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封禅图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寺庄镇的景点
唐玄宗封禅图是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寺庄镇的景点,开放时间是早9:00晚5:00。
景点简介
仙翁庙东西两侧的壁画,就是惊现于世的唐玄宗封禅图。历史上,唐明皇李隆基曾在上党任潞州别驾,尤其崇拜张果老,公元709年回长安登基后,曾三次封禅途经上党路过高平,因此,仙翁庙的创修者,必然要把唐玄宗和该庙联系在一起。
庙内现存的两幅壁画,都以唐玄宗为中心,分别描绘了他两次赴泰山封禅的出行场面。在黄罗伞盖下,唐玄宗风度翩翩,仪容伟丽;待女体态丰腴,俊俏微妙;文武官员神态端庄,簇拥相随,整个画面充溢着浓郁的盛唐风韵。但由于庙史久远,已无法查到有关壁画的创作年代。空间是时期临摹的唐代壁画,还是唐以后的名师所作,还待于有关专家的考证。但无论如何,仙翁庙壁画的唐玄宗封禅图已成为我国罕见的一处国宝,它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考古发现
2004年5月9日16时40分,央视国际频道播发一条消息,称日前在山西高平境内仙翁庙发现一幅保存完整的巨幅帝王画像,据专家考证,壁画绘于唐宋,其内容为唐玄宗泰山封禅之场面。
这条报道,披露了与泰山文化相关的一项重要发现,自不能不引起泰山研究者的分外注意。同年9月2日,笔者因赴山西沁水参加“柳宗元学术研讨会”之机,附车转往与沁水相邻的高平市,在当地文博部门的大力协助下,拜谒了仙翁庙,目验了庙殿壁画——亦即央视所谓之“唐玄宗封禅图”,多有收获。现先将此行考察所得,条述于下:
仙翁庙
高平市地处晋东南地区,隶属晋城市。仙翁庙位于高平市区西北8公里之寺庄镇伯方村。庙内建有仙翁殿,奉祀张果老。据庙内明成化十七年(1471)所立《重修西总圣仙翁庙碑记》云:“高平之邑……有一山名清竜山,……上有古迹总圣仙翁庙在焉。即古真仙景也。古人云:仙翁即世所谓张果者是也。故土人立庙祀焉。”庙制弘阔,前部为山门、月台、钟楼二楼、配殿等,后部有玉皇楼、回廊及乐亭,主体建筑为仙翁殿。庙始建无考,或据明代《庙碑》所云“自唐宋至我朝,其庙感应之灵验不计年矣”,推考其应始构于唐宋时期。现存建筑则为元代风格。庙内今存有明成化、嘉靖、景泰及清康熙时期重修碑记,现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翁庙唐玄宗封禅图
在仙翁殿东、西、北三面内壁上,绘有一幅古代大型壁画,总面积130.46平方米,出现人物计125位。高平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柏扶疏等人在考察中首先发现壁画中主人公为唐玄宗李隆基,所绘内容系唐玄宗封禅之场景。2004年4月21日《太行日报》(晚报版)刊出记者李俊杰采写的《高平发现唐玄宗壁画像》,对这一发现作了报道,称:“经初步考证,他们认定,壁画中的帝王正是唐玄宗李隆基。……西墙壁记述的是唐玄宗到泰山封禅时。求仙助道的宏大场面,东墙壁记述的是唐玄宗从泰山封禅归来的场面,北墙记述了文臣武将毕恭毕敬祈祷仙主张果老的场面。从‘西来’、‘东去’的两幅壁画内容看,壁画的主角是唐玄宗,画中唐玄宗神态逼真、仪容伟丽。但两幅壁画也有差异,‘西来’时的表情略显焦虑微瘦,‘东去’时则明显神采奕奕、容光焕发。仙翁庙唐玄宗画像与史料记载的唐玄宗‘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很是相符,经与《中国通史》收载的唐玄宗画像核对,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差异。壁画中的帝王正是唐玄宗李隆基。这说明总圣仙翁庙的唐玄宗画像并非画匠想象所做,而是按照史料记载的唐玄宗来描绘。”
历史考证
关于唐玄宗封禅场景,何以会出现在山西高平壁画中,研究者对此也试作诠说,《太行日报》述称:“中宗景龙元年至三年(707—709)时,李隆基曾兼任潞州(今山西长治市)别驾,在潞州住过长达二年半的时间。以后又先后于开元十一年(723)、十二年(724)、二十年(732)三次重返潞州,并写了《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等诗。……据史料记载,唐玄宗三次重返潞州,均由东都洛阳沿太行而上,途经高平。……(高平)庙中壁画浓墨重彩描绘唐玄宗泰山封禅就不是偶然的了。”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八》:“十月辛酉,车驾发东都,百官、贵戚、四夷酋长从行。每置顿,数十里中人畜被野;有司辇载供具之物,数百里不绝。十一月,丙戌,至泰山下,己丑,上备法驾,至山下,御马登山。留从官于谷口,独与宰相及祠官俱登,仪卫环列于山下百馀里。
关于壁画的绘制时代,《太行日报》中引述专家的看法:“据考证,在历代的几次重修中,目前还没有发现对壁画进行修复和重彩的记载,也没有发现修复和重彩的痕迹。可以肯定以唐玄宗为主要代表的整幅巨大壁画,仍然属于原泽原貌,保存如此完整且原汁原味的唐玄宗画像,实属难得的珍品。”该文最后认定:“由此可以初步推定,壁画应是唐宋时期所作。但究竟是唐末还是宋代某一时期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以上是我所了解到的山西学者对仙翁庙壁画研究基本观点。应该说,高平壁画被认定为“唐玄宗封禅图”,具有一定的历史依据。考察之后,我对相关文献又作了初步检索,新发现了一些关于“封禅图”的重要记载,可为高平壁画的研究提供新证。
古代文献中的唐玄宗封禅图
封禅图之作,自隋代业已出现(隋兖州刺史薛胄曾遣博士制《封禅图》),至唐成为画家笔下之重要题材。唐初阎立德绘《封禅图》,开唐世此图之先。开元十三年(725)唐玄宗封禅泰山,为当时之旷世大典,画工竞摹为粉本。值玄宗东封回銮时,吴道子、韦无忝、陈闳便有《金桥图》之作(唐郑綮《开天传信录》),同时程伯仪亦绘有《东封图》(宋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吴道子又绘《东封图》于洛阳弘道观壁,据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云:“东都寺观画壁”云:“弘道观《东封图》, 是吴画。” 此举开封禅壁画之权舆。中唐以后,此类画图世间仍多摹绘,元和中相国裴度尝命集贤御书院绘《开元东封图》,奏上内廷,刘禹锡有《代裴相公进东封图状》之作,云:“臣谨案开元十三年,玄宗皇帝以天下太平,登封东岳,声明文物,振耀古今。……臣所以写成此图,辄敢上献。至于绘画,躬自指挥,征史氏之文,纂礼容之要。山川气象,悉拟真形;羽卫威仪,咸稽故实。所冀睿情一览,遐想玄踪。”(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卷二二)其时开元东封之图且被用为闱试之诗题,时人马戴有诗云:“俨若翠华举,登封图乍开。冕旒明主立,冠剑侍臣陪。迹类飞仙去,光同拜日来。粉痕疑检玉,黛色讶生苔。挂壁云将起,陵风仗若回。何年复东幸,鲁叟望悠哉。”(《全唐诗》卷五五六)。可见一时流布之广,题咏之盛。且马诗所咏东封图景,如“冕旒明主立,冠剑侍臣陪,迹类飞仙去,光同拜日来”等,与今见高平壁画场景颇多相近(如图画中均出唐玄宗形象,纪实场景中杂以“飞仙”神异等),足为壁画为封禅图之说补益一例佐证。
“封禅图”出山西渊源有自
关于此幅“唐玄宗封禅图”何以在山西出现,除了《太行日报》报道所述几点理由外,还有重要一事,便是唐玄宗封禅泰山正经由山西。据唐郑綮《开元传信记》云:“ 上封泰山回,车驾次上党。路之父老,负担壶浆,远近迎谒。上皆亲加存问,受其献馈,锡赉有差。父老有先与上相识者,上悉赐酒食,与之话旧。故过村部,必令询访孤老丧疾之家,加吊恤之。父老忻忻然,莫不瞻戴,叩乞驻留焉。及车金桥,御路萦转,上见数十里间旌纛鲜洁,羽卫整齐,顾谓左右曰:‘张说言:“勒兵三十万,旌旗千里间。陕右上党,至于太原。”(见《后土碑》),真才子也。’左右皆称万岁。”所云上党(即潞州),即今山西长治市,与高平相距甚迩。是玄宗东封曾经高平附近。而最早一幅封禅图,恰绘于此山西上党之境。同书续云:“上遂诏吴道玄、韦无忝、陈闳,令同制金桥图。圣容及上所乘照夜白马,陈闳主之。桥梁、山水、车舆、人物、草树、雁鸟、器仗、帷幕,吴道玄主之。狗马、骡驴、牛羊、骆驼、猫猴、猪犰四足之类,韦无忝主之。图成,时为三绝焉。”据此,山西乃是唐玄宗封禅途程的重要中转站,又是首幅封禅图的绘制之所,在今山西境内古庙孑留下以此为题材的壁画,似是不足为异。
“封禅图”与“泰山回銮图”关系
见于史籍的“封禅图”,多是以帝王东封途中场面为描绘场景,而不是直接描画登封、降禅二典,如宋人苏辙《岳下》诗中咏述所见泰山古庙中封禅壁画:“出门青山屯,绕廊遗迹昧。登封尚坛壝,古观写旗队。戈矛认毫末,舒卷分向背。”从“旗队”、“戈矛”之语,显然所画也是途程场面。此次高平发现的“唐玄宗封禅图”,也是采用了此种出巡、回归模式,正可与史籍所载。互为印证。今见岱庙及嵩岳等庙壁画均采用岳帝“启跸回銮”(或名“出队入队”)的题材,是否曾受此类“封禅图”的影响?颇可供研究者作进一步思考。
以上所作推考补证,均是建立在山西学者关于壁画研讨的基础上。目前关于高平壁画的题材、时代问题尚存有一定争议。在此次考察中,便了解到还有学者认为壁画应属道教神仙题材,其创作时代不早于明代。这些疑点,尚有待于美术史家进行鉴定、甄别。如果最终证实壁画确属“唐玄宗封禅图”,那么此图将是当今惟一流传的封禅图画(史籍所载诸图均已散佚),为泰山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图像资料,所关甚钜,不可不辨。
高平考察途中,吟成七律一章,附录于此,以纪所感:
中年渐不惯驱驰,甫出奇图动远思。
四壁青红惊两目,一椽金碧染丛祠。
翠华尽属唐裳冠,玉辂还舒汉羽旗。
堪向世间夸盛遇:曾瞻封禅旧威仪。
参考资料
唐玄宗封禅.唐玄宗封禅.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7 17:55
目录
概述
景点简介
考古发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