!”走出庙门,径直回家。
此外是拜包公喊惊,与拜观音一样,只是在供品上少了素菜和鲜花。以前惠州府县两城有好几间包公庙,香火很盛。
设坛喊惊
坛,有的设在“患者”屋里,多数到神汉、巫婆住处求拜,因神汉、巫婆住处都设有神坛。动用神汉、巫婆喊惊,花费很大,“三牲”免不了,还要“利是”(当今叫红包),加上纸宝、烛、香和茶果,是一笔较大的开支。穷人办不到,有钱人花这点钱算不了什么。神坛多用布绘的“张大师”、“赤脚大仙”、“桃花姐”等神像,有的用包公、“观音”偶像,取其一挂或摆在香案上方。像前设一稍大的香炉,炉中插着布制的三角旗神令,常年点着油灯,清香缭绕。案前有一四方大桌,摆放着水果、鲜花和音、烛、符咒等物,台下有一蒲垫,以便跪拜。不论在家设坛或到神汉、巫婆住处喊惊,虔诚是最紧要的,必须做到言听计从,否则,就“白”求拜了。喊惊的一般做法这样:首报“患者”生辰八字、家居何处和病情,然后摆好供品,点燃香烛后,患者亲人陪着神汉或巫婆双手合十,垂头闭目跪在神像前,听信他(她)念经。所谓“经”,不外请神、求神和送神三步曲。念完,他(她)拿着“患者”底衫或面衫,边喃喃自语,边在燃着的香烛上晃几下,拿杯掷地。杯,是用牲畜骨头或坚木做成小蚌壳样的玩艺。它分胜杯、保杯、笑杯三种,胜杯一阴一阳,保杯两面是阴,笑杯两面是阳。落地若是笑杯,就侧着面对患者家人说:“恭喜你俩,魂魄附身了!”随即与患者亲人一齐站起,坐到便椅上,谈些琐事。稍顷,“患者”亲人递给他(她)“利市”,推让一下,照收无误。患者亲人也满意地用手抓点香灰和黄色三角符咒,放在喊惊衫里,走出神坛,向自己家走去。临到家门,放声高喊,某某转来啦……。进了家门,直入“患者”卧房,细声细语说:“某某转来啦!无惊无吓,百病消除,大吉平安。”边讲边重力拍打床,然后,把带回的三角符咒扣在“患者”衣衫,算是完事。第一次掷杯,若不是“笑杯”,要连续地把杯掷地,直至“笑杯”出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