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平,1957年1月13日出生于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航天工程系统设计与技术管理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人物经历
1957年1月13日,周建平出生于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
1975年3月,在湖南桃源县龙虎公社、湖南湘西金矿工作。
1978年3月—1982年2月,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固体力学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2月—1984年8月,就读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固体力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4年8月,进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力学系工作。
1986年2月—1989年10月,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固体力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89年,晋升为讲师。
1991年,晋升为副教授。
1992年,受邀参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举办的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同年,晋升为教授。
1993年—1995年,在美国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机械系工作,担任研究员和访问教授。
199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调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工作。
2000年4月,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工程总体室室主任。
2002年,担任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
2004年,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2006年,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2013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3月,参加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制作的中国青年电视公开课节目《
开讲啦》。
2019年10月,获聘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12月,入选新中国70周年百名湖湘人物榜单。
2023年4月,第二次参加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制作的中国青年电视公开课节目《
开讲啦》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周建平参与组织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任务(载人飞船工程)的研制和飞行试验技术工作,主持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空间实验室)和第三步任务(空间站)全面技术工作,解决了空间出舱活动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工程研制中的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截至2013年12月,周建平先后出版学术专著1部。
截至2013年12月,周建平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
人才培养
根据2022年8月何梁何利基金网站显示,周建平先后指导博士生23名,其中9人在大学担任教授。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社会活动
2022年9月1日,参加CCTV1《开学第一课》,主讲“逐梦太空”。
人物评价
周建平为实现中国载人航天技术跨越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周建平为突破和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和交会对接技术,建成试验性空间实验室工程大系统做出重大贡献。(何梁何利基金评)
周建平为“神舟”四号无人飞船,“神舟”五号、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做出重要贡献。(大连理工大学校友会评)