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琏湖笔是
中国传统书画工艺品之一,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素有
毛颖之技甲天下之称。
浙江省
湖州市
善琏镇是
湖笔的发源地,距今有二千多年历史。
特产介绍
文房四宝(
湖笔、
徽墨、
端砚、宣纸为文房四宝之上品),笔居首位。中国的
毛笔是举世无双的
书写工具。湖笔,因“
毛颖之技甲天下”、“紫毫之价如金贵”,而被誉为“笔中之冠”。
追溯历史
自古为文房四宝之首,发源于
湖州市善琏镇,古镇制笔的历史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
善琏出名笔,在古籍中多有记载。撰写于明孝宗弘治年间的《
弘治湖州府志》载有:“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其地名
善琏村。村有
含山,山颠浮屠,其卓如笔。”
在这里,人们将
蒙恬奉为笔祖。据说,在毛笔制作工艺方面,战国时用
兔毛,笔头扎在笔杆外面。自秦代后,笔毛开始纳入竹管内,在制笔的材料上亦作了改进,在用兔毛的同时,大量地采用了鹿毛和羊毛两种硬度不同的毛制作笔头,使之刚柔相济,便于书写。据传这种改进就是蒙恬首创的。
四大特色
湖笔选料精细,制作精湛,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色,号称“笔颖之冠”。
产品种类
湖笔大致分为羊毫、紫毫、
狼毫、兼毫四大类。湖笔已达280多个品种。
制作工艺
善琏湖笔制作工艺精细而复杂,从选料到成品,要经过120多道工序,大体上分为水盆工和旱作工两部分。做水盆工、笔工们各守在一个水益旁,把千万
根毛放入水中,精练
细理,再按笔头锋颖长短加以分类,这便是“齐毫”,之后从中剔除断头的、无锋的、曲而不直的、扁而不圆的杂毛,然后再按毛的软硬性能进行笔头“造型”,做成半成品;旱作工要经过
扎头、装笔、择笔、刻字等工序,最后制成成品。其择笔是难度较大的一项工艺,笔工左手握笔,右手拿一小刀修削笔头,修去笔头中的劣毛和表层的杂毛,使笔和锋颖圆润,达到湖笔尖、齐、圆、健的要求。
主要步骤
善琏湖笔制作的主要工序有笔料、水盆、结头、装套、镶嵌、蒲墩、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工序,每道工序又有若干道小工序,故大小工序达一百二十余道之多。
笔料:主要是将原料毛按长短、粗细、色泽、有锋或无锋等不同特点,分成几十个品种,供制作不同种类、形制、品质的笔选用。
水盆:又称水作工。笔工将浸在水盆中的笔毛理顺,带湿剔除不适合做笔的杂毛、绒毛、无锋之毛等,并整理成半成品的笔头。“水盆”是湖笔制作工艺中,最复杂、最关键的工序之一。
结头:也叫扎毫,水盆做好的半成品笔头,送到这一道工序进行结扎。然后用溶化的
松香滴于笔头根部,使笔毛不易脱落。
蒲墩:精选笔管的工序。在逐根的挑选中,把干裂、虫蛀、皮色苍老、粗细不匀的笔管剔除,并
按笔的各个品种规格要求,分类选出色泽、粗细、杆长一致的笔管。
装套: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装笔头,将经精选的笔管进行挖孔,把结扎好的笔头安装其中。二是为装好的笔配制笔帽。
镶嵌:属于对某个种类毛笔的笔管进行装饰的工序。此类笔一般用
湘妃竹、凤眼竹以及象牙、
红木、
檀木等材料为笔的主杆,再用牛角(后起还用
有机玻璃)进行镶嵌,使笔管造型更美观。其中分镶头(笔头端)和镶尾(笔尾端)两种。
择笔:又称为修笔。是湖笔工艺中的关键
技术环节。择笔是对前面工序形成的半成品毛笔,进行最后检验并修整的工序。笔工要将影响内在和外观质量的笔毛剔除,并将笔头整形,最终达到尖、齐、圆、健的品质要求。
刻字:在笔管上刻上各种字体。比如笔的
品名和生产厂家的名号等等。
除以上各道主要工序外,还要经过脱脂、揩色、贴商标、包装等几道辅助工序。
笔中极品
湖笔中最负盛名的有“玉兰蕊”、“兰亭散”、“
右军书法”、“翠亨春”等。这些高档湖笔,再用红木、湘妃竹、白瓷或象牙做笔杆,是湖笔中的极品。
工艺特色
在长期的制笔实践中,湖笔业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工艺特色。其中最能体现其工艺特色的就是它的传统品种——
羊毫笔。
羊毫湖笔在选料上有一个特别的要求,就是必须要用
杭嘉湖地区的
山羊毛,而且必须是山羊腋下或脖子下面的毛,因为这两个部位的毛很少损伤,可以保留完整的锋颖,锋颖是决定一枝毛笔笔头好坏的关键。
一支好的毛笔,主要看锋颖的长度,锋颖越长,这个毛的质量越好,这个锋颖就像这支,就在这个上面一截,颜色比较深的那一段,行家的话就叫黑子,比较黑的。这支毛笔看上去呢,上面是黑的,黑颜色的,下面是白的,上面是黑的,用湖笔的话来说呢,就是湖颖,也就是锋颖。一支好的笔里面,顶上面就绝对没有杂毛,都要求要有锋颖的毛,才能写字。这样一支笔呢,就会抱拢不散,不分叉,顶上面不分叉。
对锋颖的讲究是湖笔在制作工艺上的一大特点,正是因为有了锋颖,才使
毛笔形成了一个刚柔兼备的笔锋,这也是中国毛笔和世界上其他软笔最根本的区别,中国毛笔也因此具有了一种特别的神韵。笔锋是中国毛笔的精髓,正是因为笔锋的作用,中国毛笔才可以在书画家笔下流转自如,产生种种的变化。
历史传说
相传,秦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制得毛笔。虽然在蒙恬之前就有了毛笔,但蒙恬作为毛笔制作的改良者,一直受到历代学者的认可。公元前223年,有一天,秦国大将蒙恬在打猎时看到一只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迹,心中不由来了灵感。他取了一些兔毛,插在竹管内,试着用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沾墨。他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随手将那支“兔毛笔”扔进了窗外的石灰坑里。过了两天,蒙恬无意中看见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笔,重新捡起来看了看,发现兔毛变柔顺了。他试着将兔毛笔往墨盘里一蘸,笔竟然变得十分听话,写起字来非常顺畅,蘸一次墨可以连续写好几个字。原来,石灰水无意中对兔毛进行了脱脂。为纪念蒙恬,湖州把绕善琏村而过的小溪改为蒙溪,还在村里建了蒙公祠。
书画家共推笔艺
清末,善琏的笔工在上海、杭州、
苏州、北京等地开起笔店。今位于北京
琉璃厂著名的
戴月轩湖笔店,是其中的一家
百年老店,店中挂着“蒙氏遗风”的匾额。在湖州市的
中国湖笔博物馆里,可以欣赏到湖州王一品斋笔庄等百年老店的精美湖笔。
在湖州这块人文荟萃的土地上,还流传许多书画家和湖笔的动人故事。
王羲之的七世孙、隋朝著名书法家
智永禅师,云游湖州,住在永欣寺30年,一边临书,一边和笔工切磋技艺,用败的笔头埋在蒙公祠旁的“
晓园”,他还亲笔题了“退笔冢”。智永圆寂时抱笔而终。智永在湖州30年,各方文人纷至沓来,求
书道、觅湖笔,竟将永欣寺的门槛踏损,因此不得不包上铁皮,这就是“
铁门槛”的典故。
湖笔的发展离不开历代书画大家的推动,曾在湖州为官的王羲之、
王献之父子,
颜真卿、
苏东坡和湖州籍的书画大家
曹不兴、
钱选、
赵孟頫、王蒙、
吴昌硕、
沈尹默等,都为湖笔的改良作出过贡献,同时,他们也依靠精美的湖笔,造就了辉煌的
书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