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服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哈萨克族的是以草原游牧文化为特征的民族,服装便于骑乘,其民族服装多用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制作,反映着山地草原民族的生活特点。
服饰
男式
男子内穿套头式高领衬衣,青年人的衣领上多刺绣有彩色图案,套西式背心,外穿布面或毛皮大衣,腰束皮带,上系小刀,便于饮食,下穿便于骑马的大裆皮裤,戴的帽子分冬春、夏秋季两种。冬春季的帽子是用狐狸皮羊羔皮做的尖顶四棱形帽,左右有两个耳扇,后面有一个长尾扇,帽顶有四个棱,这种帽可遮风雪、避寒气;夏秋季的帽子是用羊羔毛制作的白毡帽,帽的翻边用黑平绒制作,这种帽既防雨又防暑。男子穿的鞋、靴也多用皮革制成。
女式
哈萨克族女子的服饰,多姿多彩。她们喜用白、红、绿、淡蓝色的绸缎、花布、毛纺织品等为原料制作连衣裙,年轻姑娘和少妇一般穿袖上有绣花,下摆有多层荷叶边的连衣裙。夏季套穿坎肩短上衣,冬季外罩棉衣,外出时穿棉大衣。女子最讲究帽子和头巾。未出嫁的姑娘戴夏天扎一条漂亮的三角形或方形头巾,冬天戴一种绒布的硬壳圆顶帽,帽顶饰有猫头鹰羽毛,象征勇敢、坚定。当新娘时,戴一种尖顶帽,上有绣花与金银珠宝装饰,前方还饰有串珠垂吊在脸前,一年后换戴花头巾,有孩子后开始戴披巾。
帽子
冬季的帽子
用狐狸皮或羊羔皮做的尖顶四棱形帽
秋季的帽子
用羊羔毛制作的白毡帽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艺术研究所获得“哈萨克族服饰”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哈萨克族服饰项目保护单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艺术研究所评估合格。
哈萨克族简述
中国哈萨克族(斯拉夫字母哈萨克文:Қазаk , 阿拉伯字母哈萨克文:قازاق),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约140万。全世界的哈萨克人口约1800万。中国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使用的哈萨克文是阿拉伯字母哈萨克文,哈萨克斯坦使用斯拉夫字母哈萨克文哈萨克族是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蒙古国、 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少数民族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2008-06-07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8 15:54
目录
概述
服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