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立佛·哥尔斯密,1730年11月10日出生在爱尔兰中部的帕拉斯,
英国诗人、
剧作家、
小说家。
奥立佛·哥尔斯密(1730-1774)英国诗人、
剧作家、小说家。1730年11月10日出生在爱尔兰中部的帕拉斯,父亲是牧师。1749年毕业于都柏林大学三一学院。1752年到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学医,1754年又到
荷兰莱顿大学继续学医,但他从未行过医。他带着一支长笛徒步漫游欧洲。1756年回到伦敦,身无分文,此后就为生活而艰苦奋斗。曾在出版商和小说家塞缪尔·理查逊手下当编辑,又给《每月评论》杂志写稿。1759年给一家小刊物《蜜蜂》撰稿时才作为文学批评家和散文家初露锋芒。他先后结识了托马斯·珀西和约翰逊博士,成为约翰逊博士的文学俱乐部的一个成员。他是
感伤主义文学的另一位代表性作家.他的《
威克菲牧师传》写了 牧师一家的苦难经历,揭露了地主的残忍,讽刺了中下层人们的虚荣,以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给牧师一家安排了美好结局。他是十八世纪后期重要作家,大学毕业后又学医后住在伦敦,主要靠写作为生,和约翰逊友善。他写过许多类型的作品,他的诗歌、小说、喜剧都有相当成就。《世界公民》原名《中国人信札》(1760-1761),假托一个中国人把他在伦敦的见闻写成书信,寄回中国,讽刺了英国社会的风俗习惯、文学、各种社会类型以及他们的精神道德面貌。他的风俗讽刺喜剧《好心人》(1768)和《委曲求全》(1773)在当时获得很大成功。诗作《荒村》(1770)哀悼资本主义工业化所破坏的农村,以理想化的旧农村的淳朴安适和当前的荒凉作对比。
《威克菲牧师传》(1768)写一个乡村牧师受地主的欺压,他的女儿受地主的
蹂躏,儿子也遭到迫害,全家入狱,最后地主的叔父才使它们全家苦尽甘来。作品批判了地主阶级欺压善良,也讽刺了资产阶级中下层人们的虚荣心。它带有感伤主义成分,极力写主人公的悲惨处境以打动读者。作者认为应该以道德改善社会,以仁爱待人,应安于淳朴的生活,带有相当浓厚的妥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