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法政大学
一所高等经济法律学校
哈尔滨法政大学开始是一所高等经济法律学校,后来学校改名为哈尔滨法政大学,该学校与当时远东共和国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远东大学联系特别密切,但后来,因为远东共和国加入了苏联,学校不再与远东大学有来往。
1922年该校的学生有179名,1924年为260名,到1928年学生数量增加到830名。学校的教授和教师有31名。开设了两个系:经济系和法律系,后来又加了一个东方研究部。很值得一提的是,1923年该学校设置了中国法教学,内容包括:国家法、行政法、民法、诉讼法、商法、刑法。教课的教师除了讲课以外还从事研究工作,编写了许多用俄文写的有关法律的著作,有些书翻译成英文。学校还给中国学生开办了俄语培训班。
哈尔滨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校,是1920年开办的高等经济法律大学,该校比同年开办的哈尔滨华俄工业技术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前身)还早5个月。
校址位于南岗区大直街与工程师街交角处的中东铁路商务学堂(现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学院微机培训中心),后迁入南岗区耀景街原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斜对面的一片举架高大的俄式平房内。1922年后改为哈尔滨法律大学。初期,这所学校专收俄国学生,经费由中东铁路局拨付。学科设置分为三个系:法律系、政治系、经济系,具体开设的课程有大清法律大全、民国现行法规、银行法、商业法、苏联法、苏联经济地理、中国古文、地理、历史、社会学、日语、俄语等课程。
初期的教授全部都由俄国人担任,授课以俄语为主。这些老师不但在学校任教,而且还在社会各重要机关如银行、铁路公司内兼任职务。同时还从其他学校聘请教授到学校讲课。当年能够进入这所学校读书的人都是一些富家子弟和社会名流。
学校以教育水平高,管理严格著称。第一批入学的98名学生到毕业时只有6人通过了考试。在学校创办的17年中,共有297名学生毕业,男生206人、女生91人。毕业生中除20个中国人、1个日本人、1个朝鲜人、1个德国人外,其余为俄罗斯人。
1926年秋天,东省特别区教育厅接管了这所大学,改为东省特别区法政大学,增设华语部,设中国学生预科班,招收学生40余人。1929年,由东省特别区教育厅长张国忱代理校长,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张焕相兼任名誉校长,张焕相离任后由张景惠接任,办学经费也由东省特别区长官公署筹措。
“九·一八”事变后,在法政大学的中共地下党组织成立反帝大同盟组织,发动学生支持马占山抗击日寇。师生走上街头募集钱款,并到前线慰问抗日将士。
1932年2月5日,日本占领哈尔滨后,对法政大学恨之入骨,对爱国学生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发生了著名的“法政大学事件”,多名地下党员和爱国学生惨遭杀害。学校于1937年7月1日被迫关闭。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8 21:33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