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汉语词语。
两大主义
主观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如在中国,宋代的
陆九渊认为,“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的
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心即是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心之本体无所不赅”,“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在西方,18世纪英国的
贝克莱认为,物质是“不存在的实质”,“感性实物”是“观念的集合”或“感觉的组合” , “对象和感觉是同一个东西”,“
存在就是被感知”。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的J.
费希特认为,“自我”是自身的原因和世界的本原,“自我”周围的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这些都是主观
唯心主义的表述。19世纪30年代以后,
主观唯心主义在西方的主要趋势是抹煞哲学的基本问题,宣称物质与意识何者是第一性是无意义的问题,而以“经验”、“
要素”、“事件”、“心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东西”等“中立”的名词取代物质和意识的科学概念,自称为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上的“新”哲学,如
实证主义、
新康德主义、
马赫主义、实用主义、新实在论等。还有些主观唯心主义流派把意志、情感说成是第一性的东西,宣扬
非理性主义,如
唯意志论、
存在主义等。
客观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成万物的创造者。在中国,
西周时代的
天命观是具有初步理论色彩的
客观唯心主义。
汉代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是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 ,“万物之祖” ,“万物非天不生”;
三纲五常的封建秩序是“天”有意志有目的安排的。
魏晋玄学把神秘的
精神实体作为万物的本原。
王弼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而“道”是“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的独立存在的精神。宋代的
朱熹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创造主,“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在西方,
古希腊柏拉图的
理念说是最早的
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由
具体事物构成的“感性世界”则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不完善的“摹本”或“影子”。欧洲中世纪的
托马斯主义和
实在论也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近代最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代表是G.W.F.
黑格尔,他认为“
绝对精神”是宇宙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现象都是“绝对精神”在自我实现、自我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中的外部表现。现代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流派有
新黑格尔主义、
新托马斯主义、
人格主义等。
发展
真正的唯心非应以“主义”而冠名,是以本质为实在的绝对真实,佛教就是这样的“宗教”,主客与客观其实都是邪见、外见,佛说这是“外道”,为何?没有见到本质!只见到了表面,如同只见到了波浪,没见到水的质体,你以什么观点都不对,唯从对自心本质的认识或离开事物的表相去察看与思考,你才能达到真正深层次的理解,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唯心、唯质,事物只是本质运动的现象、表相,而不是绝对真实,所谓真理,就是发现这个绝对不变的真实,而不是以主观与客观非要去“看”到什么,就如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本质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唯心主义能够长期存在
根源之一在于人的认识过程本身包含着陷入唯心主义的可能性。
主观唯心主义和
客观唯心主义两者都把虚构的脱离物质的意识当作现实世界的本原,在这一根本点上是一致的,两者在
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内部也往往互相混杂或交错。
人类最初的、最简单的抽象中就存在着认识的二重化和唯心主义的可能性。唯心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的产生、发展还有一定的社会根源。在
阶级社会中,阶级利益对哲学的存在和发展起最重要的制约作用,它规定哲学家概括现实和利用思想资料的倾向。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唯心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把精神、意识说成物质、自然界的本原,从根本上颠倒了世界的本来面貌,因而是与宗教同样谬误的世界观。有的唯心主义本身就是精制了的采取理论形态的宗教教义;有的唯心主义虽然对宗教采取回避的、存疑的甚至反对的态度,但就其理论实质来说仍与宗教相通。辩证唯物主义不是简单地笼统地抛弃
唯心主义哲学的一切内容,而是把它们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辩证的批判,具体地揭露其谬误的性质、程度、根源和影响,并利用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因素。这样才能真正不断地战胜以各种形式出现的
唯心主义,丰富和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
代表人物
2、德国:费希特(1762年—1814年);
3、 中国:
孟轲(约前372年—289年)、
王守仁(1472年—1528年)
4.、其他: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王守仁(明);
“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复合”——贝克莱(英国)
1、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2、
黑格尔(1770-1831)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
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自我辩证发展到一定阶段外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历史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又称唯心主义历史观,是和
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关於社会历史发展的
非科学的历史观。
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是第二性的,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这一基本原则出发,历史唯心主义把人们的思想动机、卓越人物的
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做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它否认社会发展的物质根源,否认社会发展有其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否认
阶级社会中存在的
阶级斗争及其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否认人民
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历史唯心主义掩盖历史发展的真相,通常代表着剥削阶级的利益。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历史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有些旧
唯物主义者曾力图用他们的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某些社会
历史现象,对反动的
信仰主义、
神秘主义进行过斗争,但是他们的历史观在整体上仍然是
唯心主义的。只有
马克思主义的
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