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印泉老兄“七七”三年抗战纪念感赋原韵》是近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先生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该诗表达了诗人对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抗击
日本侵略者的赞扬,以及对日本侵略者的强烈谴责之情。
作品原文
和印泉老兄“七七”三年抗战纪念感赋原韵
【其一】
三月亡华敌自骄,哪知人力比天高。
兆民团结坚于铁,破尔鲸吞胜巨鳌。
【其二】
人民阵线法称强,外侮侵来倏忽亡。
反共亲英遗恨在,巴黎辜负庙堂堂。
【其三】
人心反帝万方同,既苦饥寒又苦戎。
唯有苏联新世界,民安物阜沐和衷。
【其四】
全民抗战过三秋,老将雄心报国仇。
直捣黄龙君莫懈,福星高照古神州。
【其五】
大和武士亦堪旌,北略南侵愤不平。
反战洪流齐汇日,会看革命起东京。
注释译文
印泉:
李根源(1878—1965),字印泉,云南省
腾冲县人。
辛亥革命前任
云南讲武堂总办。辛亥革命时,他领导新军七十三标在云南发动起义。吴玉章1940年9月26日致李根源信中说他是“革命先进,军界巨子,国家多难,尤赖荩筹。”(见《吴玉章文集》(上卷)第227页,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三月亡华:抗战初期,日本陆相
杉山给日本天皇的奏章中说:“中国政府和中国军队的存亡,不能超过三个月。”这是敌酋的狂妄吹嘘。
巨鳌:《
列子·汤问》中记载:“渤海之东,有大壑焉,中有五山,根无所连着,……帝……乃使巨鳌十五举首戴之。”此处借巨鳌在“渤海之东”,暗指正在妄图鲸吞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
人民阵线法称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西欧一些国家如
法国、
西班牙等国共产党为反对法西斯而建立的统一战线组织。1936年,法国人民阵线在国会选举中获胜,故曰“法称强”。
外侮:指
希特勒纳粹军。倏忽:转瞬之间,言时间短。1940年5月12日,
德国纳粹军入侵法国始,至6月22日,法国投降,只有一个月零十一天。
庙堂堂:堂堂,状宗庙庄严。古代常用宗庙代表朝廷、国家。此处指法国当时的政府执行亲英反共路线招致惨痛教训而辜负了堂堂法国,用以影射警告正在走向亲美反共道路的国民党反动派。
戎:兵戎,战祸。
物阜:物产富足。沐和衷:沐,沐浴;沐和衷,享受到和衷共济、团结一致的幸福。
三秋:三年。从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到1940年已历三年。
老将:特指李印泉和吴老本人,也泛指老一辈的革命爱国志士。
直捣黄龙:《
宋史·岳飞传》记载,
岳飞对将士们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黄龙府,当时
金国都城,即今吉林省
农安县。此处用此典,是鼓励全国军民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古神州:指古老的中国。
大和:指日本。日本民族又称大和族。武士:指日本的反侵略战士。他们对日本军国主义者“北略南侵”充满愤怒。亦堪旌:也实在值得表彰、赞扬。会看:会当,预期。
创作背景
在“七七”抗战3周年之际,李根源老先生即兴纪念感赋诗五首,发表在当时的
重庆《
大公报》上,颂扬中华儿女血战抗敌的业绩和报仇雪耻“定摧顽寇奠新京”的必胜信念。基于对抗战现实的同样感受与心态,促使吴老读到李作后,诗思愈加不可遏止,便步李老先生诗原韵写下这五首诗,并于1940年9月26日,通过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寄给了李先生。
作品鉴赏
这五首诗,无论就思想主题看,或是从篇章、体式看,都是可以各自独立的。但把它们理解为统一内容而反复咏唱的一组乐曲也未尝不可。从思想主题看,这五首诗表达了五层意蕴:第一层,即第一首诗,赞颂全国军民团结,打碎日本帝国主义鲸吞中国的狼子野心梦,是对三年抗战的一个综写和概括;第二层,即第二首诗不直写抗战,而是从现实荡开去,借法国人的历史教训,影射与鉴戒中国。二次世界大战前,西欧法国、西班牙等国的共产党为反对法西斯组织了人民统一阵线,其中法国人民阵线还在1936年国会选举中获胜,故可“称强”。但依靠人民阵线支持而建立起来的勃鲁姆政府和
达拉第政府,却千方百计破坏人民阵线。1938年9月,达拉第还追随英国首相
张伯伦和希特勒签订《
慕尼黑协定》,纵容了纳粹军,结果招致1940年5月12日纳粹军侵人法国境内,到6月22日,仅仅1个月零11天,法国便灭亡了。这一历史殷鉴,显然是影射正在越来越露骨执行反共亲美路线的国民党反动派的。诗的第三层意思即第三首诗,是说世界人民大众饱尝战祸之苦,只有
苏联是一个民安物阜的“新世界”,暗示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和实行社会主义才是人民幸福的归宿。第四层,即第四首诗又将笔锋拉回到现实中来,表达中国人民抗战到底、最后消灭侵略者、再造新中国的决心。第五层,即第五首诗,诗思又驰向另一个世界,赞扬正义日本人民的反战洪流。因为这是使侵略者后院起火,有利于扭转我抗战的形势、最后驱逐侵略者,所以值得称赞。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诗人不但具有一副为爱国热情燃烧得透明的灵魂,而且立脚点高,诗思开阔,能放能收,收放自如,从而使诗作冲破一般抗战诗只在情绪上鼓动而少发人深思的水平,达到一个用旧体诗写新思想内容的较高境界,亦即闪烁着先进的世界观和马克思主义光辉的思想境界。这五首诗是用七言近体诗形式写成,其诗风正如吴老的人格一样,不着任何华丽词句,而是一派平朴、生活化的语言,洋溢着深厚的诚笃真情,表达着一片热蒸蒸的诗心和铁铮铮的意志。诗用李作原韵,一、二、四句相押,尾韵和内韵和谐而有致,很好地帮助了内容的表达。在用典用事上,选择精严,用得恰到好处,如巨鳌、法国的亡国教训、岳飞抗金等,大大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内蕴力。
这组诗和吴玉章老读到李作后给李根源写的一封信,最早刊于1941年1月6日《
新中华报》上。吴老在信中表述了读李作后对李先生的敬佩:“顷于《大公报》上得读七七三年抗战纪念感赋。大著爱国情深,杀敌心切,老当益壮,敬佩殊深,特和数首,以表衷情。”(见《吴玉章文集》(上卷)第227页,
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作者简介
吴玉章(1878—1966),原名永珊,号树人,四川荣县人。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新中国教育的开拓者,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始人。1948年任华北大学校长,1950年一1966年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一起被尊称为“延安五老”。主要著作有《辛亥革命》《吴玉章历史文集》《吴玉章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